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国际新闻 > 正文

新华国际时评:我们为什么需要科幻

原标题:新华国际时评:我们为什么需要科幻

新华社北京2月7日电题:我们为什么需要科幻

新华社记者 郭爽

“祝中国科幻电影之旅好运!”这是著名导演詹姆斯·卡梅隆在社交媒体上对大年初一上映的《流浪地球》发出的祝愿。这部科幻电影在引发“宇宙级乡愁”的同时,更撬动了人们对中国科幻作品未来的期待。

我们为什么需要科幻?科幻的意义究竟是什么?

对这个问题,也许有人会脱口而答“预言未来”。但人们也知道,预测具体事件和技术,并非科幻的目的。

尽管早期科幻作品中提到的机器人、人工智能等已逐步变成现实,但即使是重量级的科幻作品,对未来的想象也有大半没有实现。

也许有人会回答“激发想象力”或者“激励人类探索未知”。的确,在这些方面,科幻的作用堪称显赫。

尽管“科幻”一词在二十世纪才正式提出,但早在公元2世纪,被认为是第一部科幻作品的古希腊语小说《真实的故事》中,就已出现关于星际旅行、外星生命、星际殖民和战争、人造生命等内容。而第一部科幻电影《月球旅行记》则诞生于1902年。

想象力推动科技发展。美国“科技狂人”埃隆·马斯克坦言,正是经典科幻小说激发自己探索未知。

但科幻的作用又不仅如此。好的科幻作品,仍然聚焦于“人”。

科幻大师艾萨克·阿西莫夫将科幻定义为“关注科技进步对人类影响的文学分支”。在西方,科幻作品开始盛行的年代,正是人类最初进入太空的时代,也是人类开始逐渐意识到地球正面临环境、资源等种种严峻挑战的时代。

上世纪七八十年代,越来越多科幻作品开始提出一系列“如果”的问题。比如,如果人类或者你本人在真实世界面临这样的境况,会如何选择?也因此,美国著名科幻作家帕梅拉·萨金特将科幻定义为“思想文学”。

《纽约时报》在一篇文章中写道,电影《流浪地球》改编自刘慈欣的小说,讲述一个“拯救人类免于灭亡的奋力一搏”的故事。刘慈欣的作品叙事宏大、探索深入,讲述人类在危险宇宙中的境遇时显得愈发真实。

不论东方还是西方,尽管关注的议题不同,不少科幻名作拥有共通之处,那就是对人类未来命运的忧思,对人类情感的描摹。

该如何避免陷入“我们会一直如此生存”的盲目乐观,或者“反正灾难终将到来”的盲目消极?人工智能、基因工程等新技术迅猛发展,会给世界带来怎样的改变和挑战?人类疆界不断拓展,我们该何去何从……这些都是科幻探讨的重要议题。

科幻的“硬核”,并非预言乌托邦或者反乌托邦,而是帮助人们以全新角度审视自身环境和处境,警示人类在技术、文化、伦理等众多领域可能面临的问题,并提出“另类”解决方案。而从荧幕回归现实,科幻同样提醒人们用另一种视角去思考日常生活中的种种选择和挑战。

相关阅读:
  • 创意微视频|跨越75年的对话

    创意微视频|跨越75年的对话

    如果穿越时空,向75年前的中国人介绍今天的中国,该从何说起?该如何向他们解释“今天吃什么”是个难题、逆袭的“华流”、“消失”... 2024-10-02
  • 新华社纪录片《实干家领航者》

    新华社纪录片《实干家领航者》

    “要为人民做实事!”多年前,青年习近平立下了这样的志愿。一路走来,他始终坚守着自己的诺言。出品人:傅华、吕岩松策划:霍小光... 2024-10-02
  • 黎巴嫩真主党说与以地面部队发生交火

    黎巴嫩真主党说与以地面部队发生交火

    黎真主党证实与以色列地面部队交火 【 黎巴嫩真主党说与以地面部队发生交火 】新华社贝鲁特10月2日电黎巴嫩真主党2日说,真主... 2024-10-02
  • 中东局势升级,伊朗导弹袭击以色列,油价走向将如何变化

    中东局势升级,伊朗导弹袭击以色列,油价走向将如何变化

    分析人士认为,此次伊以冲突对国际油市的影响或与今年4月情况较为接近,短期内油价走势或呈冲高回落态势,重点要关注以色列方面的后... 2024-10-02
  • 习近平同俄罗斯总统普京就中俄建交75周年互致贺电

    新华社北京10月2日电10月2日,国家主席习近平同俄罗斯总统普京互致贺电,热烈庆祝两国建交75周年。习近平指出,中俄互为最大邻国,同为世界大国和主要新兴市场国家。建 2024-10-02
  • 习近平的时间观

    习近平的时间观

    马克思说,时间是人类发展的空间。中华人民共和国迎来75周年华诞。这75年,在中华文明浩瀚的“时间历史”中,注定是一段壮丽的“历... 2024-10-02
中非共和国政府和武装组织正式签署和平协议 别被“传说”误导 真实的日本其实是这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