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国际新闻 > 正文

这个小岛交通靠骑驴男人穿裙子 与中国还颇有渊源

原标题:这个东非小岛交通靠骑驴,男人穿“裙子”,与中国还颇有渊源

碧海蓝天,点点白帆竞发

宽街窄巷,笃笃驴蹄声急

你能想象世界上有一个小岛,没有机动车等任何现代化交通工具,人们的出行全都依靠毛驴吗?

那里的生活几百年来似乎没有什么变化,然而它的历史就如同它那弯弯曲曲的街道一般神秘迷人。

据说,微软公司创始人比尔·盖茨为了欣赏那里的日落,特意在岛对面买了块地来盖别墅……

日前,拉穆文化节在肯尼亚东部的拉穆岛落下帷幕。该文化节一年举办一次,是世界上最古老、最全面展示古代斯瓦希里文化的节日庆典之一,今年更是吸引了5万多名国内外游客前来参观。

为什么这么多人愿意跑到这个印度洋边的小岛体验文化节?那么首先,你需要了解一下东部非洲古老而又独特的斯瓦希里文化。

斯瓦希里文化发源地

走在拉穆岛的拉穆古镇上,游客会有种时空穿越的感觉。

小镇只有一条沿海主街,沐浴在阳光、海浪和驴蹄喧嚣声中,充满活力;而深入城中的窄巷则如迷宫般交错蜿蜒,不时矗立着百年前的遗迹,令人惊喜。

巷道两边高耸的建筑是由古老的珊瑚石墙筑成——这是斯瓦希里建筑风貌的重要特征。

对于斯瓦希里文化,大部分学者认同斯瓦希里民族是生活在东非沿海城镇、以班图语为基本语言、信仰伊斯兰教的民族,最大的特点是深受阿拉伯、波斯、印度等多种异域文化的影响,可以说是本土文化与外来文化“杂交”的产物。

作为阿拉伯人最早建立的东非贸易港之一,拉穆是斯瓦希里文化的源头。“斯瓦希里”一词在阿拉伯语中正是“海岸”的意思。因斯瓦希里文化保存完好,拉穆古镇于2001年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

从一扇扇木门便可感受到拉穆古镇上外来文化的交汇:拉穆古建筑的门大多采用圆拱、方形门楣,有些大门上还装饰着铜制门钉,看起来很有中国古代大门的影子;但门框上繁复精美的雕刻花纹,又昭示着阿拉伯文明的存在。

拉穆古镇的人们大多保持着比较古老的生活方式,他们经常说的一句话是“Pole Pole”,这在斯瓦希里语中是“慢慢来”的意思。这里大多数男人下半身喜欢裹一块彩色的布,看起来好像只穿着一条筒裙,当地管这样的布叫“Kikoi”。有些年长的男人还会将花白的胡子染成橙色,以此为美。

名副其实的“驴岛”

你可能想象不到,在现代化的今天,这个有着两万多人口的小镇基本不通车。不用汽车,除了经济原因外,道路限制是重要因素。拉穆古镇幽深狭窄的巷子,有时仅容一人侧身通过,汽车难以通行。

因此,毛驴便成为镇上最重要的交通工具。驮货是它,驮人也是它。在拉穆广泛流传着一句斯瓦希里谚语:“一个人如果没有驴子,他自己就是一头驴子。”驴的地位可见一斑。拉穆岛因此也有“驴岛”这个称呼。

骑驴比赛是拉穆文化节的标志性活动。很多游客来到拉穆文化节,重要日程之一就是观看骑驴比赛。参赛的选手大多是十四五岁的小伙子。因参赛者众多,拉穆文化节的骑驴比赛延续好几天。

中国有句谚语:“骑驴看唱本——走着瞧。”但在拉穆骑驴比赛中,驴可不是这样慢悠悠的。

骑驴比赛开始前,主街两侧密密麻麻站满了人。为了争得更好的位置观赛,有的小孩爬上墙头,还有的爬上树观战。所有选手都站在绿色的起跑线前,裁判一声令下,毛驴驮着选手争先恐后地冲出来,“笃笃笃”声密集如鼓点。有的毛驴不听话,一跑出来便往回走,引起围观者一片哄笑。

三角帆是看家本领

在拉穆,路面交通靠驴,下海就基本靠船了。拉穆的船,一大特色是独桅三角帆船。

几百年前,拉穆曾是东非海岸繁荣之城,在繁忙的奴隶、象牙贸易中,三角帆船是当仁不让的主角。今天,虽然马达已经普及,拉穆人还是以航行三角帆船为荣。

“我四五岁的时候就开始学如何驾驭三角帆了,”纳吉布说:“是爸爸和叔叔教我。学不好,就要挨打。”

纳吉布在比赛前夜来到海边,给他第二天要参赛的船插上他最喜欢的歌手、“雷鬼音乐之父”鲍勃·马利的旗帜。他所在的船有10位选手,年龄最大的也不过20岁。

“驾驭三角帆并不容易,需要选手对风向有很好的把握,还需要团队合作调整三角帆。”拉穆居民约瑟夫说。

三角帆比赛吸引了众多观众。游船追逐着参赛的三角帆船,有钱的游客租了直升机从天上观看,场面十分热闹。当参赛者或是落水了,或是帆折了,便收起风帆返航。

“今后几天,第一名会被谈论得最多,但是最后一名也会被大家议论,所以没有人想做最后一名。”约瑟夫笑着说。

中国人600多年前就到过拉穆

早在600多年前,拉穆就曾与中国相遇——郑和七下西洋,曾经到达拉穆群岛。今天,在拉穆古镇的博物馆里,还展示着来自中国的青花瓷器。

拉穆群岛由拉穆、帕泰、曼达和基瓦尤四个大岛及附近一些小岛组成。目前,帕泰岛约有3000居民,依然保持着较为原始的生活状态。相传600多年前,郑和船队的一艘船在帕泰岛附近沉没,船上的水手从帕泰岛的上加村登陆,与当地人通婚、繁衍后代。后来上加村被毁,部分人流转到岛上的思域等其他村子。

思域村有一个女孩叫夏瑞馥。在很小的时候,姥姥就告诉夏瑞馥,他们是中国人的后裔。2005年,夏瑞馥在中国驻肯尼亚大使馆的帮助下前往中国学习汉语和医学,目前还在中国攻读医学博士学位。

2017年,由中国、美国和肯尼亚专家组成的联合考古队宣布在曼达岛发现了具有中国血缘的3具人骨遗骸,其中一人可能生活在郑和下西洋的年代。

参与发掘的中山大学社会学与人类学学院副教授朱铁权说,在曼达岛发现的这些人骨遗骸,具有东亚人独有的铲形门齿,同时经DNA技术鉴定,都具有中国血缘,这为探讨郑和船队是否到达过拉穆群岛提供了新证据。除了人骨以外,联合考古队还发现了不同时期的中国陶瓷、中国料珠、明永乐通宝钱币等。

“现在有很多中国人在肯尼亚搞基础设施建设。肯尼亚人以为中国现在才开始关注非洲,实际上,中国人早就来过了。”肯尼亚国家博物馆馆长穆扎楞多·基本嘉告诉记者,中国人到达非洲的时间比欧洲人早,但是中国人并没有掠夺、殖民非洲。

此次拉穆文化节的背景板上,记者一眼认出了“中国交建”的中文标志。这家中国公司正在拉穆帮助肯尼亚建设该国第二大港——拉穆港的1—3号泊位。历史与现实交汇于此,不禁让人感慨万千。

责任编辑:吴金明

相关阅读:
普京谈俄经济:财政状况巩固 仍须调整经济结构 跋涉1.8万海里 德国一家人驾船赴澳大利亚参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