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国际新闻 > 正文

从阿富汗撤军 美国是认真的吗?

原标题:参考问答 | 从阿富汗撤军,美国是认真的吗?

参考问答又跟大家见面啦!由于后台留言较多,本期问答主要选取了大家比较关注的两个问题,由重磅大咖详尽解答。一起看看大咖是如何回答的吧——

(PS:如果有啥想说的、想问的,请继续在本文正下方留言告知我们,选中的问题我们会在年后揭晓答案,准备好了么?)

@靳二柯:美国是否已经决心从阿富汗撤军,如果美军真的撤出对阿富汗和地区局势有何影响?

专家:朱永彪

兰州大学阿富汗研究中心主任

美国内部对于当前是否从阿富汗撤军存在较大争议。总统特朗普主张撤军,而且是尽快撤军。但另有一些人不希望撤军。事实上,将近一半的美国人并不反对继续驻军阿富汗。这种态度主要是受历史记忆影响。

美国认定9·11事件由基地组织发动,与阿富汗存在密切联系。不少民众认为,之所以会出现9·11事件,是因为上世纪80年代苏联从阿富汗撤军后,美国放弃了这一地区,使之成为滋生恐怖主义和美国敌对势力的天堂。如今美国仍存有的一种担忧是,如果现在撤军,几年之后这里是否又会出现一批敌视美国而且有能力对美国本土或海外目标发动袭击的极端分子。

就阿富汗撤军而言,简单来说,这是美国的目标,但现在能否撤以及怎样撤,在美国内部、美国与阿富汗之间还存在很多分歧。撤军应该不会短期内完成,更可能的情况是制定计划表分批逐步撤离。

可以确定的是,美国目前放出撤军的消息对阿富汗安全形势总体不利。阿富汗政府的顾虑在于,美军撤出的同时是否会中断大约40亿美元的军援。这笔费用是阿富汗国民军维持运转的基本开支。如果中断,阿富汗政府将难以支撑局面;如果不中断,撤军虽会产生负面影响,但不会导致阿富汗内部崩盘。

阿富汗安全形势如果恶化,也可能在地区内产生外溢效应,但效应多大将取决于哪股势力坐大。如果塔利班无意输出意识形态,坐大的外溢效应会比较小,但如果“伊斯兰国”或“基地”组织得到壮大,外溢效应就会明显。

目前尽管美方声称与塔利班的谈判取得重大进展,但真正的实质性谈判还远未触及。短期内双方谈判取得突破性进展的可能比较小。

@Luke:近期,“雪龙”号撞冰山一事引起了关注,我想知道我们国家在密集冰区的探测能力是否仍有待加强?我们在南极进行科考有何意义?各国在南极都有怎样的战略?

专家:碣石

海洋问题学者

从已有报道可以看出,“雪龙”号在南极阿蒙森海密集冰区与冰山碰撞并无大碍,船上人员也都平安。碰撞发生时的船速为3节,也就是时速5.6公里,相当于人日常走路的速度,撞击部位也是在船体前端,属于破冰船最坚固的部分,对船体结构影响不大。

目前各国对海冰的预报主要是根据风向、海流等因素,预报较大范围的海冰分布。针对流冰、特别是密集冰区中流冰的移动,各国还都没有掌握更为精准的预报手段。这就像天气预报,可以预测一座城市未来几天要刮大风,但对城市高楼间瞬时刮起的强风却很难做出精准预测。

船舶在冰区航行过程中,探测流冰一方面靠肉眼观察,另一方面也可以使用船上自带的雷达。这次碰撞发生时正值浓雾弥漫,阻碍了视线,因此只能依靠雷达。但冰山的特点是出露水面目标较小而水下体积很大,加之周围是密集冰区,相关因素都为雷达探测带来了难度。

提升密集冰区流冰的探测能力,是船舶在极区航行需要加强的保障技术,但以目前技术手段来看,从水面特别是航行的船舶上来探测水下目标还比较困难。

需要指出的一点是,南极本身生存环境恶劣,因此各国科考团队在遭遇突发状况时,往往会尽其所能,无私互助。

就现有南极活动而言,国际公认的《南极条约》已经规定南极是人类共有的一块大陆,冻结了各国在南极的主权要求。当前各国开展南极活动主要基于科研等和平目的,出发点是认知南极大陆,包括了解南极的冰盖结构、地质构造,以及南极对全球气候、环境带来的影响等。

相关阅读:
阿富汗安全部队击毙40名塔利班武装分子 特朗普向自己颁发的“假新闻奖”媒体倾诉了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