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国际新闻 > 正文

意大利病例指数级增长 前部长建议“抄中国作业”

原标题:意大利病例指数级增长,前部长建议“抄中国作业”

意大利的经济心脏暂时停止了跳动。“时尚之都”米兰街头行人寥寥,无论是金融精英还是时装设计业的时尚先锋,都接到了要求在家办公的内部公邮。

来自米兰的科琳娜告诉澎湃新闻(www.thepaper.cn),她虽仍然能四处走动,但已经感觉被困在了围城之中。“城市象征斯卡拉大歌剧院和米兰大教堂都关闭了,还有做了防护措施的士兵在街头巡逻。”她对记者说道。

米兰大教堂广场前的士兵

米兰大教堂广场前的士兵

而在另一座经济重镇博洛尼亚,尽管尚不在封城之列,各处药店的口罩已经接近脱销。博洛尼亚大学政治系的中国留学生周同学告诉澎湃新闻,学校本周已经停课,下周是否复课尚不得而知。“我和我的意大利同学们可能要首次体验集体宅在家的生活了。”他说。

截至当地时间2月25日晚,意大利全国已经确诊超过280例新冠肺炎患者,绝大部分集中在北方的伦巴底、威尼托和艾米里亚-罗马涅大区。但在25日当日,中部托斯卡尼大区首府佛罗伦萨和南部西西里大区首府巴勒莫也有病患被确诊。目前已有11人因新冠肺炎死亡。意大利周边的法国、奥地利、克罗地亚、德国、西班牙也出现了自意大利输入的确诊病例。

北方经济中心首当其冲

米兰一城就占据意大利GDP十分之一强,十一座城镇被封闭的伦巴底大区则产出了全国五分之一的GDP。《纽约时报》报道称,对经济冲击的预期使得米兰证券交易所24日开盘大跌5%。

上周末,伦巴底和威尼托大区政府已经下令,停止一切公共活动。工厂开始大量停工。正在举行的米兰时装周也受到了影响,2月23日,时尚品牌阿玛尼举办了一场没有观众的“云”走秀。许多公司,包括阿玛尼、世界第三大保险公司忠利保险等,都要求员工在家上班。

拥有米兰、威尼斯等名城的意大利北部也是主要旅游区。不仅威尼斯狂欢节被政府叫停,原本计划在当地拍摄部分片段的“谍中谍7”剧组也取消了拍摄计划。

威尼斯戴着口罩的安全人员与戴着狂欢节面具的路人。

威尼斯戴着口罩的安全人员与戴着狂欢节面具的路人。

意大利总理孔特本人在24日承认,新冠肺炎疫情带来的经济挑战将会“非常严峻”。意政府已经决定对伦巴底大区的企业提供支持,暂停征收一些企业税收,并给予适当补偿。

前意大利经济部副部长、来自联盟党的经济学家米凯莱·杰拉奇接受澎湃新闻采访时分析,北部地区承受的经济代价“非常高”。

“精确数据目前尚难以预测,但伦巴底和威尼托如果全面‘停摆’那整个意大利都有可能陷入经济衰退。”杰拉奇说,“疫情在中国爆发后,这两个大区的外贸已经受到重大影响,对华出口受阻,进口则几乎停止。如果疫情在意大利得不到迅速控制,我对经济前景持悲观态度。”

1升装洗手液在

ebay上

售价€799

虽然意大利政府早在十多日前就宣布国家进入“紧急状态”,但当时并未引发社会性恐慌和警惕。多名在意留学生对澎湃新闻回忆,上周末以前很难在街头看见佩戴口罩的行人,酒吧聚会、狂欢节等公共活动依然正常进行。

杰拉奇表示,“紧急状态”本身并不是实质性措施,在很大程度上是较空洞的宣言。“政府当时并没有随之采取相应的监控和交通限制措施,错过了宝贵时机。”杰拉奇说。

但上个周末一切都改变了。上周五(21日)下午,全意大利仅有六例确诊病例,到了周一(24日)早上,数字已突破两百。意大利由此成为全欧洲疫情最严重的国家。

为何病例在两天之内暴增,就连总理孔特都公开承认这对政府来说是一个“意外”?

孔特2月21日在布鲁塞尔接受媒体采访

孔特2月21日在布鲁塞尔接受媒体采访

孔特提供的回答是,这是因为意大利卫生部门加强了检测的力度,铺开了检测面。23日,孔特进一步解释说,“我们是第一个决定大大提高检测力度的欧洲国家,也建议其他欧洲国家这么做。”他由此预计,在接下来的日子里,确诊数量将会快速增长,这在政府预计之中。

法国媒体《世界报》25日报道称,目前意大利的检测力度为全欧最大,进行了超过四千次病毒检测,而法国只进行了三百多次。

在米兰上学的中国留学生李同学上周在山区滑雪不慎受伤,虽然没有发热等症状,但由于没带护照等身份文件,被医院隔离观察。“院方甚至在我摔伤昏迷的时候给我做了一个新冠病毒核酸检测,可见他们现在确实紧张起来了。”李同学告诉澎湃新闻,侧面印证意大利正在扩大检测面。

在本周指数级增长的病例数字面前,意大利政府不可谓不警惕。除了加强检测、宣布封城和取消公共活动,政府还制定了面向公众的十条卫生防疫建议。关于是否佩戴口罩,建议中称,在怀疑自己被感染或需要接触病患时应该佩戴口罩。

在博洛尼亚求学的周同学和在佛罗伦萨工作的韩女士均告诉澎湃新闻,虽然上周末确诊人数剧增,但街头上的行人和自己的意大利朋友中出门佩戴口罩的人依然很少。

“确诊病例直线上升,我的意大利朋友们有些担忧了,但还是继续出门喝酒、郊游,也不戴口罩。社交和走亲访友是意大利文化中很重要的部分。”居住在佛罗伦萨的韩女士说。

封城之下,各种卫生用品的价格暴涨。澎湃新闻记者24日在意大利Ebay网站上看到,一瓶250毫升的洗手液已经从平时的7.5欧元涨价至50欧元。一升装则涨到了799欧元。

上周日,米兰附近罗萨诺一家超市的货架空空如也。

上周日,米兰附近罗萨诺一家超市的货架空空如也。

涨价现象引发了政界人士的不满。执政联盟成员、中左的主流政党民主党(Partito Democratico)有议员对此激烈批评。澎湃新闻记者在意大利议会网站注意到,该党议员玛丽安娜·玛蒂娅24日向议会提出质询,称“这不是自由的市场经济行为,而是耻辱的囤积居奇,必须立即被阻止。”

在意大利民族的集体记忆中,由传染病引发的社会不安是一段挥之不去的黑色记忆。数天以前,意大利总理孔特于22日宣称,“我们不会将意大利变成一座大型传染病院(lazzaretto)。”这个名词使听众回想起文艺复兴时期肆虐亚平宁半岛的瘟疫。那时,可能染病的海员通常被强制送到小岛上的传染病隔离所(lazaretto),与外界隔绝。

病毒、边界与政治

对隔离的恐惧不仅仅限于病患。一些意大利年轻人担忧欧盟内的人员自由流动受到阻碍,自己的国家被欧盟“隔离”。

科琳娜在伦敦金融城曾有数年的投行工作经历,眼下正思考职业转型。由于意大利国内就业形势长期不佳,她一直将英、德等国作为理想的工作地。

“英国‘脱欧’(给我的职业发展)带来的乱子已经够多了,换身份、调整合同文本,这些都很烦人。现在我更焦虑了,万一因为疫情出不去了怎么办?”科琳娜说。

疫情带来的公共卫生挑战渐有化为欧盟政治危机的危险。2月24日,《纽约时报》撰文分析称,与2015年难民危机不同,这次是外来且肉眼不可见的病毒对欧盟的内外边界提出挑战。如果它继续传播,那么欧洲引以为豪的内部开放边界原则将面对巨大压力。数十年来,具象化为申根区的开放边界观念一直是欧盟自我认同的核心部分。

欧洲经济一体化日久,加之地处欧洲“十字路口”,意大利与邻国的交通往来十分频繁。该区域人员流动性在全球名列前茅。仅巴黎和米兰之间每日就有20班次航班往返。

新冠病毒严重爆发的区域,一名意大利士兵在一个城镇入口处的检查站。

新冠病毒严重爆发的区域,一名意大利士兵在一个城镇入口处的检查站。

25日,意大利的邻国克罗地亚和奥地利相继出现确诊病例,均由意大利输入。稍早一些,法国里昂也报告了一例从意大利输入的疑似病例,巴黎则报告了一例来自伦巴底地区的确诊病例。法国卫生部发布防疫建议,专门面向从意大利回到法国的人,对于成人,建议要求尽量在家隔离两周、每两天测一次体温等等。法国极右政党“国民联盟”党魁勒庞甚至表示,法国应该关闭与意大利的边境,而奥地利政府则要求一列载有疑似病例的列车在边境停下接受检查。

杰拉奇表示,他主张意政府采取更加严格的防疫措施,甚至包括限制申根通行。“必须暂时取消申根通行,可让过境者接受检查,无虞后再给出入境许可。与其坐等其他欧盟国家关闭和意大利的边界,不如我们自己先做起来。”杰拉奇说,“孔特一直强调不要关闭申根边境,但其他国家可能会先动手,与意北部临近的奥地利和法国不会一直那么‘有耐心’。”

不过,目前欧盟和相关国家都表示不会改变申根区内车辆和人员自由流动的现状。

除了边境问题,疫情压力之下的内政“暗雷”颇多。2月24日,孔特在接受意媒采访时还将疫情防控与央地关系联系起来。他认为,目前意医疗体系不足以应付全国性卫生危机,因此有必要采取一些集中的全国性措施。但这立即招致不同政党和地方大员的反对。

伦巴底大区的疫情最为严重,来自联盟党的区长强烈反对孔特的意见,称孔特只是想借机拿走对医疗机构的控制权。萨尔维尼领衔的联盟党目前退出了执政联盟,是主要反对党。此次疫情严重的几个北部大区(伦巴底、威尼托和艾米里亚-罗马涅)是该党的主要票仓,长期以来,联盟党都主张这几个地区获得更多的地方自主权。

联盟党对政府的应对批评激烈,是主要反对声音的来源。由于现任卫生部长此前毫无卫生防疫的专业背景,且来自一个支持率仅有3%的小党,加之孔特本人所在党派的支持率也不到30%,现政府在政治上十分脆弱。

萨尔维尼领衔的联盟党核心主张是政府应进一步强化监控和交通限制措施,尽可能限制病毒传播。有联盟党背景的杰拉奇认为,应该借鉴过去一个多月里中国政府对湖北省和武汉疫情的应对措施。

杰拉奇说,“中国政府的应对是一个可以借鉴的例子,中国的情况已经告诉我们,千万不能低估了这个病毒。”

博洛尼亚大学政治系教授文图拉告诉澎湃新闻,疫情演变为政治危机就是正在发生的事情。“萨尔维尼此时还在呼吁不要让非洲移民进入意大利,而法、奥等国的‘萨尔维尼们’想要阻止意大利人去他们的国家。不同的政治力量之间、左右之间,分歧太大了。”她说。

相关阅读:
西班牙酒店1人感染千人被隔离 恐成日本邮轮翻版 印学者:印度应谨慎看待美国“印太战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