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华裔首席闪耀美国五大交响乐团,这股风暴还会延续吗
“如果我会算命,掐指一算,接下来还有华裔或亚裔首席出现!”1月22日、23日晚,芝加哥交响乐团在音乐总监里卡多·穆蒂的率领下登台东艺,两晚演出票一抢而空,不得不开出加座。演出前,两位华人乐手——首席陈慕融、中提琴代首席张立国代表乐团与媒体见面——在芝加哥交响乐团,华裔音乐家有10多位。目前,美国五大交响乐团中,华裔音乐家占据三团首席,“接下来,波士顿、克利夫兰也在招考首席,这个趋势会延续下去。”陈慕融笑道。
芝加哥交响乐团总经理杰夫、张立国、陈慕融(从左至右)
陈慕融生于中国台湾,七岁开始学习小提琴,之后随家人移民美国,1999年考入芝加哥交响乐团任首席。张立国来自上海,今年70岁,1988年加入乐团,是第一位从中国大陆来到芝加哥交响乐团的演奏家。“华裔音乐家敏感且灵活多变,能够适应不同指挥家的风格。就拿芝加哥交响来说,我所在的中提琴声部过去7、8年招入的乐手都是华裔。”张立国说,华裔音乐家成为一股潮流不是芝加哥独有的现象,但芝加哥交响乐团的确是第一支拥有如此多华裔乐手的大牌乐团。原因在于乐团的招募原则——不论师承、流派,只录用符合乐团标准的最佳人选。谈到华裔音乐家在美国古典乐界的表现,陈慕融与张立国都认为,这与华人家庭越来越注重音乐教育有关,同时,经济发展为音乐教育提供了财力保障,“在美国有些衰退的时候,更多华裔投身于古典音乐,这种结果是自然而然的”。
“你们俩是如何加入芝加哥的?”陈慕融与张立国相视一笑,“练习、练习、再练习”。“美国有音乐家工会,有自己的报纸,各家乐团都会在上面刊登招聘广告。”张立国介绍,相较其他乐团,芝加哥只有两轮考试的程序。第一轮初试,9人评委会持有标着选手序号的卡片,整个过程中不进行任何交流,听完选手演奏后,在卡片上以yes(是)或no(否)表明态度。只要拿到9人中的6个yes(是),就能进入下一轮。复试中,每位乐手拥有一支自选曲目和一支指定曲目的演奏机会。有时,首席位置也会有已进入乐团的乐手参与竞争,因此,考试都是拉幕进行,唯有音乐总监有权力拉开幕布,与乐手交流。“音乐总监拥有超过一般人的权力。有时,一个乐手拿到了初试的9票,但音乐总监认为不符合他的要求,仍然得不到合同。”张立国说。
那么,如今在芝加哥拥有绝对权力的意大利指挥家里卡多·穆蒂给乐团带来了何种影响?被公认为现今威尔第歌剧卓越诠释者的穆蒂,2010年接任芝加哥交响乐团音乐总监,当时,乐团60多位乐手给他写信表示支持。“这是真实的,尽管我没有写信,但我去了他的更衣室,告诉他,谢谢你来到芝加哥,乐团现在需要一个父亲般的角色,如果你有这样的企图心,乐团所有人都会支持你。”陈慕融回忆起当时的情景。
一晃将近10年过去,穆蒂为以“金色铜管”著称的芝加哥交响乐团注入了更多音乐性的元素。“乐团现在不仅是铜管,弦乐、木管都很出彩。”陈慕融和张立国一致认为。“我们常说要让乐器像人声一般美妙,这是一支交响乐团追求的目标。穆蒂拥有丰富的歌剧经验,他把这种元素带入了乐团,丰富了乐团的音色。”张立国说,穆蒂时常一边演奏一边直接用演唱进行示范,“直接唱给你听,他的嗓子非常好”。陈慕融说,穆蒂对于人与人之间的关系非常敏感,十分善于“阅读”空气,“有时排练的场面有些紧张,他会很快发现,用一个笑话就化解了这种紧张。”“用一个简单的词来说,他是一位绅士,同时强调高贵。美国音乐家往往在生活中穿着比较随便,他会直接地指出,一流乐手在生活中也要表现得一流,包括谢幕时要全体对观众微笑,不允许交头接耳。这是他做人的原则,也是对音乐的原则——每时每刻保持高贵的状态,尊重音乐,尊重同事。”张立国说。
“在我考乐队的年代,没有老师会教授乐队片段的技巧。如今,这种状况已经大大改变。美国很多高等院校有了乐队的专门学位,我就在西北大学开课。”张立国说,相比独奏家,在乐队演奏更强调合作与自我控制力。某种程度上来说,乐队不是为了培养一个有潜质的音乐家而存在,考乐队更像是工作面试,乐队需要的是可以立即投入工作的同事。“一旦你选择成为一个乐队的乐手而不是独奏家,在参加考试的那一刻,命运就产生了分野。有时,这种选择也是相当痛苦的。”张立国说。
责任编辑:张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