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国际新闻 > 正文

永远不要失去理性与想象力

原标题:永远不要失去理性与想象力

电影《流浪地球》中有句台词:“希望人类能够永远保持理性……”

所谓“科幻”,将这个词拆分开,“科”就是科学,代表了理性;而“幻”是幻想,代表的是想象力。

中国最早一部科幻片据说可以追溯到1938年的《六十年后上海滩》,讲述了当时对于六十年后上海的想象。在那部电影中,“未来”的上海有了“医学复活术”,可以冷冻遗体,存放到未来再进行“复活”;可以“控制天气”,胡乱按动设备就能导致上海一会儿下雨、一会儿天晴,一会儿下雪,一会儿下冰雹;外面有了飞行的汽车;家里有了机器人……但对比现在,有些想象真的实现了,比如视频通话。这在1938年还只是一个设想,现在,人人想要和远方的人进行联络,哪怕是在地球另一端,通过手机视频都可以实现了,还实现了视频挣钱,这一定也是过去的人没有想到的。

你可以说是理性的科学给想象力以坚持的地基,也可以说是想象力给理性的科学插上了翅膀。于是有了科幻这样的产物,它是一种研究,也是一种探索,更是一种合理想象力的放飞。

1902年,鲁迅在《月界旅行·辩言》中透露出非常欣赏西方的科学技术,希望能向国人广泛传播的态度。这在当时的年代、当时的中国是一个非常先进的观念。科幻,永远是跟文明息息相关、密不可分的。随着时间的推移,科学技术的进步,1979年,童恩正在《人民文学》发表了《我对科幻文艺的看法》,要求科幻小说找到比科学普及更加根本的价值观念。童恩正疑惑地认为,这种新的价值可能是去“普及科学的人生观”。也因此,最初的科幻是面向儿童的,希望打开儿童的想象力。叶永烈的儿童科幻作品《小灵通漫游未来》标志着中国科幻文学的复兴。郑文光在大陆被称为“中国科幻小说之父”,他上世纪50年代就致力于科幻创作,发表了多部重要科幻作品,1980年成为世界科幻小说协会(WSF)成员,代表作有《飞向人马座》。而我们熟悉的科幻小说家还有香港的倪匡,代表作有《蓝血人》等。

1978年在大陆创办的《科学文艺》杂志成为科幻文学最主要的期刊,编辑部位于四川成都——这个城市至今都比很多城市更开放更文明。该杂志后改名为《科幻世界》,在20世纪90年代初成为全球发行量最大的科幻杂志。在《科幻世界》杂志的推动下,诞生了一大批优秀的中国新生代科幻作家,如苏禹、星河、刘慈欣、王晋康、唐风、姚海军、钱莉芳、罗隆翔、何夕……而刘慈欣的科幻小说终于在2019年诞生了科幻电影《流浪地球》《疯狂的外星人》,以及艰难拍摄中的《三体》……

就这样勾勒出了一个中国科幻的脉络史。

刘慈欣说:“科幻小说把未来的各种可能性排列出来,让我们拥有一个更开放的头脑,能够面对未知世界的各种可能性。”

从上世纪80年代开始,《珊瑚岛上的死光》《霹雳贝贝》《错位》《大气层消失》《机器侠》等科幻电影从模仿国外的科幻片开始,到探讨未来的机器人走向,探讨环境保护,探讨未来生活……其中《错位》虽然是软科幻,但其探索精神至今还是让很多观众叹服(详见A14版)。

这些电影和科幻小说是很多人喜欢上科幻的开始,就像我们采访到的草头,她小时候爱看《科学画报》,还没上小学就知道了超新星、白矮星、黑洞等知识,后来虽然没考上天文系,但是草头选了天文作为选修课,“整个学期都看着五彩斑斓的星云”。(详见A15版)

而以金庸为代表的中国武侠也给了科幻作家肖遥插上了最初翱翔的翅膀,在接受本报记者专访时他说:“在我看来,一切皆有可能。世界是开放的,人的命运也充满了无限的可能性。用在创作上,则是别人认为不可能的情节,只要认真研究,做足逻辑链,就能说服人,就会好看。”(详见A16版)《流浪地球》导演郭帆的科幻启蒙则是好莱坞导演卡梅隆的《终结者2》,“当时看完后对我来讲特别震撼。由于我小时候学画画,特别想成为一名导演,那时就在想有没有可能成为一名科幻片的导演。我做导演的很大原因是我想去拍科幻片,这是我个人的梦想。”这个梦想终于在《流浪地球》完成了。(详见A16版)

随着《流浪地球》的成功,接下来张小北执导的《拓星者》、陈正道的《循环》、徐克的《星宠》、韩寒的《天空制造》、邓超的《银河补习班》……都将陆续上映。中国科幻又将进入一个全新的时期。未来,无限可期。

刘慈欣说:“科幻小说只是把各种未来的可能性排列出来,至于哪一个会成为事实,这不是科幻作家能够预测的。”

而这,正是科幻的迷人之处啊,不是吗?蔡庆中

相关阅读:
1600家用人单位5万个岗位 明天南京有毕业生专场招聘会 英国“脱欧”协议再遭否决,要变“拖欧”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