首页 > 国际新闻 > 正文

韩国加湿器至少“杀死”1.4万人,这款杀菌剂是幕后真凶

原标题:韩国加湿器至少“杀死”1.4万人,这款杀菌剂是幕后真凶

记者|冀雨欣张树波李姝通讯员黄瑞实习生申晟曾涵淑郑紫莹

2011年,韩国多名孕妇感染不明原因肺病死亡,此后相似病例不断增加,在韩国社会引发恐慌。后来调查发现,英国利洁时集团韩国分公司生产的加湿器杀菌剂一种成分,是致死的元凶。

这起重大公共安全事件成为韩国民众的痛苦回忆,其官方登记死亡人数为1553人。然而,一项本月27日公布的最新调查认定,这起事件的致死人数远远不止这个数字,而是达到1.4万甚至更多,相当于登记死亡人数的10倍。

“之前心里无数次想自杀,无数次想杀人……广告说对人体无害,但相信广告,花钱买的人才是错的。我真的不知道该怎么收拾自己的冤屈、愤怒、感情。”韩国一位因为“杀人”加湿器患病的受害者7月3日对媒体表示。

韩联社7月27日援引一个社会灾难调查特别委员会的调查结果报道,发生在2011年的加湿器“杀人”事件致死人数达到1.4万甚至更多。

01

30多岁小伙使用后疾病缠身

2011年5月8日,韩国突然出现了一例感染不明肺部疾病的死亡者,从这之后的一个月里,陆续出现6名患者感染了这种不明肺部疾病症状住院。患者肺部呈现僵硬的纤维化症状,病情持续恶化,至今所知的任何抗生素、抗病毒药物都没有作用。后来调查发现,英国利洁时集团韩国分公司生产的加湿器杀菌剂含聚六亚甲基胍盐酸盐(PHMG)成分,是致人死亡的元凶。

一位名叫姜埃斯德(音)的受害者,在2011年3月首次使用了这种加湿器杀菌剂。销售员向他介绍说,“使用这种‘对人体无害’的杀菌剂,安全又舒适,是消费者们可以放心使用的产品。”

刚开始使用的时候,因为湿润的感觉很好,姜埃斯德经常把加湿器放在枕头边。他买了3盒,在长达7个月的时间内,使用了两盒半。由于每天近距离吸入,姜埃斯德的身体状况急剧恶化。

姜埃斯德平时喜欢滑雪等体育项目,除了痔疮手术住过两天一夜的院外,几乎没有住过院。但是30多岁、原本健康的他,却因为这种杀菌剂患病,走下一两层台阶,或者拿起重物就会喘气。姜埃斯德好几次因急性呼吸困难被送到急诊室就诊,过敏性鼻炎、结膜炎、支气管炎、哮喘、肺结节、肝囊肿、甲状腺结节等各种疾病缠身。

今年3月韩国国会公布了《关于加湿器杀菌剂受害救济的特别法修正案》,并将从9月开始实行,但是由于受害者范围有所扩大,而且没有确定施行令,所以像姜某一样的人能否被认定为受害者还是未知数。受害者们仍旧要在绝望和漫长的等待中,度过痛苦的人生。

韩国加湿器至少“杀死”1.4万人,这款杀菌剂是幕后真凶

02

地毯杀菌剂放入加湿器理应重新审查

韩联社27日援引一个社会灾难调查特别委员会的调查结果报道,调查人员眼下估算韩国1.3万至1.6万名成年人吸入加湿器杀菌剂后出现哮喘、肺部疾病等病症而死亡。按一名委员会成员的说法,“我们谨慎估算致死人数为1.4万,但实际可能更多”。

这名委员会成员呼吁韩国政府就此事展开更详尽的调查,“必要情况下可在韩国全国范围展开普查”。

韩国环境部官员介绍,PHMG最初是作为地毯杀菌剂这一用途接受审查,视为普通化学物质;当用途发生变化,例如改作加湿器杀菌剂,就应该对其有害性予以重新审查,但是前些年“还没有那样的制度”。

韩国加湿器至少“杀死”1.4万人,这款杀菌剂是幕后真凶

03

广谱除菌剂,不能为居住空间消毒

为何使用加湿器杀菌剂会造成如此严重的后果?

对此,湖南省第二人民医院呼吸内科主任曾祥伯表示,消毒剂类物质都含有化学成分,消毒剂一旦被人体吸入到肺部后,会引起严重的化学性刺激,化学性肺炎,肺泡水肿造成呼吸道及肺部的损伤,引起发热、咳嗽、呼吸困难等症状,重度的可以引起呼吸衰竭,甚至死亡。

“PHMG不能用于居住空气消毒使用。”曾祥伯介绍,PHMG又叫“盐酸盐”,它是广谱除菌剂,但是它只适用于皮肤、黏膜消毒,也可用于果蔬、一般物表等消毒,不能作为居住空间空气消毒用,人在高浓度吸入后可能产生严重损伤,甚至危及生命。

中南大学化学化工学院教授张翼告诉记者,一般消毒剂、杀菌剂的使用是要求喷洒之后被消毒空间一段时间里不能有人,而将杀菌剂置于加湿器中,人体将一直处于具有杀菌成分的环境中,“既然能消毒,就能杀死正常细胞。杀死正常细胞多少,涉及到杀菌剂浓度。”

张翼建议广大消费者谨慎选择。他强调,不管加湿器杀菌剂是使用什么成分,一定要有国家标准或行业标准的规定。消费者在购买此类化学产品时,要留意产品是否注明符合国家标准,如果有国家标准,则要看国家标准具体是什么,对于浓度、使用规范的要求是什么。“原则就是,没有国家标准,那就说明这个化工产品不允许使用。”

责任编辑:刘德宾 SN222

相关阅读:
日产前董事长戈恩将出书讲述被捕心路历程,还考虑拍成电视剧 俄罗斯新增5509例确诊病例 累计确诊超83.4万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