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国际新闻 > 正文

中国与世界 交流化误解

原标题:中国与世界 交流化误解

在全球化因移动互联而丰富多元的今天,中国故事因与世界的共舞而更加精彩。然而,交流的加深以及利益的纠葛也会带来一些意想不到的碰撞。如何以多元的视角看待纷繁的现实世界?如何客观把握和报道中国发展的成就与挑战,提供权威报道和优质信息,在信息碎片化时代保持公信力?如何在传播中实现共赢?

在黄埔国际财经和智库论坛昨天分论坛“媒体人眼中的中国与世界”上,来自国内外传统报业集团、杂志和网络媒体的知名媒体人融聚广州黄埔国际财经和智库论坛,分享了中外媒体人眼中的中国和世界。

文/广州日报全媒体记者杜安娜、李华、杨逸男

图/广州日报全媒体记者王维宣、骆昌威

“西方媒体希望做好中国报道”

《财经》杂志主编、《哈佛商业评论》中文版主编何刚

“我接触的西方媒体希望做好中国报道”,在大会第六场关于“媒体人眼中的中国与世界”主题论坛上,《财经》杂志主编、《哈佛商业评论》中文版主编何刚谈到他所看到的变化。

他首先分享了中外媒体操作的基本准则。“第一,一篇报道至少应呈现充分的证据、提供多渠道来源交叉印证,以求事实完整、准确的报道;第二,我们是否基于最常识的新闻原则,去严谨地报道真实而全面的中国,而不是以偏概全,通过报道放大一个方面的问题;最后一点是平衡。无论是国外媒体还是本国媒体同行,在有所倾向的同时,都需要反思是否能够把平衡度做到最好。”

何刚表示,《财经》杂志、《经济学人》和道琼斯通讯社等国外媒体有较为深入的合作。多年的从业经验中,何刚越来越深切地感受到中国在世界媒体话语中的分量。“最近我与西方的传统主流媒体在交流时了解到,他们都特别关注中国。报道中国时,以前觉得‘有些必要’,现在是‘非常必要’。他们会提出:我们应该怎么报道中国?我们现在关于中国的报道中我们错过了什么,误解了什么?”

何刚认为:“现在西方对中国的报道,在新闻原则和方法做得非常漂亮。他们意识到对中国的报道存在缺失,并在努力弥补缺失,更加深入全面地了解中国的多元文化。”

而对中国媒体来说,何刚认为:“我们的报道更个性、更多元,相互补充,更平衡,是减少对中国误解的一个方法。”

生活在北京常怀好奇心

德国《商报》驻中国首席代表FrankSieren

德国《商报》驻中国首席代表、专栏记者Frank常驻北京有20年,除了记者的身份外,他还是知名畅销书作家。最近刚写了一本书,作为西方人,他用一双“洋眼”看中国,他的中国生活、工作是怎样的一种体验?

“在北京的工作、生活,我觉得工作环境变得更加复杂,因为中国本身也变得更加多元,中国提出了更多非常有趣的问题,世界范围内也提出更多关于中国有趣的问题,这也是为什么(我)很喜欢在中国常驻的原因。在北京生活,我起得很早,很有好奇心,希望可以更多了解中国。”

作为德国驻华记者,Frank坦言在中国工作了这很长时间,花了一些时间认识中国,“以及西方媒体记者应该专注于中国哪些问题,报道哪些问题。对于在中国西方的记者来说,很难接受这种看法——不同的人对事件有不同的解读。我觉得不同国家的人有不同的观点,我们要去分析这些不同的观点,去解释为什么会存在这种观点上的差异,这是西方记者希望能够做到的事……”

Frank说:“现在的中国能够自主创新,以前不习惯,但是现在需要习惯这样的事实。”

中外媒体共同追求美好方向

新浪网高级副总裁兼总编辑邓庆旭

“中国网民的素质确实在提升。”在大会第六场关于“媒体人眼中的中国与世界”主题论坛上,新浪网高级副总裁兼总编辑邓庆旭从多年的亲身感受提到,从社交媒体眼中看中国,这是一个显著的变化。“这几年来说世界的变化太快,我感觉我们的戾气在减少。”

从中外媒体发展的趋势来看,“我觉得与中国接触比较多的海外媒体,已经有了很大的提升,但在某些问题上的报道还是值得商榷。”在邓庆旭看来,如果对中国的了解更加深一个层次,对中国的发展会理解得更透彻,报道会更加客观。他提出,作为中国的新闻传播者,要多花点心思想想,如何在国内进行良好的传播。

邓庆旭说:“当然,无论是中外媒体,大家都是一个身份:媒体人。作为其中的一员,他有深深的责任感。在很多事情上,所有媒体已经达成了一种共识,那就是如何让社会追求一个美好的方向,让世界更加和平,让世界不那么割裂。这就是我们奋斗目标,”

70年来走出26名将军 改进国际传播更充分地表达和传播中国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