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俄罗斯:抓住北极机遇强化军事存在
俄罗斯:抓住北极机遇强化军事存在
莫斯科物理技术大学研发的北极实验基地(模型)本报记者董映璧摄
今日视点
本报驻俄罗斯记者董映璧
4月的俄罗斯圣彼得堡似乎还感觉不到春天的脚步,北半球寒冷严冬的积雪时不时掠过眼前,大街小巷行人的装束与冬季无异,寒意阵阵袭来。但在圣彼得堡第五届“北极—对话区域”国际北极论坛的会场里,多国政要、专家学者和新闻媒体正在热火朝天地讨论有关北极开发、利用和保护等议题。
普京参会凸显会议的重要性
今年是俄罗斯第五次举办“北极—对话区域”国际北极论坛,会期为4月9日至10日。作为论坛的东道主,俄罗斯总统普京每年都来参加,并作主旨讲话,凸显俄罗斯对北极地区的强烈关注。今年也不例外,4月9日下午,普京作了题为“北极——充满机遇的海洋”主旨演讲,谈到了保障北极地区社会经济发展、保护北极独特的生态系统、提高北极地区居民生活水平以及加强国际合作的议题。普京说,俄罗斯加强与北极国家合作的政策不会改变,相信只有各国共同努力才能使北极成为和平、稳定的合作伙伴区域。
研发与建造新型核动力破冰船
近年来,伴随着全球变暖的不断加剧,北方海航道作为连接太平洋和大西洋最短的天然海洋通道,战略价值日益凸显。加之北极地区是一个蕴藏着巨大能源、矿产和海洋渔业资源的地区,因此,北方海航道的开发利用受到世界瞩目。俄罗斯作为北极地区大国,对北方海航道的开发和建设非常关注。航道的开通将为俄带来巨大的经济利益和发展潜力,既可以实现俄罗斯欧洲部分同西伯利亚和远东地区的海路交通,弥补西伯利亚铁路运力不足,还可成为沟通欧亚大陆和美洲大陆以及大西洋、印度洋和太平洋的世界第三大也是最短的海运航线。
然而,要使北方海航道的运力大大提高,必须加强航道沿岸的基础设施建设,研发和建造大量的破冰船。2018年5月普京总统的“五月令”指出,要确保到2024年北方海航道的运输量达到8000万吨,俄各主要职能部门要完善主航道的基础建设工作。
目前,俄主管北方海航道的俄罗斯原子能集团仅有“亚马尔”号、“胜利50周年”号、“泰梅尔”号和“瓦伊加奇”号4艘核动力破冰船,“北方航道”号核动力载驳集装箱和数艘技术维护船。这些船只都是苏联时期建造的,设备老旧,无法满足北方海航道未来的运输量。为此,俄罗斯原子能集团已经订购了3艘22220型核动力破冰船。该型号破冰船长173.3米,宽34米,排水量33500吨,最大破冰厚度3米,主要用于未来为亚马尔、格达半岛、喀拉海大陆架油气产区运输船队提供破冰服务。这其中,破冰船“北极”号计划于2019年年中交付,“西伯利亚”号计划于2020年交付,“乌拉尔”号2021年交付。不久前,俄罗斯原子能集团又追加了2艘22220型核动力破冰船的建造任务,以加速完成俄罗斯破冰船队的现代化改造。
强化俄在北极的军事存在
响应普京2018年3月国情咨文中的号召,俄罗斯各职能部门、科研机构也在纷纷研发用于北极的科技项目、民用产品和军事武器等。比如,此次论坛展出了莫斯科鲍曼技术大学研发的专门用于北极的地效飞行器,以及莫斯科物理技术大学研发的北极实验基地的模型。俄罗斯先期研究基金会与“天青石”设计局正在研发一种用于北方海航道的无人潜艇,其将不依靠空气推进技术,从而实现冰下和水下长时间自主航行。该潜艇未来将在北方海航道导航、防务方面发挥作用:和平时期可用于北方海航道船只导航,大陆架勘探,北极海底通信光缆铺设与维修;军事方面,可利用该潜艇冰下自主航行周期长、隐蔽性好等特点,对敌对国家进入北极的船只进行跟踪监视。
另外,俄罗斯鞑靼斯坦共和国一家名为Kom的公司正着手为俄国防部研发一种专门用于北极的多功能雪地车。该雪地车有两种设计方案。一种是传统轻型雪地车,专为北极地区的寒冷环境而设计;另一种是水路两栖雪地车,增加了可作为轻型水上交通工具的功能。
俄罗斯枪支制造商卡拉什尼科夫公司也为俄国防部研发了一套“北极作战装备”。该套装备适合士兵在极端低温、狂风大作的环境中使用。首批生产200套,每套装备中包括卡拉什尼科夫的“Nanuk”雪地装、睡袋、药物与食品存储器等40多种物品。
为加强对北方海航道的掌控,俄正在恢复北方海航道上的重要军事基地。有关专家指出,目前俄没有资金加强北方海航道沿岸的基础设施建设。俄政府公布的有关北方海航道的预算中,2019年为96亿卢布,2020年为158亿卢布,2021年为152亿卢布,这其中的绝大部分将用于破冰船的建造,对航道沿线基础设施建设投入比例非常少。因此,加强多边合作交流与对话,以合作开发的方式吸引国外资金、人力和技术投入,应该成为俄实施其北极战略的优先考虑,也对应此次国际北极论坛“北极——充满机遇的海洋”主题。
(科技日报圣彼得堡4月10日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