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政府宣布要搞“群体免疫”之后,英国人好像还很淡定,只是……
保持冷静,生活继续。这句著名的英国口号,原本印刷在二战时英国政府的宣传海报上,后来就成了对英国人性格的经典描述。
但英国首相约翰逊最近说出的“群体免疫“这个词,也许将改变一些英国人习以为常的事情。在新冠肺炎疫情蔓延之下,英国人还能不能保持英国式的冷静?
这个问题,似乎要比二战时复杂得多。
伦敦帕丁顿火车站的站台上只有几个人
车厢里空空
就连泰晤士河边的小路也看不到人
机场再也没有往日的喧嚣
01
会议
英国还是那个英国?
多年后,英国人也许会记住12日召开的“眼镜蛇会议”。要知道,这是只有在重大情况下才会召开的紧急会议。这样一个紧急会议上,英国首相约翰逊自己也说这是“这一代人遭遇的最严重的公共卫生危机”,但交出的应对措施看起来“并不那么紧急”。
他强调英国将进入抗疫“延缓”阶段,除了提醒民众多洗手、鼓励企业让员工在家工作,并没有采取强力措施进行应对。按照英国政府公布的防疫计划,具体措施包括围堵、延缓、研究和减损四个阶段,进入“延缓”阶段时,就意味着英国的疫情有进一步恶化的趋势。
不仅如此,英国选择的道路与主流大相径庭,采取了一种不同的、具有争议性的应对措施——就像一个炸弹,“群体免疫“这个词突然出现在媒体上。
英国首相约翰逊
会后,也许是为了表示政府决策是基于科学认知,约翰逊带领首席科学顾问和首席医疗官一起召开了新闻发布会。然而,首席科学顾问帕特里克·瓦伦斯事后对媒体这样诠释这种策略,引发了更大争议:“你办不到且不应去做的,就是想彻底压制疫情。若只想全力压制,后果就是年底疫情卷土重来,届时正是国家医疗保健服务最吃紧的冬季,然后就会以麻烦不断告终。”他表示,要想达成“群体免疫”,英国需要约60%甚至70%的民众染病且痊癒后获得免疫力。
“群体免疫”作为流行病学研究领域的学术概念,在疫苗未出、疫情未止的当下被用于疫情防控,其有效性陡然成为各方争论焦点。
约翰逊也许在等一个时机。“我们是在科学的指导下工作。我们并不是说不会采取(禁止活动)这类措施,我们心中有数,已准备好了应急计划,但为了让我们的干预起到最大效果,我们需要找准时机。”
但另一个事实也不得不让英国人捏一把汗:英国14日新增确诊病例342例,累计确诊病例1140例,成为最新确诊病例“破千”的欧洲国家。据彭博新闻社报道,到3月14日,英国新冠肺炎死亡病例人数翻了一番,至21人,确诊病例数跃升342起,增长了近43%。
02
头条
也许,英国还是那个英国。
在媒体行业发达的英国,报纸和网站的头条,一向是风向标。大不列颠的人们最近关心啥,看看这些头条就知道了。但不看不知道,一看吓一跳。虽说关于疫情的新闻过去一周是有占据英媒头条的日子,但过了几天,似乎慢慢就淡出了。疫情新闻的动态更新也似乎并不频繁。
英国报纸头条,标题醒目“很多家庭将会失去至亲”
相对来说,“抢头条”的人中,王室成员有点多。
两个月没回英国的梅根,最近终于回到了伦敦。夫妇俩一起出席了2020年度奋进基金奖的颁奖典礼。于是梅根强势“抢了头条“,引发英国网民热议,哪怕同一天,英国出现了首个因疫情死亡的病例。
早些时候,3月3日晚上,英国驻爱尔兰大使在都柏林的吉尼斯啤酒厂举办了一场招待会,威廉王子在会上闲聊时还开玩笑说,他和妻子凯特“正在传播新型冠状病毒”,也引发热议。
当然,他们都没有戴口罩。英国人的镇静,从王室的身上就看得到:不到万不得已,不愿意表现出惊慌失措的样子——“不要低头,皇冠会掉”。
然而,人生阅历丰富的女王撤了,也许是暂时的。
英媒报道,出于疫情中的安全考虑,就在“眼镜蛇会议”召开当天,女王伊丽莎白二世悄悄撤离白金汉宫,前往温莎城堡。皇室表示,如果未来英国疫情更严峻,将把女王和菲利普亲王撤离至桑德灵汉姆宫进行隔离。不过,《镜报》援引白金汉宫一位消息人士的话说,女王此次温莎城堡行只是“普通的周末旅行”,她将于下周回到伦敦。
当然,总有严肃媒体确实是在关心疫情。《卫报》网站13日刊登题为《群体免疫:英国应对新冠病毒的策略会奏效吗?》的报道称,在应对疫情时,英国“群体免疫”策略令人担忧。但,与上面这些“新闻”相比,并没有引发太多热议。
03
声音
好像生活在“两个英国”。
疫情之下,这是不少英国人的感觉,也是英国给外界的印象。
信心,有的。
伦敦政治经济学院教授克莱尔·威汉支持英国政府。“我们没有足够的证据表明关闭学校能够遏制新冠病毒的传播,但约翰逊正在听取专家们的意见,他采取了一种相当谨慎的方法”。
淡定,也有的。
有英国网民苦中作乐地调侃说:80%的人都会感染病毒?那我们啥都不用做了,就等着一切都爆发起来吧~去酒吧不?
一份调查显示:在疫情正在扩散的国家中,英国民众是最放松的!44%的人不怎么怕,26%的人完全不怕。
担忧,有的。
229名英国科学家联名向政府致公开信,敦促采取“更强有力、更严格”的措施。
英国议会请愿网站的统计数字显示,截至14日上午,已有10多万人在请愿书上签字,呼吁英国有必要效仿意大利,限制一切非必要的市镇间人员流动,同时限制大型集会。按照英国相关规定,一旦请愿人数超过10万,议会就应考虑对相关议题进行辩论。
英国政府请愿网站
还有英国妈妈直接在推特上回复约翰逊:甚至连我13岁的孩子都在问我,为什么还不关闭学校。
质疑,有的。
世界权威医学杂志《柳叶刀》主编理查德·霍顿直斥英国政府在拿公众安全赌博。英国前卫生部大臣杰里米·亨特表示,“我们现在的情况大约是4周前的意大利,政府采取的措施令人惊讶,也让我感到担忧”。
有网民表示,明明采取其他地方的措施就可以控制住病毒,为啥还要搞这种人群免疫?
有人觉得“血腥和可怕”,感觉自己成了一项实验,“我们不是奶牛!”
恐慌性抢购,也有的。
上周,社交媒体上充斥英国各大超市货架空空的图片,意大利面、卫生纸和罐头等商品尤为抢手。一些店铺经营者说,近期超市生意的火爆程度堪比圣诞节前的购物潮。为此,英国食品零售商在报纸上刊登广告,呼吁消费者理性购物。
不同的文化、共识和国情,决定了不同的道路。我们看到不同国家采取不同力度的防控措施。但核心问题是一样的:找到疫情防控和社会运行之间的平衡。疫情像一面镜子,照见良知、责任与担当,也照见傲慢、偏见与无知。
约翰逊首相的剑走偏锋是否有效?也许只有时间可以给出答案。希望约翰逊首相,对得起英国民众在危机中为他投上的那一票。
(文中图片GJ、网络综合)
深海区工作室
撰稿深海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