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国际新闻 > 正文

从成功遏制到濒临失控 媒体盘点日本抗疫方式得失

原标题:从成功遏制到濒临失控媒体盘点日本抗疫方式得失

参考消息网4月22日报道境外媒体称,新冠病毒呈现灾难性的传播。现在日本开始得知这一点——这只是因为其最初追踪战略十分奏效,但这一战略正出现漏洞,并逐渐导致疫情濒临失控。

据香港亚洲时报网站4月20日报道,一旦患者确诊,公共卫生工作人员必须追踪他前两周的路径,以确定所有他的密切接触者。工作场所、餐馆、计程车和家里都必须仔细检查,寻找可能的感染源和其他类似感染者。

报道称,1月份和2月份发现的每一个新病例,都可以追踪到和检测约10名密切接触者。但就像一些传染病工作人员所预测的,这种追踪和检测战略在3月份开始出现漏洞。

首先,无法追踪到已知人群的病例数开始超过那些能追踪到的。社区传播开始。一些县级政府效仿韩国,开始进行新冠肺炎车内快速检测。

报道介绍,经过大量游说,日本首相安倍晋三最终在当地时间4月7日宣布国家紧急状态。在国外压力下,安倍要求进行更多检测,但医学专业人士主导的医疗机构更加担心非紧急病例加剧医院病床负担的危险。

这导致了第二个问题:日本低估了这种病毒的传染性,没有准备为轻症病例提供的隔离设施和运输方式。而已知无症状感染者也具有传染性。

甚至就连医护专业人士也低估了这种病毒的传染性。医院安全病房恐怕也出现了来自新冠肺炎封锁病房的传播病例。

报道称,首相安倍表示要将检测范围扩大到与已知病例密切接触者以外。他承诺要将每日检测数量提高至两万人次,是当前每日5000人次的四倍。新潟县和名古屋县已经开始进行车内检测,更多县在征用整个酒店隔离轻症病例,把他们与家人分开。

最后,通过转向检测、追踪和隔离三位一体战略,日本或许能充分扩大检测范围,加强隔离。在部分地区关闭的情况下,我们可能会在未来两到三周看到结果。

另据日本《产经新闻》4月21日报道,在新冠肺炎疫情的蔓延尚未得到遏制的背景下,日本的死亡病例远远少于欧美国家。虽然遭遇到检测数量太少、疫情总体态势难以把握等批评,但针对聚集性感染的防控措施和稳定的医疗体系也的确发挥了一定作用。但是,随着确诊病例持续增加,死亡人数也在逐步攀升。如果承担救治危重病患的重症监护体系难以为继,最直接的结果可能就是整个医疗体系的崩溃。

报道称,为了遏制疫情的蔓延,日本将主要精力放在了尽早发现聚集性感染,隔离密切接触者、切断病毒传播途径方面。在1月中旬之后出现的第一波疫情中,检测阳性率极低,可以说上述措施起到了一定的作用。

另一方面,在从欧洲返回日本的确诊病例开始显著增加的3月上旬,也就是第二波疫情到来后,感染路径不明的病例相继出现,密切接触者的追踪工作陷入困境。3月下旬后,以大城市为中心,医疗机构的病床数开始吃紧。仅在4月6日至12日的一周时间里死亡病例就达46例,之后的一周更是飙升至101例。

报道介绍,近来保健所的业务量已经不堪重负,检测结果等待时间长达一周的情况也频繁发生。原本就有声音质疑重症监护室体系的脆弱性。据日本重症监护医学会的数据,每10万人口的重症监护病床数,德国为29到30张,意大利是12张,而日本仅有区区5张。

从成功遏制到濒临失控 媒体盘点日本抗疫方式得失

近日,在日本大阪,电子显示屏正在播放日本首相安倍晋三发布紧急事态宣言的新闻。新华社/共同社

相关阅读:
日本政府承认分发的布口罩有“问题产品”:将在发前挑拣 美国加州成为首个建议对无症状者进行新冠病毒检测的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