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国际新闻 > 正文

多强并立 中东格局面临重塑

原标题:多强并立 中东格局面临重塑

新华社北京12月18日电 特稿:多强并立中东格局面临重塑

新华社记者邵杰赵嫣

10月初,沙特阿拉伯记者卡舒吉在土耳其离奇死亡一案,在国际舆论场掀起巨大波澜。这一事件的背后集合了所谓的“政治阴谋”、石油美元、军火交易、大国博弈等诸多元素,成为中东多强并立、相互牵制这一复杂局面的一个缩影。未来,这一格局仍将继续延续和演化。

地区大国发力

常居美国的沙特籍记者卡舒吉在沙特驻伊斯坦布尔领事馆内遭暗杀后,土耳其媒体很快爆出土方掌握相关录音资料。随后,土方披露案件细节,牢牢掌控事件发展节奏,试图借此撬动现有土、美、沙三方关系。

土方对这一事件的态度凸显其作为中东地区大国,拥有可与具有重要影响力的域外大国进行周旋的底气和实力。今年以来,土总统埃尔多安在巩固国内执政地位的同时,在叙利亚内战、库尔德问题和巴以冲突等地区问题上不断发声。

在叙利亚,土耳其同俄罗斯商定在叙反政府武装控制的最后一块主要地盘伊德利卜设立非军事区后,当地战况逐渐缓和。同时,土耳其对叙北部库尔德人武装力量步步紧逼,迫使美国做出让步,同意在叙北部战略重镇曼比季实施美土联合巡逻。随后,土耳其进一步要求库尔德人武装全部撤出曼比季。

除土耳其外,一年来伊朗、沙特、以色列等中东地区其他重要国家也各展所能,力争在地区格局的重塑中发挥作用、打上本国烙印。

在美国退出伊核协议、制裁不断加码的强大压力下,伊朗毫不屈服,誓言抗争到底,采取一系列措施,旨在对内维护稳定、对外扩展合作;沙特虽在叙利亚问题上遭遇挫折,但继续在也门领导阿拉伯多国联军打击当地反政府胡塞武装并取得进展;以色列一方面坚持对巴勒斯坦武装组织的反以军事活动采取强硬政策,并多次空袭叙利亚境内被怀疑同伊朗和黎巴嫩真主党有关的军事目标,另一方面主动同阿曼等阿拉伯国家及乍得等非洲国家交好。

美国地位削弱

卡舒吉事件凸显美国在中东地区顾此失彼的窘境。美国既需要维护美沙盟友关系、保住两国军火大单,又需要应付国内和国际舆论压力,迫不得已做点表面文章,宣布对沙特数名卡舒吉案相关人员进行制裁。

美国在卡舒吉案上进退失据,反映出近年来其在中东地位和作用明显削弱。在叙利亚,美国多年着力培植的反政府武装早已失势,巴沙尔政权扭转颓势站稳脚跟。特朗普担任美国总统后,以“叙政府军发动化武袭击”为借口对叙境内目标发动两次空袭,希望敲山震虎,但效果不彰。

巴以问题一直是中东地区一个根源性问题,在过去相当长时期内也是美国处理中东问题的一个重要抓手。但随着美国宣布承认耶路撒冷为以色列首都并将驻以使馆从特拉维夫迁至耶路撒冷,美国丧失了推动巴以和平进程的重要杠杆。

在伊朗问题上,尽管美国已退出伊核协议,对伊朗的经济制裁也不断加码,但在国际社会压力下,特朗普也不得不做出一些让步,同意暂时允许印度、土耳其等8个国家和地区在美重启对伊制裁后继续购买伊朗石油,不久又将伊拉克加入这一豁免名单。

俄罗斯站稳脚跟

另一个域外大国俄罗斯与中东各国的关系,在过去的一年中可用“卓有成效”来形容。

11月19日,俄土两国总统在伊斯坦布尔共同出席了“土耳其溪”天然气管道项目海底工程竣工仪式。俄总统普京在致辞时强调,如果没有“政治意愿和勇气”,这个项目不可能得以实施。这一线路是此前因乌克兰危机而夭折的“南溪”项目的替代线路,一旦建成,俄将有能力绕开乌克兰实现对欧洲供气。

俄土两国在防务领域的合作也越发紧密。在美国重重阻力之下,土耳其成为北约首个购入俄S-400反导系统的成员国,埃尔多安多次表示将尽快把S-400系统部署到位。在叙利亚问题上,俄土合作最终促成在伊德利卜建立非军事区。

与土耳其不断走近,对于俄在中东站稳脚跟和扩大影响力具有积极意义。此外,俄罗斯同伊朗、沙特、以色列等中东其他国家也保持了友好关系。自去年沙特国王萨勒曼首访俄罗斯以来,俄与沙特在油气、军售等方面的合作稳步推进,12月初普京与沙特王储穆罕默德在二十国集团领导人峰会上的热情击掌也显示了两国关系的热络程度。

在伊核问题上,俄方多次表示反对美国退出伊核协议,并给予伊朗以坚定支持。在叙利亚问题上,俄罗斯、伊朗和土耳其三方主导的阿斯塔纳进程已取得初步成果,三方互动频繁、合作日益密切。

与此同时,俄在中东地区对美国等西方国家的态度也更加强硬。今年9月,俄海军与空天军在地中海东部海域举行军事演习,这是冷战结束以来俄在地中海地区举行的最大规模军演,意在展示俄反对西方国家武力干涉叙战局的意志和能力。

对于与西方关系持续在谷底徘徊的俄罗斯来说,在中东地区扩大影响、争取合作伙伴是其重要的外交政策,预计未来这一趋势仍会延续。

相关阅读:
中国代表呼吁避免科索沃紧张局势升级 做得不错!服务犬协助主人完成学业 获颁荣誉证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