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中国医生纽约访学讲述40天抗疫:从坐地铁到坐船最后被迫居家隔离
3月31日,戴口罩的行人从纽约证券交易所门前走过(图源:ZUMA)
【海外网 4月26日丨华人战疫故事】3月1日,纽约确诊首例新冠肺炎病例。但美国人似乎并未在意,他们无法想象未来一个月里纽约将成为世界疫情的中心。得知纽约确诊首例病人后的高冠民有些警觉,医生的职业敏感告诉他,这只是个开始,未来发展如何仍不可知。从那时起,他决定放弃每天拼抢地铁,改由坐船前往医院上班。
华人最早开始警惕疫情
2019年4月,高冠民和妻子双双申请了访学项目,二人决定带着孩子一同赴美国深造一年的访学里,高冠民在纽约大学关节病医院主要进行关节病和自身免疫病的基础临床相关研究。2020年4月本是一年访学结束的时间,高冠民早早地订了机票。一家原计划4月20日由纽约飞往广州,转机飞郑州。可计划却被突如其来的疫情终止。
2月29日,美国疾控中心(CDC)允许各州开展广泛的新冠病毒检测;3月1日,纽约确诊首例新冠肺炎病例;3月2日,仅在首例确诊后的第二天,出现一位“超级传播者”,他居住的地区又致多名感染.....从那时起,他决定放弃每日清晨与其他上班族拼抢地铁,改由坐船前往医院上班。
坐船耗费的时间同地铁相差无几,不过每天来回都要多花5.5美元,“换成人民币也得好几十,多心疼啊。”心疼归心疼,一想到纽约地铁设施老旧而且人挤人、大家都不戴口罩的模样,高冠民宁肯多花点钱,坐人比较少的轮船上班。
和高冠民一样,纽约疫情之始,华人就提高警惕并早早地做好了准备。大部分华人都认为口罩对防治疾病传播具有重要作用,出门时会佩戴,并且刻意减少公共交通出行,有意识地同路人拉开距离。他们还在微信群里互相通知最新的疫情信息,一同在网络上团购食物和生活用品。
曼哈顿对面的街道上,路人在摆弄健身器械(受访者供图)
高冠民尝试通过亚马逊网购,买的蔬菜过了好几天也没到,他不得不放弃。此时迅速增加的各种华人购物群解决了大问题,高冠民后来知道,在社区有很多热心的志愿者联系货源组织团购,物美价廉还新鲜,还有一些留学生自觉组织起来给不方便外出的居民代购或免费跑腿。
3月21日的纽约超市,肉食销售一空(受访者供图)
3月13日,特朗普宣布美国进入“紧急状态”。高冠民在微信群里看到有人说即将“封城”,于是和妻子出门采购。当时Costco这样的大型超市已人员集中,夫妻二人有些惧怕。不过还好当地有一些冷清的小商店,那里的货物一应俱全,成了高冠民一家子日后生活用品和食物的来源。
居家隔离十天出一次门
3月16日,高冠民收到通知,要求居家办公并召开紧急视频会会议。得知实验室的细胞要按计划冻存,一大部分实验动物也要进行安乐死,大部分工作都接近停滞,不免让高冠民觉得心痛。此外,实验室中所有的口罩、手套以及设备都要支援一线临床工作,其中也包括少部分的研究人员。
3月22日,纽约“居家隔离令”正式生效。被迫和孩子一起居家,高冠民要陪着孩子做作业,虽然临近访学结束,本应该是最轻松的时候,却一下子紧张起来,高冠民感觉比平时更匆忙。连续一周没有出门的高冠民一日借取快递之际,准备去散散步。
纽约一家健身房中空无一人(受访者供图)
出门前,高冠民做了充足的准备,戴好口罩,戴上护目镜,穿上挑选的连帽外套。高冠民围着罗斯福岛走了一圈,他发现室外行人仍然较多,除了亚洲人,近半数未戴口罩。在居家隔离的一个月里,高冠民平均十天出一次门,每出一次门必须要“全副武装”,而回到家又得里里外外进行消毒。有时消毒的时间比出门在外的时间还要长。
高冠民出门时的准备(受访者供图)
纽约疫情的拐点在何时
高冠民在慢慢适应着隔离生活,与之相对的,纽约死亡病例却在节节攀高。4月6日,纽约州长科莫将居家防疫令延至4月底。7日,纽约州新增死亡病例731例,8日,新增死亡病例779例,连续3日死亡创新高.....高冠民也曾试着从专业角度和在美国的个人经历,分析个中原因:
作为全美第一大城市,居民素质却参差不齐。由于人口众多,公共交通拥挤,新冠肺炎更容易传染。不戴口罩也是关键的因素。高冠民观察,即使是在最严重的时候,也只有亚洲人和少数美国人才会选择戴口罩,而官方4月13日才建议民众佩戴遮挡的口罩、面罩等,恐怕为时已晚。此外,美国民众素来没有戴口罩的习惯,甚至有戴口罩是限制自由的成见。
高冠民还表示美国不像中国设置健康码,社区、单位以及公共场所没有人检测体温,公共交通仍正常运行,也没有完善的隔离措施。
由于纽约检测新冠病毒能力有限,很多人即使染病也无法检测。高冠民曾收到社区发给住户的一封邮件。大概内容是高冠民居住的社区有一居民发病,症状完全符合新冠肺炎,医生也认为他是新冠肺炎,但由于该居民症状轻微,官方建议他居家隔离,不必做新冠病毒检测。令高冠民迷惑的是,社区在邮件中只提及这位疑似病人,却没有提供他的具体住址和身份信息,很难让大家做到精准防控。
纽约一足球场外拉起警戒线(受访者供图)
疫情起初,美国只防中国人,却漏掉了欧洲人。据《纽约时报》日前消息,新冠肺炎病毒早在2月中旬就开始在纽约传播。病毒主要由欧洲人带来,而不是亚洲人。在美国新冠肺炎患者中还有一个特殊的现象,即非裔美国人感染率以及死亡人数最高。
高冠民认为,非裔美国人主要从事社会基础工作,面临更高的接触风险,也就更容易感染新冠肺炎。同时,非裔美国人基础性疾病如高血压、糖尿病患者居多,致使感染新冠肺炎后死亡率抬升。
高冠民认为美国6月份结束疫情太难,“世界上没有任何一个国家能像中国在抗疫方面取得如此大的成功。”他还认为拉丁非洲、非洲未来也可能迎来疫情暴发。高冠民的自身感受看,如今的纽约疫情处在平台期。随着防疫措施的加强,鼓励民众戴口罩等,估计4月底5月初纽约疫情可能迎来拐点。
纽约的樱花开了
访学即将结束的高冠民,心中已经没有了包袱。
最初中国国内疫情爆发,高冠民有些紧张。远在大洋彼岸,祖国却在遭受疫情侵袭,华人们痛心之余,也在第一时间组织起了募捐。高冠民的华人群里不断有人发起募捐物资。渐渐地中国疫情趋于稳定,美国尤其是纽约疫情却愈发严重。从纽约最初首例患者确诊,高冠民便有些忧虑,纽约疫情只是开始,未来还不知道会怎样。
但两天后的停工停课,又让高冠民慢慢平复下来。平日里除工作外,高冠民还会给儿子辅导网课,闲时也会看剧、玩游戏,每个月还会写几篇文章发在自己的公众号上。最初的忧虑逐渐演变成理性分析,高冠民也变得更为积极。
回想起这两个多月的经历,高冠民直言“如同做梦一般”。本该学成归国,如今却因疫情,一家四口不得不滞留在纽约。“有些无助,感觉受到了孤立。你无法决定自己想做什么,一切都被打乱,本应该可以做更有意义的事情,却被隔离在家。”高冠民坦言会有失落的情绪,但他表示自己是家里的支柱,会表现的更加坚强。
4月,罗斯福岛上的樱花开了,晴空万里,落英缤纷。本该是纽约的赏樱季如今却鲜有人驻足。
几天前,高冠民带着儿子赏樱花(受访者供图)
疫情终将会过去。高冠民心想,回国后要第一时间去山东老家看望父母,再尝一口老家的烧饼。“孩子还想去西安看兵马俑,吃西安小吃。”4月12日,高冠民在自己公众号的文章《在世界疫情中心避疫是一种什么感觉》里写道:“虽然恨不得马上飞回中国,但是又能怎么办呢?总是要活下去,总是要微笑,也许最能安慰人的一句话就是‘永远不要浪费危机’。”(海外网李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