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国际新闻 > 正文

人民日报海外版:S-400在美土间打入一个楔子

原标题:S-400在美土间打入一个楔子

俄罗斯S-400防空导弹系统。来源:俄罗斯卫星通讯社

俄罗斯S-400防空导弹系统。来源:俄罗斯卫星通讯社

文/孙少锋陶紫东

近日,美国与土耳其因后者购买S-400系统再次隔空示强。“美国与土耳其多年来的僵局已接近转折点。”英媒对眼下的美土关系给出了这样的评价。

俄罗斯卫星通讯社4月9日报道,土耳其总统埃尔多安公开拒绝美国的警告,决定遵守与俄罗斯签订的购买S-400防空系统协议,并表示相关工作已准备就绪。与此同时,美方已停止向土方交付F-35隐形战机。

分歧加大

“土耳其与俄罗斯的武器交易在北约联盟的核心划开了一道裂痕。”英国《泰晤士报》网站报道称。

自土耳其计划购买俄罗斯S-400防空系统以来,美土龃龉不断。经历去年末两国外交关系的短暂升温后,这两个北约成员国再次陷入僵局。

据路透社报道,美国已停止向土耳其交付与F-35隐形战斗机相关的设备。这是在土耳其计划购买俄罗斯导弹防御系统的情况下,美国采取的第一个具体举措。

美国《防务新闻》报道称,分析人士担心,土耳其同时使用S-400和F-35战斗机有可能破坏F-35的安全性。

“土耳其是时候作出决定了:是希望留在一个历史上最好的军事同盟之中做关键的合作伙伴,还是通过考虑欠妥的决策来破坏这一合作关系的安全?”在智库大西洋理事会主办的一场北约70周年论坛中,美国副总统彭斯如是说。

对此,土耳其也迅速回击。在社交媒体推特上,土耳其副总统欧克泰回应:“美国是时候作出决定了:是继续做土耳其盟友,还是与恐怖分子进行合作,将友谊置于风险境地?”

据多家外媒报道,土耳其如果继续执行该协议,可能引发美国制裁。

“近年来,美土已成为一对麻烦不断的伙伴。”上海外国语大学中东研究所副所长孙德刚在接受本报采访时指出,围绕居伦运动、叙利亚库尔德武装、土内政变化、土以关系等一系列问题,美土之间分歧不断加大。

各有诉求

据“今日俄罗斯”电视台网站4月4日报道,俄罗斯外交部称,美国之所以强迫土耳其放弃购买俄罗斯S-400系统,是因为华盛顿在谋求自身经济利益。

“确保美国军工财团的垄断利益,是美外交政策的考虑之一。”外交学院国家软实力研究中心主任姚遥在接受本报采访时表示,当前,一些欧洲领导人想摆脱对美武器依赖的现状,土耳其的行为可能引发连锁效应。他还表示:“土耳其历来是美国与俄罗斯争相施展影响力的地缘枢纽,在土俄战略关系日益紧密的背景下,美国的焦虑感不言自明。”

《华尔街日报》网站在报道中也称,俄罗斯等国正走近海湾地区的军火买家,引发华盛顿担忧。

“土耳其购买俄S-400,表明其不甘心做北约和美国‘小兄弟’的决心。”孙德刚认为,埃尔多安总统执意购买S-400,体现出的是土耳其外交政策的变化,即从冷战后对西方“一边倒”到新时期“东西方平衡”政策的改变。

自埃尔多安上台后,土耳其政府对外展现出了鲜明的自主姿态。“从自主研制‘希萨尔’导弹系统,到购买俄罗斯S-400防空系统,土耳其追求武器装备自主化的战略意图很明显。”姚遥说。

保持同盟

“两国总统将讨论俄罗斯向土耳其武装部队供应S-400防空导弹系统合同的问题。这是一个非常引人注目的项目。”俄罗斯《消息报》援引俄总统助理尤里·乌沙科夫的话称,埃尔多安于4月8日赴俄与俄总统普京共商合作事宜。

不过,这并不意味着土耳其与美国彻底翻脸。

近日,土耳其媒体报道了土外长恰武什奥卢访美期间对记者的讲话,他说:“S-400的交易已成定局,我们对包括美国在内的所有人说:不论对于你们,还是对于北约,这不会有任何风险,该系统将在我们的控制之下。”他补充道:“我们的安全需要这些系统,因为我们无法从盟友那里购得它们,我们被迫在俄罗斯采购。”

另一方面,美国也希望土耳其能“回心转意”。美国《国会山报》报道称,除了“硬”的一手,美国也抛出“橄榄枝”,表示愿以“折扣价”向土方出售“爱国者”防空导弹系统。

“只要美国的军事超强地位还在,军事同盟关系就会继续保持,当然紧密程度也会持续松动。”姚遥分析称,随着美国实力和控制力下降,美土双方“控制”与“反控制”的矛盾摩擦会不断,但不会出现无法收拾的局面。

也许正如美国布鲁金斯学会网站文章指出的,“土耳其逐渐远离西方,但实际上并不会退出跨大西洋联盟。”

姚遥表示:“随着美国整体实力下降和控制力减弱,这种现象在一些北约成员国中会日益明显,俄罗斯也会借助这一战略动向,继续在美国和北约盟国之间‘打楔子’,分化瓦解美国的军事同盟体系。”

“鉴于北约和俄罗斯存在的结构性矛盾,土耳其购买俄S-400防空系统,势必进一步加剧北约与俄罗斯的战略猜疑。”孙德刚分析称。(本报记者孙少锋陶紫东)

责任编辑:张义凌

相关阅读:
加拿大拟对美国增收报复性关税 对等“补差额” 特朗普与沙特王储通话 磋商“极限施压”伊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