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国际新闻 > 正文

意大利:收到欧盟迟到的道歉信,回看走错的每一步

原标题:意大利:收到欧盟迟到的道歉信,回看走错的每一步

“我们真的完全没准备吗?真的没有比中世纪隔离更好的方法吗?”

意大利总理孔特

意大利总理孔特

4月5日,在全球新冠病毒确诊人数突破了110万的一片阴云之中,意大利却迎来了两个令人欣慰的消息,一个是连续三天放缓的确诊人数,由最高峰时的6000人降到了4000,为整个欧洲带来了信心;另一个是欧盟寄来了一封道歉信。

“欧洲各国此前并没有意识到,只有团结在一起,欧洲才能打赢这场疫病战争。各国原本可以避免这种局面,”欧委会主席冯德莱恩(Ursula von der Leyen)写道,“如今,欧洲和意大利站在一起。”

这封信足够诚恳,承诺欧盟将解冻最高1000亿欧元,从意大利开始,帮助受到疫情冲击最严重的成员国的人们保住工作岗位。但信仍然来得太晚了。一个月的疫情的急速恶化,让每个欧盟成员都撕破了脸,凉透了心。

3月4日,意大利的20万个口罩在土耳其被扣;6日,法国砍掉了英国几百万个口罩订单;9日,德国扣押了一辆开往瑞士的装载了24万只防护口罩的卡车;12日,德国又扣押了一批瑞士从中国订购的手套,意大利则扣押了瑞士的消毒水;13日,意大利的83万个口罩在德国失踪;16日,一家土耳其公司涉嫌诈骗比利时500万个口罩;22日,波兰疑似扣押了意大利2.3万只口罩;23日,捷克扣押了中国捐给意大利的10万个口罩……

G7峰会茶歇时刻,法国总统马克龙、英国首相约翰逊、加拿大总理特鲁多,三人聚在一起吐槽特朗普

G7峰会茶歇时刻,法国总统马克龙、英国首相约翰逊、加拿大总理特鲁多,三人聚在一起吐槽特朗普

谁还记得三个月前的G7峰会上,各国领导人一团和气的景象?尤其在美国总统特朗普发言后,欧盟成员国的“一致对外”气氛到达了顶峰。好事的媒体甚至在茶歇时偷拍到法国总统马克龙、英国首相约翰逊、加拿大总理特鲁多,三人聚在一起吐槽特朗普的视频,“你看到他(特朗普)讲话后,他工作人员的下巴都掉下来了吗?”说着都笑弯了背,这短视频在网上疯传,特朗普甚至因此提前退出峰会。谁能想到,短短3个月后,一箱口罩就能压垮这段“友谊”。

在隔离中拥抱

一个月前的3月5日,是意大利宣布全国停课的第一天。这个消息让所有中国留学生松了一大口气——在我的罗马大学微信群里,大家早早就刷屏讨论起要不要“翘课保平安”。好在这些学期我只剩2门课,一门50人的小课,我决定只在最后一分钟溜进教室,坐门口通风处;一门300人的大课,我决定只坐最后一排,下课提前冲出去,避免挤在人流中。

全国停课的两周前,意大利北部确诊了本土第1名患者,他活跃的行程感染了数个城市的上百人(两场马拉松、无数次朋友聚餐和公司会议)。尽管如此,意大利政府也只封锁了北部的几个小镇,而这些小镇距离真正的人口大都市米兰,只有不到1小时车程。

米兰所在的伦巴第省(Lombardia)很快沦陷了,仅仅只用了3天,我的罗马大学也报告了一例确诊。据说那个意大利女生的父亲先被感染,又感染了她。消息很快在学校传开,她变成了全班攻击的对象。在这之前,被歧视的都是华人面孔,而伦巴第省的暴发彻底改变了这个结局——中国人不可怕,从伦巴第省回来的人才可怕。

平心而论,华人是这里最小心的群体,在全意大利仅有2个确诊个例的时候,很多华人同胞已经自发不出门、买好口罩和食材,为接下来局势恶化做准备,这也是为什么在意大利确诊人数到达3000人时,没有一个是华人引起的感染。

但华人的小心并没有换来意大利人的重视。停课第一天,魔幻的一幕出现了:不用上课的学生扎堆在酒吧里聊天、见朋友。酒吧的生意迎来了讽刺般的高峰,亲热的贴面礼、拥抱……该有的礼数一个不少,让路过的中国学生都倒吸一口凉气——这是意大利式隔离吗?

看似是在效仿中国的隔离措施,但除了“解散学校”外,该有的官方政策却没跟上,学生们完全不知道居家隔离的重要性,反而结伴外出,权当放假。

在意大利确诊人数到达三位数时,开始有中国留学生打算回国了,那时机票还是5000人民币的正常价位,谁能想到20天后,意大利的确诊、死亡人数竟会超过中国,变成世界第一,而一张回国机票价格翻了5倍也不一定能抢到。

走过家附近一个个爆满的酒吧,看着一张张年轻的脸,无忧无虑地在街边喝酒、聊天,我不禁屏住呼吸加速绕过他们,只祈祷不会因为这几秒的擦身而过而感染。

回看走错的每一步

从3月初开始,欧洲的防疫路线走上了分叉:以意大利为首的“半中国模式”,和以德国、英国为首的“群体免疫、拖延峰值”模式。

在疫情这件事上,意大利人都觉得自己冤,明明是所有国家中最先采取行动的——1月22日武汉刚爆发,意大利总理孔特(Giuseppe Conte)便第一时间下令,取消了所有直飞中国的航班,并宣布意大利将进入为期6个月的紧急状态,紧接着2月又宣布封锁意大利北部疫区。

觉得总理小题大做的市民不在少数。米兰市长在Twitter上“藐视”总理的指令,对民众保证“我们米兰不会关!”,下面有上千条留言,“我们就需要这样的市长”“做得好!”

但不断上升的确诊数据不会骗人——旅游胜地的民宿不断被外国游客取消订单,威尼斯、佛罗伦萨几乎成了空城,逼得美术馆用“免费入场”这样的奇招来挽留顾客。那些仍在意大利北部旅游的异国游客,就这样把病毒和美术馆的纪念品一起,带回了世界各地。

3月10日,意大利政府再次加紧了戒严,然而一步步在我们看来显得格外迷惑:封锁11个大区的消息竟然提前走漏,从米兰等重疫情区出逃数十万人,赶在封城前挤上最后一班火车逃回南部。拥挤的火车站,鲜有戴口罩,无人测体温。

相对于中国版“带病回家,不肖子孙”的强硬横幅,再看意大利南普利亚(Puglia)大区主席Michele Emiliano的公开信,全然是弱者的口气:“我请求你们,不要从北部回来,不要把北部的疫情带到属于你们的普利亚……”可是没人听得进去,几天后,南部确诊病例不断增多,毫无意外,均为从北部回来的人。

让很多中国人看不明白的是,如果说意大利是碍于“人权、自由”的欧洲传统,而让政府不敢下强硬的隔离指令,导致了疫情的蔓延。那么,究竟要为这个人权付出多大代价?

从最温和的“建议市民在家不要出门”,到“除超市、药店外关闭全部营业场所”,意大利用了整整一个星期。连一开始的罚款都是象征性的206欧,一个有零有整的数字,仿佛根据某个隐形标准算出的纳税单——开多了少了都怕人民有意见。起到的作用自然微乎其微——仅仅米兰一个区,一周内就开出了8000张罚单,这还仅仅是被抓到的冰山一角。虽然更不用说同时期英国的隔离政策——在疫情最严重的伦敦,市民竟然还可以每天出去遛狗一次,跑步一次。

LucaFranzese哭诉

LucaFranzese哭诉

高峰期来得比想象快。3月7日,那不勒斯传出一条视频,一个憔悴的中年人LucaFranzese哭着举着手机,背后是已经去世6小时的妹妹,眼看着她出现新冠感染特征,到呼吸停止死在了床上。他在镜头前流着泪讲述了自己怎么在最后一刻给妹妹做人工呼吸——哪怕这意味着他100%会感染——但仍然没从死神手中拉回她的生命。镜头推到妹妹的脸上,她已经开始发青的脸庞提醒着我们离死亡如此之近。让我难过的是,这个剧本在中国早已上演过一遍,现在换成了意大利版台词。可谁又知道还会在多少国家重演?

接连几天,城市安静了下来,每天下午6点的“阳台音乐会”也被救护车单调的鸣笛取代。先是床位不够、医护人员大量感染、死亡人数不断增多,然后口罩、呼吸机很快开始短缺,到最后医生不得不在激增的病人之间做艰难取舍——为数不多的呼吸机,将首先供给65岁以下的重症患者。这是在中国都不曾出现的“选择”。

昔日热闹的圣彼得广场

昔日热闹的圣彼得广场

3月27日,梵蒂冈城中还下着雨,83岁的教皇方济各(Pope Francesco)一个人走到台前,对着空旷的圣彼得广场开始了他的祈祷,把意大利的悲伤推向了顶峰,

“逆境揭穿了我们的脆弱,

叫人看到我们日常行程、计划、习惯中虚假而肤浅的安全感。

在这现实世界里,我们全速前进,

自以为强大又无所不能。

我们贪婪地赚钱,

任由凡俗事物来吞噬我们,

任由仓皇匆促来困扰我们。

面对世界各地的战争和不义,我们没有苏醒。

你要求我们不要害怕。

但我们信德薄弱,我们恐惧胆怯。

而你,上主,别放任我们在暴风雨中随波逐流。”

世界还会好吗

在一个月连绵不断的坏消息中,好消息不时穿插而来,中国首先派来了救援团队和物资、米兰的展览馆被改建成了方舱医院、原本今年7月毕业的护士们提前结业上岗,减轻医护压力……但这些相比不断上升的确诊人数,仍然是杯水车薪。到了3月底,北部省城贝加莫(Bergamo)的火葬场每天24小时运转也无法跟上新送来遗体的数量,“现在就是一场战争,我们只是在抓紧时间接收遇难者。”

意大利的悲剧也让欧洲其他国家放弃了“群体免疫”,调整了应对策略,用上了最严格的隔离法令。但显然相同的剧本马上就会一一重演。而大西洋那边的美国也接替了意大利,成为了整个世界的焦点。

“中国警告过意大利,意大利警告过我们。我们没听。现在美国有责任听听纽约的。”3月27日,美国《大西洋月刊》(The Atlantics)以这样的副标题,警醒着美国人。

但在隔离中的意大利人开始了自我反思,《意大利邮报》(il Post)的主编Francesco Costa质问在隔离中的同胞:“是的,我们可以给自己找理由,说意大利在完全没准备的情况下,第一个遭到病毒攻击。但我们真的完全没准备吗?真的没有比中世纪隔离法更好的方法吗?我们从测试手段、测试人数,到追踪方法,都做对了吗?最重要的是,我们不能把这件疫情的应对推到政府头上,不能认为这只是专家才应该操心的事——只有所有人都拿它当回事,意大利才会开始变好。”

4月1日,医疗压力最大的伦巴第大区为103名无法照顾到的患者联系了国际救援,其中30人被送往德国——欧盟的关系在这场战役中第一次恢复了应有的“温度”。

最近一次伦巴第大区主席Attilio Fontana在电台连线时,告诉所有人,“当流感在10月重来的时候,冠状病毒也可能跟着复发,我们要提前做好准备。”

这可能是第一次,意大利的乐观被抹去,被一个更为“现实”的性格所取代,成为这一代人新的底色。

相关阅读:
日本新增14例新冠肺炎确诊病例 累计3872例 美国佛罗里达州工匠Donald Ryan在家门前两棵大树上悬挂起巨型木制厕纸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