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国际新闻 > 正文

“巴西特朗普”面见特朗普 将演一出怎样的对手戏

原标题:当“巴西特朗普”面见特朗普,将上演一出怎样的“对手戏”?

素有“巴西特朗普”之称的巴西总统博索纳罗17日展开为期3天的美国之行,这是他上任以来首次正式出访外国。一直以来,博索纳罗都将特朗普的政治理念以及“推特治国”作风奉为圭臬。“特朗普的热心学徒将与师父见面了,”彭博社17日如是调侃。

博索纳罗公开表示,将美国作为正式首访国是为了表明,巴西愿意向世界最大经济体靠拢。有评论称,对博索纳罗来说,此访既是为了争取巴西经济的发展机会,也让他有机会继达沃斯论坛首次亮相后,在全球舞台上重塑自己的形象。19日,当两位非传统型政治精英在白宫椭圆形办公室落座后,面对媒体的长枪短炮,他们将上演一出怎样的对手戏?

“英雄所见略同”?

法新社指出,在巴西利亚和华盛顿经历了数十年的紧张关系后,随着前陆军上尉博索纳罗上台,形势出现好转。博索纳罗素有“巴西特朗普”之称,这既是因为他对美国总统的钦佩,也是因为他在民族主义和反全球化方面与特朗普的意识形态极为接近。

用美国国家安全顾问博尔顿的话说,“由于英雄所见略同,两人肯定会相谈甚欢。”埃菲社指出,如果说博索纳罗是“热带特朗普”,那么特朗普就是“北美博索纳罗”。就连特朗普本人都饶有兴致地将两人的立场相提并论。

他们都持民族主义观点,都反对左翼政治;都支持放宽枪支限制;都在选战期间大放保守主义厥词;都是反建制的政治“门外汉”;都喜欢“推特治国”,在社交媒体上直抒胸臆;都反对《巴黎气候协定》;都承认耶路撒冷是以色列首都……有评论称,很少有拉美总统像博索纳罗这样热情地“拥抱”美国总统。

上海大学特聘教授、拉美研究中心主任江时学指出,博索纳罗与特朗普有两点最大的相似:说话不计后果;办事不拘一格。他在竞选阶段就一直高调向美国示好,此次将首访国选在美国,相当于兑现竞选承诺,国际社会不应感到意外。

“外界一直关注两人的相似性,这就引出两个问题,”上海国际问题研究院美洲研究中心副主任牛海彬指出。第一,他们的相似点极富争议,两个极右翼和民粹色彩浓重的行政系统“政治素人”展开合作,会产生什么后果?或者说他们能否展开实质性合作?第二,他们的共性究竟有多少,仍是一个疑团。

就经济而言,特朗普在全球举起贸易大棒,奉行“美国优先”,逆“全球化”而动;但巴西是支持自由经济的,希望建立更开放的贸易关系,吸引更多外国投资和合作,促进更多出口。

就政治而言,特朗普特别强调双边关系,而巴西与其仍有一定区别。尽管巴西政府的地区策略会有所调整,更支持新兴的拉美太平洋联盟而不是传统的南美国家联盟,但它仍希望在地区平台发挥作用,加强自身领导地位。

有评论指出,按通常逻辑,右翼政治力量更倾向于自由开放的对外政策,更强调务实合作和红利效应。但巴西政治生态“右转”恰逢美国处在保守和孤立的政策周期,这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巴西外交选择的难度。

正因如此,也有美媒嘲讽,感情是相互的,但特朗普政府向巴西政府提供的支持,似乎仅仅局限于推特上。自2018年年中以来,美国驻巴西大使的空缺一直没有填补。

“非北约军事盟友”

此次访美,博索纳罗携六名部长和联邦议员儿子爱德华多随行。不过19日,陪他一同坐在白宫椭圆形办公室里的,只有美国总统特朗普。据外媒报道,两人将举行一场“私人会晤”。

白宫表示,两国领导人将讨论国防合作、打击跨国犯罪以及委内瑞拉等问题。路透社称,美国将送给巴西一份礼物:提升军事关系,承认其为“主要的非北约盟友”。

外界认为,美国的“主要非北约盟国”是一种别具意义的身份:一国可以优先得到购买美国军事装备和技术的机会,包括免费剩余物资、加快出口加工和优先进行培训合作等。目前全世界有17个国家拥有这一头衔。阿根廷于1998年获得这一称号;哥伦比亚去年成为北约伙伴。巴西有望成为拉美第二个获此“殊荣”的国家。“他们自今年初以来一直在就这一身份进行谈判。”一名巴西官员表示。

英国记者莉珊德拉·潘拉瓜素指出,这将使国防技术转让变得更加容易。眼下,两国航空业正在建立新的关系:波音公司计划与巴西航空工业公司在国防和商用飞机方面展开合作。

另据彭博社报道,美国政府将签署两份协议:一份将为美国公司在巴西勘探铀矿和投资新建核电站铺平道路;另一份涉及巴西空军阿尔坎塔拉火箭发射场的商业用途。

阿尔坎塔拉基地位于大西洋海岸、靠近赤道,被视为发射卫星的理想地点,可以节省高达30%的燃料、增加火箭有效载荷。巴西希望从美国每年3000亿美元的太空发射业务中分一杯羹,它计划向发射小型卫星的美国公司敞开这座基地。

法新社指出,美国一直渴望使用阿尔坎塔拉基地,但合作的障碍是,两国需要签署一份“技术保障协议”。2003年这份协议遭卢拉政府抵制,被巴西议会否决。巴西方面的顾虑是,在不监督相关敏感技术的情况下,将主权土地租给外国势力,无异于“丧失主权”。

“阿尔坎塔拉基地是博索纳罗与美国结盟的另一个标志,就像他接受波音与巴西航空工业公司之间的协议一样,”巴西天主教大学国际法学者保罗·罗贝尔指出。

江时学指出,作为西半球的老大老二,加强防务合作是美巴政府推进两国关系的重要步骤。与此同时,两国会在经济、贸易等多领域达成共识。

有评论称,巴西人和美国人可能还有一个共识:此次访问的视觉效果至少和实质内容一样重要。

“一拍即合”的问题?

“特朗普和博索纳罗将讨论一个最能凝聚他们的问题:委内瑞拉。”彭博社如是评论。美国是第一个承认委内瑞拉反对派领导人瓜伊多为临时总统的国家,巴西紧随其后。

英国咨询公司Control Risks分析师托马斯·法瓦罗指出,特朗普希望巴西这样的重量级盟友继续向马杜罗施压,确保瓜伊多获得的支持不会随着时间推移而减少。特朗普一再强调,在对委内瑞拉进行军事干预问题上,“所有选项都在谈判桌上”。

但博索纳罗并不认同这种观点。专家指出,他与拉美利马集团的其他成员一样,排除了采取军事行动的可能性,支持收紧对马杜罗的经济和外交“索套”。

“巴西不太可能采取军事行动来解决委内瑞拉问题,”美国大西洋理事会拉美中心副主任罗伯塔·布拉加说。巴西与委内瑞拉经济关系难以割舍,双方在石油、电力等领域签署过经贸协定。尽管这位63岁的巴西前伞兵强烈反对左翼势力,抛弃了巴西前几届政府“与邻为友”的态度,但他反对军事干预,这也是巴西国内的主流意见。不过,在这次访美后,博索纳罗可能会在公开场合采取更强硬的措辞。

另据报道,博索纳罗可能会在会晤中打出一张交换牌:希望美国支持其加入“发达经济体俱乐部”经合组织,作为回报,巴西将单方面取消来访美国公民的签证要求。但巴西经济团队一名成员认为,美国政府可能不会表态支持。

彭博社称,经合组织由30多个发达经济体组成,成为其成员被视为一种身份认可,有助于增强投资者对一国政府和经济的信心。近年来,墨西哥、智利和哥伦比亚先后加入其中,巴西于2017年申请加入。但知情人士透露,美国反对巴西加入,美国贸易代表办公室是最大的抵制者;此外,特朗普已宣布支持阿根廷加入经合组织,这降低了他再次为另一国“背书”的可能性。

打破巴西外交传统?

有观点称,这是博索纳罗展示自己的旅程,也是巴西向世界展示新外交政策的旅程——打破数十年来奉行的多边主义传统,拥抱美国和以色列。

从历史上来看,美巴关系一波三折。二战期间,巴西和美国军方保持着合作关系,当时巴西是唯一一个向欧洲派兵、与同盟国并肩作战的拉美国家。上世纪六七十年代的军政府时期,巴西曾有过和美国非正式结盟的阶段。但到了1977年,美国卡特政府因“人权问题”对巴西实施武器禁运,两国关系由此降温。冷战结束以来,随着全球化的推进,巴西外交日益呈现出多元化的趋势,尤其在劳工党执政期间,优先发展南南合作。

事实上,自竞选开始,博索纳罗就拿出一套与众不同的外交“套路”:强化和美国的合作;优先考虑双边维度的关系。批评者认为,新外长口口声声说将改变过去左派急于意识形态的外交政策,但实际上,新政府的外交取向是从一个极端走向了另一个极端。乐观派则认为,巴西综合实力和国际影响力远不够世界级,这就决定了博索纳罗并不具备颠覆巴西外交传统的条件和空间。

“巴西外交路线会怎么走,这是很有争议和困惑的话题。”牛海彬指出,不可否认,与过去的领导人不同,博索纳罗把美国放在首位,加强对美关系也成为巴西国内的一种共识,但巴西究竟能从美国那里获得多少回报?巴西国内至今没有答案。巴西人的观察点是,对美合作不能损害巴西整体的国家利益。

江时学指出,美国是世界唯一超级大国,也是西半球最大国家,巴西优先发展对美关系并不难理解。但是,没有一个国家会把所有鸡蛋放在一个篮子里。巴西的外交重心可能出现倾斜,但它不会因为美国而冷落、脱离其他国家。

自博索纳罗上任以来,巴西会采取怎样的对华政策一直吸引外界关注。“今年年初博索纳罗举行就职典礼后单独接见了两位外国政要,”中国社科院拉丁美洲研究所研究员徐世澄指出,一位是美国国务卿蓬佩奥,一位就是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特使、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吉炳轩。中国是巴西头号贸易伙伴,在巴西投资高达400多亿美元,是巴西大豆和铁矿砂的主要买家。博索纳罗政府的外交政策也会受到贸易界人士的积极影响。可以说,巴西政府在发展对美关系的同时,也会与中国正常顺利发展关系。

“无论如何,巴西发展对外关系不可能离开中国。”江时学指出。

给特朗普的礼物?

放眼拉美政坛,有评论称,自博索纳罗胜选以来,左翼人士一直被失望的情绪所笼罩。

巴西里约热内卢联邦大学社会和政治学家埃米尔·萨德尔撰文指出,阿根廷和巴西的右翼政府将分化拉美地区一体化,进一步助长经济衰退和社会排斥,让拉美国家丧失外交主权。对于特朗普来说,没有比这更好的礼物了。在特朗普失去与墨西哥的纽带之时,他在阿根廷、巴西、智利和厄瓜多尔恢复了与拉美大陆的桥梁。

专家一致认为,近年来,拉美政治生态发生明显变化,右翼力量、右翼政权逐渐增多,右倾倾向明显。

“目前只剩下拉美经济人口第二大国墨西哥一个比较有影响力的左翼政府,总体形势对美国有利。”牛海彬说,但美国能否把握这个“机会”,仍是未知数。其一,这要看对美合作能否促进拉美地区一体化建设,能否推动拉美国家经济发展。其二,尽管现在拉美很多国家的意识形态与美国接近,但发展理念、发展模式并不完全合拍,他们想要达到政策步调一致,显然比较困难。

长期实行“门罗主义”的美国能抓住拉美国家的心吗?美国究竟希望看到一个更一体化的拉美,还是一个更碎片化的拉美?“现在还没有答案。”江时学指出。

责任编辑:赵明

相关阅读:
特朗普再催通用工厂开门:把墨西哥或中国工厂关了 格鲁吉亚举行军演旨在提高与北约协同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