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国际新闻 > 正文

普京撰文纪念卫国战争胜利75周年:汲取二战教训是人类共同责任

原标题:普京撰文纪念卫国战争胜利75周年:汲取二战教训是人类共同责任

参考消息网6月24日报道俄罗斯联邦总统弗拉基米尔·普京6月19日在《俄罗斯报》发表题为《卫国战争胜利75周年:面对历史与未来的共同责任》的文章。普京在文章中表示,面对过去与未来,我们的责任便是竭尽所能,避免悲剧重演。倘若我们具备意愿和意志,那么就连最不可调和的矛盾,无论地缘政治、意识形态还是经济方面的,都不会妨碍我们找到和平共处与合作的形式。文章编译如下:

伟大的卫国战争结束已有75年。几代人在此期间成长起来。全球政治版图发生了变化。苏联摧毁纳粹,赢得重大胜利,从而拯救了世界,但如今已不复存在。当然,这场战争本身,哪怕对其参与者而言,也属于相当遥远的过往。然而,俄罗斯为何仍将5月9日作为最重要的节日加以庆祝?为什么生活在6月22日(卫国战争爆发日——本网注)仿佛戛然而止?为什么人们有种如鲠在喉的感觉?

人们习惯说,战争在每户人的家史当中都留下了烙印。这句话的背后,是数千万人的命运,凝聚着他们所经历的苦难、对失去的痛楚。有自豪,当然还有追思。

对我们这代人来说,重要的是让我们的子孙后代了解,他们的先辈经历了何种考验与痛苦,为什么能够挺住且取胜,令全球惊讶和赞叹的钢铁般精神力量源自哪里。先辈们为保护家园、儿女、亲人、家庭而战。但对故乡、对国家的爱将所有人团结起来。这种最深沉、最私人的情感,正是俄罗斯人最本质的特征,也是他们敢于舍身抗击纳粹的决定性因素。

人们时常会遇到类似问题:“新一代人表现如何?在危机形势下他们会如何作为?”我所目睹的是,年轻的医生和护士,或许昨天还是学生,今天便已进入“高风险区”拯救生命。我们的军人在北高加索、在叙利亚打击国际恐怖主义,不惜生命。立下不朽功勋的第六空降连,很多士兵不过20岁,他们证明了自己无愧于卫国战争中的苏联军人所立下的功勋。

我相信,俄罗斯人的性格便是如此,履行义务,倘若需要则不吝付出。自我牺牲精神、爱国主义情怀、对故土家国之爱,这些价值观之于今日的俄罗斯社会而言是最基础、最核心的。国家主权在很大程度上也以此为依托。

二战起因值得反思

面对过去与未来,我们的责任便是竭尽所能,避免悲剧重演。因此,我认为发表一篇有关二战、有关卫国战争的文章,是自己应尽的义务。与其他国家领导人交谈时,我曾不止一次谈及此事,并得到了他们的理解。在去年的独联体峰会上,我们所有人观点一致:重要的是让后人铭记,苏联人民是战胜纳粹的首要力量,无论在前线还是后方,所有加盟共和国的人民肩并肩,同仇敌忾。

上述观点在欧洲乃至全球都引起了广泛反响。这意味着从历史中汲取教训是必要的、刻不容缓的。因此,有必要继续对导致二战的原因展开分析、反思教训,在此我想强调的是,只能依据档案材料、同时代人的证词,杜绝任何意识形态化、政治化的添油加醋。

我想重申一个显而易见的道理,即二战的最深层原因在很大程度上源自一战的战后决议,《凡尔赛和约》对德国而言不啻为严重不公的象征。时任协约国军队总司令、法国元帅福煦的评价一语成谶:“这不是和约。这是20年的休战。”在德国,正是所遭遇的民族屈辱成为培育极端主义和复仇情绪的沃土,被纳粹所利用。匪夷所思的是,西方国家对此直接或间接地推波助澜,尤其是英美两国。

一战后成立的国际联盟原本被寄予厚望,但却被英法所把持,对苏联提出的建立平等集体安全体系的呼吁置若罔闻,也无力制止意大利对埃塞俄比亚的侵略、日本对中国的侵略。至于涉及瓜分捷克斯洛伐克领土的慕尼黑阴谋,除希特勒、墨索里尼外,英法领导人也参与其中,且获得了国联理事会的全票通过。

对捷克斯洛伐克的瓜分是冷酷、下作的。慕尼黑阴谋粉碎了欧洲大陆仅存的,哪怕是徒有其表的脆弱安全担保。正是它扣动了欧洲的大战“扳机”。

西方试图祸水东引

如今的欧洲政治家希望对慕尼黑阴谋保持“沉默”。为什么?因为他们不便提及,在那些戏剧性的日子里,只有苏联站在了捷克斯洛伐克一方,为其发声。英法两国不只背弃了保护捷克斯洛伐克的承诺,还试图将纳粹分子祸水东引,意在让德国与苏联狭路相逢,两败俱伤。这正是西方的绥靖政策的实质。在远东,该行径的顶点便是1939年所签署的英日协定,纵容日本在中国为所欲为。欧洲大国不愿承认全球都面临来自德国及其盟友的致命危险,希望战火不会殃及自身。

慕尼黑阴谋令苏联意识到,西方在解决安全问题时不会考量莫斯科的利益,而且伺机结成反苏阵线。

苏联直到最后一刻仍抓住一切机会打造反希特勒联盟。但我们通过情报部门获悉,在英法苏三方会谈的同时,英德却在私下频繁接触,且英法两国一直刻意拖延与莫斯科的谈判,我有英国方面的档案为证,这便是1939年赴苏谈判的英国军事代表团所接受的指令,其中提到应当“让谈判进程非常缓慢”。

在此情形下,苏联只能与德国签署互不侵犯条约,而且是欧洲国家中最后一个这样做的,毕竟我们面临双线作战的现实危险:与德国在西部,跟日本在东方,我们和东京已在哈拉哈河鏖战过(即诺门罕战役——本网注)。

因为苏德互不侵犯条约,当前很多议论及索赔都将矛头指向俄罗斯。但其他国家对德国纳粹与西方政客签署的协议却避而不谈。我们不知道这些国家与纳粹之间是否还存在秘密协议和补充议定书,英德之间的会谈记录尚未解密,我们呼吁所有国家积极解密本国档案,发布此前不为人知的二战之前和战争期间的文件,就像俄罗斯一样,我们最近几年一直在这样做,愿意广泛合作,推进历史学者的共同研究。

德国的进攻完全符合闪电战理念,战争开始一周后,即1939年9月8日,德军已直逼华沙城下。德军最高统帅部作战局局长约德尔在纽伦堡审判时承认:“如果说我们在1939年没有遭遇失败,这只是因为在进攻波兰时,驻扎西部的英法两国共约110个师面对我们的23个师,完全没有采取任何行动。”

开始进攻波兰后,柏林曾多次呼吁莫斯科参与军事行动,但苏联领导层一直不为所动。直到我们彻底意识到英法并不想帮助盟友,而德军很快就将占领波兰并逼近明斯克,才决定于9月17日上午将红军开进所谓的“东部边区”,即现在的白俄罗斯、乌克兰和立陶宛三国的部分领土。我们别无选择,否则苏联面临的风险将大增,毕竟当时的苏波边界距离明斯克仅数十公里之遥。

苏联屡次拒绝了柏林的联合行动提议,希特勒最终通过了“巴巴罗萨”计划,因为他意识到苏联是掣肘德国在欧洲横行的最主要力量。

历史真相不容篡改

二战并非于顷刻间意外爆发的。德国对波兰的侵略不是毫无征兆,是当时国际政治中众多趋势跟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然而,导致人类历史上最大悲剧的罪魁祸首是国家利己主义、懦弱、对实力日增的侵略者的姑息、政治精英没有做好妥协的准备。

因此,将德国外长里宾特洛甫对莫斯科的两天访问认定为导致二战的主要原因,这是站不住脚的,所有大国都对战争的爆发负有责任,只是程度不同。每个国家都犯下了无法更改的错误,自认为比其他国家技高一筹,能够明哲保身、作壁上观。这种短视、对集体安全体系的排斥,付出的代价是数千万条生命的消逝和重大的损失。

我认为,应当由学术界,即各国的权威学者来对二战作出深思熟虑的评价,我们所有人都需要真相与客观。我一直呼吁各国领导人开展心平气和、开放、相互信任的对话,用自我批评的、不带成见的眼光来审视我们共同的历史,才不致重蹈覆辙,从而保障人类社会长期的和平顺遂发展。

但我们的很多伙伴尚未做好准备,而是从私利出发,不断强化对俄罗斯的信息攻击数量及规模,通过伪善的、政治化的声明,例如,2019年9月19日,欧洲议会在决议中将苏联与纳粹德国并列为二战发动国。此类文件非常危险。这是蓄意摧毁战后的国际秩序,违背纽伦堡法庭的判决和国际社会的努力。

除了对国际秩序的基本原则构成威胁外,对记忆的嘲讽和侮辱从道德角度而言是卑鄙的。在二战结束75周年之际罗列反希特勒同盟的所有参与者独独漏掉苏联,这种卑鄙是蓄意的、虚伪的。忘却历史的教训必将付出沉重代价,我们将坚定捍卫被档案所证明的历史真相。

团结一致方可取胜

1941年6月22日,苏联遭遇了全球最强大、最精良、最训练有素的军队发起的最猛烈进攻,最初的重大失败令国家濒临崩溃。但莫斯科迅速转移人员、工厂,在最短时间内保障了武器及弹药的生产,1943年的军需生产便已超过德国及其仆从国。一年半的时间里,苏联人完成了似乎不可能之事。

苏联、红军为粉碎法西斯作出了决定性贡献。我们所要捍卫的,是真正的、未经润色或粉饰的战争真相。苏联战场牵制了德军80%的坦克、三分之二的飞机,红军共歼灭了“轴心国”的626个师,其中德国占508个。

1942年4月28日,美国总统罗斯福在讲话中说:“俄军所歼灭的我们共同敌人的有生力量、飞机、坦克和大炮,比其他盟友的总和还多。”类似的评价引起了全球共鸣,因为这是毋庸置疑的真相,近2700万苏联公民或战死沙场,或因被德军俘虏、饥饿、轰炸、集中营折磨而死。

所有国家和人民的抗争将我们引向胜利,英军在地中海、北非与纳粹及其仆从国作战,美英联军解放了意大利,开辟了第二战场,美国在太平洋战场重创侵略者。我们对中国人民的重大伤亡、中国在战胜日本军国主义者过程中发挥的巨大作用铭记在心。我们不会忘记“自由法国部队”的斗士,他们拒绝承认屈辱的投降,继续与纳粹作战。我们也会永远感激盟友们提供的援助,包括红军所使用的弹药、原料、食品、军备。

斯大林、罗斯福、丘吉尔所代表的国家,意识形态、诉求、利益、文化迥异,但三人表现出极为强大的政治意志,超越了矛盾与偏见,将全球的真正利益放在首位。他们最终达成共识,作出了全人类共赢的决定。

五常国家任重道远

西方国家如今冒头的、主要针对二战及其结果的历史修正主义,是危险的,是对1945年雅尔塔会议和旧金山会议所奠定的和平发展原则的严重歪曲。

联合国汲取了国际联盟的教训。安理会的否决权是避免大国爆发直接冲突的唯一合理方案。冷战终究没有演化为第三次世界大战。安理会的运作原则是防范大战或是全球性冲突发生的独一无二机制。取消否决权意味着联合国倒退回一战之后的国际联盟,沦为空谈平台,失去影响全球进程的作用杠杆。

倘若我们具备意愿和意志,那么就连最不可调和的矛盾,无论地缘政治、意识形态还是经济方面的,都不会妨碍我们找到和平共处与合作的形式。如今,世界正在经历最不平静的时期,从全球实力、影响力的分布格局,到社会、国家、整个大洲日常生活的社会、经济和技术基础,一切都在变化。我们所有人尤其是二战战胜国领导人的责任,便是维系并完善现有的国际关系体系。中法美英均支持俄罗斯提出的举行安理会五常峰会的提议。

我们如何定义峰会日程?开诚布公地讨论和平的维护、全球及地区安全的夯实、涉及战略武器的军控,以及携手应对恐怖主义、极端主义和其他现实的挑战与威胁。

全球经济形势值得专门讨论,尤其是如何克服因新冠疫情引发的经济危机。另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包括环境保护、应对气候变化、确保全球信息空间安全。

在探寻共同应对现今挑战及威胁之道方面,五常峰会将发挥重要作用,彰显对同盟精神、对先辈崇高人文理想与价值观的恪守。

以共同的历史记忆为依托,我们能够也应当彼此信任。这将成为顺利谈判、协调行动的坚实基础,从而巩固全球稳定与安全,实现所有国家的繁荣与安宁。毫不夸张地说,这便是我们面对全人类、面对现今和未来数代人所负有的共同责任与义务。

普京撰文纪念卫国战争胜利75周年:汲取二战教训是人类共同责任

6月20日,在俄罗斯首都莫斯科,步兵方队参加阅兵式彩排。新华社发

相关阅读:
印度参加俄罗斯红场阅兵 外媒:苹果电脑将使用自研芯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