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国际新闻 > 正文

美国制裁“俄-德”这条天然气管道 默克尔怒了

原标题:美国制裁“俄-德”这条天然气管道后,默克尔怒了|京酿馆

文|陶短房

当地时间12月17日,美国参院以86票赞成、8票反对的表决结果,通过了针对“北溪2号”俄罗斯-德国输气管工程的制裁法案。根据该法案,参与这项工程的公司将遭到美国官方的制裁。

什么是“北溪2号”

“北溪”是俄罗斯通往德国输气管的代号。

“北溪1号”东起俄罗斯列宁格勒州维堡,西至德国格赖夫斯瓦尔德,全长1222公里,包括两条管线,2011年5月开始铺设,2012年10月8日全部交付使用,是世界上最长的海底输气管。

“北溪2号”立项的初衷,是欧盟各国为避免俄罗斯-乌克兰对峙所导致的乌克兰“断气”,希望在俄罗斯天然气公司和乌克兰纳夫塔兹天然气公司10年协议期满(2019年底)前,扩大不穿越乌克兰领土的俄罗斯天然气输欧能力,从而避免一到冬天就“断气”的尴尬。

欧盟统计局的数据显示,俄罗斯是2018年和2019年欧盟最大的天然气供应国,2018年欧盟进口天然气中40%来自俄罗斯,其次是挪威(35%)。

作为欧盟最大的经济体,德国近年来受“绿色能源风暴”影响,冻结了所有核能项目,传统的煤炭发电也被打入另册。今年11月15日更通过《气候保护计划2030》,将原定2050年完成的“温室气体零排放”提前到2030年实现。

而要实现这个被内行评论为“不可能完成的目标”,就不得不仰赖进口天然气。俄罗斯在天然气供应方面虽然是出了名的“任性”,但毕竟还是个充足、稳定的供应源。

美国的阻挠

但“北溪2号”却遭到美国的不断阻挠。

特朗普虽然和普京称兄道弟,在对俄制裁方面不时“放水”,但这些是建立在“利己”前提下的。而在“北溪2号”问题上则正好相反,他觉得“美国吃亏了”。

特朗普一直希望,美国液化天然气(LNG)能填补德国乃至整个欧洲能源供应的空白,但LNG越洋运输成本高,价格上毫无竞争优势可言。如果“北溪2号”修通,甚至如原计划那样连接主要西欧国家,美国LNG将无隙可乘。正因如此,特朗普才千方百计要搅黄“北溪2号”。

美国的阻挠措施花样百出:他们先软硬兼施,让波兰和立陶宛拒绝“北溪2号”穿越其领土,令这条管线“缩短长度”的初衷无法实现;继而向丹麦施压,试图让后者拒绝管线从其领海海底穿越。

但丹麦几经犹豫后,于10月30日批准“北溪2号”穿越,这就令原本的“卡脖子段”--经过丹麦博恩霍尔姆岛东南部、全长147公里的双管线得以施工。

在这一切都无济于事后,美国国会先是试图在施工船上设置障碍(俄罗斯缺乏相应设备),继而直接采取立法制裁的手段。

12月11日,众院以377票赞成、48票反对的表决结果,通过了对参与“北溪2号”管线工程的公司进行制裁的法案,而参院此次的表决只不过是最新跟进而已。

正如一些分析家指出的,“北溪2号”攸关106亿美元/年的生意,并关乎美国对欧洲能源市场的“强势进入”前景。如果“北溪2号”竣工交付,连同“北溪1号”,两条复式管线相加,就能提供欧洲年天然气用量的20%,这意味着,美国将再无染指欧洲天然气市场的机会。

▲资料图,图片来自视频截图。

▲资料图,图片来自视频截图。

盟友间各怀心思

美国并不缺乏盟友。

乌克兰担心一旦“北溪2号”竣工,纳夫塔兹天然气公司将再不能奇货可居,每年约30亿美元的俄罗斯输欧天然气“买路钱”就此“打水漂”,因此该公司CEO公开表示,对美国参院的行动“感到鼓舞”。

波兰、立陶宛则更多因为和俄罗斯有着“新仇旧恨”,而对一切可能干扰的涉俄项目跃跃欲试。

比较特别的,是法国总统马克龙。尽管在“北约脑死亡”话题上,马克龙和特朗普是冤家,但在“北溪2号”问题上则正好相反。

马克龙多次试图对欧盟施加影响,干扰“北溪2号”项目,和特朗普遥相呼应。之所以如此,自然是法国和德国、马克龙和默克尔间争夺欧洲最大话语权的心态在作祟。

俄罗斯当然不会眼看着到嘴肥肉飞走。俄联邦总统府发言人佩斯科夫18日表示,美国国会的做法是“试图借此向欧洲强行兜售质次价高的美国液化气”。他指责此举“公然违反国际法,也不符合欧盟大多数国家的意愿”。

默克尔则强硬回应道:“我们除了跟美国举行决定性会谈并郑重告知美国‘柏林拒绝接受美国域外管辖和制裁’外,别无选择。”

德国外长马斯也在11日和18日两次毫不客气表示“欧洲的能源政策必须由欧洲而非美国来决定”,指出“没有任何力量可以阻止‘北溪2号’项目的推进”。

事实也的确如此。业内人士表示,鉴于10月底该项目进展已达总工程量的87%,如今则可能已逾90%,美国两院的最新举措,除了让德国人和大多数欧洲人感到更别扭外,已很难对欧洲天然气市场大局构成决定性干扰。

正所谓:上树抽梯梯犹在,抽刀断气气更流。

□陶短房(专栏作家)

责任编辑:赵明

相关阅读:
特朗普弹劾案 参院两党领袖未就审理安排达成一致 世界经济论坛官员:我们需要更多女性领导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