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述评:双重标准不可取共同抗“疫”是正途
(新华国际时评)述评:双重标准不可取共同抗“疫”是正途
新华社北京2月10日电述评:双重标准不可取共同抗“疫”是正途
新华社记者
十年前和今天,太平洋两岸分别暴发大规模传染病疫情。本该守望相助的时刻,少数美国政客却自私短视,采用双重标准,对“别人家”的疫情唯恐避之不及甚至加紧“脱钩”,令人心寒。
大疫即大考,考验的不只是人类智慧,更是团结精神。全球化时代,各国只有协调一致、科学应对,才能战胜不时来袭的传染病疫情,维护“地球村”的健康福祉。
彼时呼吁冷静此刻散播恐慌
日前,在中国暴发的新冠肺炎疫情被世界卫生组织确定为“国际关注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美国一些别有用心者借机兜售“中国疫情威胁”,不仅不协助扑灭疫情之“火”,反而浇上恐慌之“油”,唯恐天下不乱。
这些人似乎忘了,约10年前世卫组织宣布的第一个“国际关注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美国恰恰难脱干系。
2009年3月,流感病毒新型变异株引发的甲型H1N1流感疫情在美国和墨西哥暴发,美国直到当年10月才宣布进入甲型H1N1流感全国紧急状态。那时疫情早已迅速蔓延至全球多国,致死约5000人。世卫组织不断提升流感大流行警戒直至最高的第六级,这是40余年来首次。根据世卫组织统计,至2010年8月,这次疫情导致1.84万患者死亡。
由于新毒株中包含有猪流感病毒的基因片段,一些国家和地区在疫情初始阶段对美国等国的猪肉产品实施了进口禁令。对此,美国联合相关国家发表声明称,针对猪肉的禁令没有科学依据,“这些不合理的限制可能导致严重贸易争端和重大经济损失”。
同样是“国际关注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美国一些政客当年对本国的疫情格外“镇定”,如今对别国的疫情却特别“紧张”。
就在一周前,尽管世卫组织多次表示反对对中国实施旅行和贸易等限制,且当时美国国内仅有11例确诊病例,美国政府还是将赴华旅行风险提升到了最高级别,禁止过去14天内曾赴华旅行的所有外国人员入境。
有人同理共情有人心怀私利
双重标准的背后是私利作祟。个别美国政客对媒体表示,中国疫情“有助于制造业加速回流美国”。此言一出,世皆哗然。它暴露的正是冷血和自私的真面目。
然而,带有目的性制造的“恐慌”,明眼人都不会买账。世卫组织从专业角度多次呼吁,所有国家不要过度反应;加拿大卫生部长帕蒂·豪伊杜明确表示不会跟随美国限制中国人以及去过中国的外国人入境,认为禁止入境的做法没有依据也不合理;英国驻华大使吴百纳也指出,英方将慎重、镇定看待和应对疫情,不会限制中国公民及来自中国的航班入境英国,反对因疫情对中国公民采取歧视性态度。
美国许多媒体和专家也表示,美政府对华采取的限制措施恰恰是世卫组织反对的,禁止过去14天内曾赴华旅行外国人入境等措施有侵犯人权的嫌疑,且并不能真正降低病毒扩散的风险。美国企业和社会各界通过捐助医疗诊断检测设备等物资,以实际行动支持中方抗击疫情。
患难中,杂音从来是少数,善意始终为主流。柬埔寨首相洪森在疫情严峻时期到访中国,以“展示柬埔寨政府和人民对中国政府和人民抗击疫情的大力支持”;韩国总统文在寅表示,助邻即助己,韩国政府愿继续积极支持中国抗击疫情;日本各界捐赠物资上的一句“山川异域,风月同天”,打动了无数中国人……
命运休戚与共各国合力应对
全球化时代交流频繁、来往密切,面对来势汹汹、无情肆虐的传染病疫情,人类命运休戚与共,团结合作、共克时艰是唯一正解。
面对这份使命,中国人充分展示了勇气与担当。在2009年的甲型H1N1流感疫情中,中国通过科学研判、动态分析、深入论证,采取得当的防控措施并积极研发疫苗,为全球疫情防控作出重要贡献。2014年西非暴发埃博拉疫情时,中国外交官和医疗专家选择坚守,中国医疗队不畏艰险、千里驰援,引领国际社会援非抗疫。
同样的勇气与担当,让中国在当前的新冠肺炎疫情中采取了最全面、最严格的防控举措,很多举措远超《国际卫生条例》要求,被世卫组织总干事谭德塞称赞为“设立了应对疫情暴发的新标杆”。美国总统特朗普多次积极评价中方防控工作。中国本着公开、透明、负责任态度,及时向世卫组织以及美国在内的有关国家和地区作了通报,并邀请世卫组织等机构的相关专家前往武汉实地考察。
与中国一起,全球科学界也携手迎战新型冠状病毒这个人类共同敌人。从病原体研究、基因组测序,到药物试验、疫苗开发,相关科研工作在世界各地的实验室加速推进,与病毒“生死竞速”。世卫组织将于本月11日和12日在日内瓦举办针对新型冠状病毒的全球研究与创新论坛,以协调全球科研力量,确定攻克这种新型病毒的研究重点,尽早找到诊疗方案和有效疫苗。
应对共同挑战,珍视共同价值,共建共同家园。在世界人民跨越国界的守望相助中,众志成城的中国必将战胜疫情,而人类也必将在信息共享、团结互助的过程中构筑更加紧密的命运共同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