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海外网评:蒙古国恢复传统蒙文,意味着什么
资料图:2011年11月,在蒙古国首都乌兰巴托,几名儿童在“苍天书法”展上参观传统蒙古文书法作品。(图片来源:新华社)
据新华社报道,蒙古国政府3月18日正式通过《蒙古文字国家大纲》(3)。根据这份大纲,蒙古国将从2025年起在国家公务中同时使用西里尔蒙古文和回鹘式蒙古文(即传统蒙古文),为接下来全面使用传统蒙古文做准备。
由于历史原因,蒙古国于1946年废弃传统蒙古文,开始使用以斯拉夫字母为基础创制的新蒙文,也就是西里尔蒙古文。近年来,恢复使用传统蒙古文的呼声不断。1992年,蒙古国国家大呼拉尔作出了政府部门逐步恢复使用传统蒙古文字的决定;2008年,蒙古国政府颁布了“2008年—2015年蒙古文字国家计划2”,向教育文化科学部等部门下达任务,要求恢复和扩大传统蒙古文的使用;蒙古国时任总统查希亚·额勒贝格道尔吉2010年签署一项命令,继续扩大传统蒙古文的使用。不过,一直以来,由于资金、技术、人才缺口等原因,恢复蒙古文的动议并未得到很好推行。
西里尔蒙古文已经在蒙古使用了70多年,蒙古国公民大都不掌握传统蒙古文字,虽然一些学校开设了传统蒙古文课程,但普及程度十分有限。传统蒙古文创制于13世纪,自那时起蒙古的历史文献都使用这种文字写就,不懂传统蒙古文会影响蒙古国传统文化的代际传承。中国社会科学院学部委员郝时远认为,从这个角度来说,蒙古国恢复使用传统蒙古文本身,也是一项尊重历史、发掘传统、传承文化的社会工程。在全球化的现代发展进程中,各国都越来越重视历史文化的传承。蒙古国提出恢复使用传统蒙古文,是蒙古国继承历史传统、弘扬民族文化的选择,反映了增强国民认同的取向。
另外,由于中国内蒙古自治区一直使用传统蒙古文,蒙古国的这一决定也意味着蒙古国在与中国内蒙古的交往交流中能够实现“书同文”的对接。郝时远认为,这种文字系统上的对接将为中蒙两国关系发展创造更多便利之处,有利于促进中蒙两国在“一带一路”框架下的合作,对推进中蒙俄经济走廊建设提供语言文字相通的条件。(海外网评论员聂舒翼)
责任编辑:张建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