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国际新闻 > 正文

北京日报:“劣品出口论”看西方一些人恩将仇报的丑态

原标题:“劣品出口论”:看西方一些人恩将仇报的丑态

北京日报:“劣品出口论”看西方一些人恩将仇报的丑态

当前,中国本土疫情传播基本阻断,在保证国内防疫需要的前提下,中国积极支持有资质、有信誉的企业出口医疗物资,支援全球抗疫。但近段时间,一些西方国家却频频拿中国产品质量问题说事,个别政客和媒体故意以偏概全、大肆炒作“劣品出口论”,政治化炒作意图十分明显。

中国的防护用品质量如何?我们不妨先厘清几个关键事实。先说荷兰,疫情扩散之初便从中国采购了一批口罩,收到货后却称“有46%不符合欧盟标准”。中国商务部调查后发现,原来是荷方没有仔细核对产品用途和使用说明,误将非医用口罩配用于医用。再看斯洛伐克,有政府官员质疑从中国购买的快速检测试剂盒不可靠,我驻斯大使馆第一时间向中方有关公司了解情况,得知是该国医务人员误将惯用的核酸试剂检测方式,用于新购买的抗原试剂盒,造成了结果不准确。

是非曲直不言自明。在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新闻发布会上,我商务部外贸司已详实回应了上述风波。说白了,所谓“中国防护用品不行”,背后多是人为误判和操作不当等因素,根本与质量无关。但一些人没核查事实就妄下断论,不分青红皂白就要给中国制造扣上“劣品”的大帽子。蛮横极端的姿态,毫无实事求是之意,极尽哗众取宠之心,葫芦里究竟卖的什么药,明眼人都看得出来。

北京日报:“劣品出口论”看西方一些人恩将仇报的丑态

平心而论,工业生产都会有一定的次品率,只要在正常阈值内都无可厚非。即便经贸往来中确实遇到质量争议,也要拿出实锤,按国际惯例诉诸商业途径解决。可为什么到了中国这里,事实都没搞清楚就要上纲上线恶炒一番呢?这背后,显然夹杂着西方一些人对自身抗疫不力的焦虑,以及想要转移注意力的算计。一方面,以“质量不合格”为由拒绝中国医护用品,恰好能理直气壮地为自己延宕失责开脱,进而把责任推给中国;另一方面,对那些一贯对华戴着“有色眼镜”的人来说,任何针头线脑都能大做文章,更何况这回还有抗疫这么好的由头。

有理不在声高,正义无关分贝。中国的防疫物资是否有质量问题,一贯毒舌的美国政客也说过几句公道话。比如,在4月3日的白宫记者会上,特朗普明确表示中国产品没有质量问题,出席会议的相关官员也在检测后赞同。比如,“反华急先锋”蓬佩奥在4月22日接受采访时,又老调重弹泼污中国,但提到防疫物资却话风大变,要求“中国继续向我们出售这些商品”。在捷克,当有记者向总统泽曼展示了一张照片,称“一只中国制造的口罩仅比厕纸好一些”,他厉声驳斥:“我咨询过我们前任和现任的卫生部长,也咨询过内务部长哈马切克和其他人,他们告诉我,中国的医疗产品质量较高,那些拿质量问题做文章的人应该道歉。”

北京日报:“劣品出口论”看西方一些人恩将仇报的丑态

“桃李不言,下自成蹊”。不妨再来看一组数据,截至本月中旬,已经有58个国家(地区)以及4个国际组织与中国企业签署了医疗物资商业采购合同,还有71个国家和10个国际组织正在与中国企业开展商业采购洽谈。如果中国制造真像西方媒体说得那么不堪,为何源源不断的订单还在涌来?别忘了,作为最先被疫情突袭的国家,中国主要依靠自己生产的医疗物资有效控制了疫情,成功扭转了局势,全国4万多名援鄂医务人员无一人感染。这样的成绩,绝非巧舌如簧所能抹杀。

北京日报:“劣品出口论”看西方一些人恩将仇报的丑态

防护用品关乎生命,而中国也一直严把出口质量关。3月31日,商务部、海关总署、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联合发布《关于有序开展医疗物资出口的公告》,要求出口的新冠病毒检测试剂、医用口罩、医用防护服、呼吸机、红外体温计等5类产品必须取得国家药品监管部门相关资质,符合进口国(地区)质量标准要求。可以说,在质量问题上,中国对出口医疗物资的审核标准十分严格,且要求对《公告》所列医疗物资实施100%单证审核。危急关头不全力拯救生命,成天忙于鸡蛋里挑骨头的腹黑算计,实在太过下作。

在疫情蔓延的至暗时刻,中国鼓励符合条件的企业扩大生产出口,是保护更多人生命健康的道义之举。正如外交部发言人所说,“抗疫初期中方收到了一些国家给予的援助物资,当中也有一些不合格的。当时我们的选择是相信别国的善意、尊重别国的善意。”但是,面对中国的善意,西方一些人非但不领情,反而恩将仇报借机抹黑,品性优劣高下立判、人性善恶昭然若揭。

北京日报:“劣品出口论”看西方一些人恩将仇报的丑态

“美美与共,天下大同”是中国的处世哲学,“投我以木桃,报之以琼瑶”是中国的待友之道。但交心都是相互的,对于那些叫不醒的装睡者、突破底线的自私者,我们将“以直报怨”,不会听之任之。

全球疫苗竞赛:这是疫苗研发史上从未有过的速度 美国新冠疫情病亡人数超5万,接近越南战争美军阵亡人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