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在菲律宾马尼拉,有6000名生活在墓地的边缘人
来源:中国新闻周刊
他们一直是被社会所遗忘和所割裂一个群体
当地居民正在打排球。
活在墓地中
文/周甜摄影/ Gustavo Gusmão
落日时分,空旷的街头,一个小男孩和一个小女孩,手拉着手,背着书包,走在放学回家的路上。
走在放学路上的孩子们
这似乎是再寻常不过的生活片刻。而事实上,这一幕的发生地是菲律宾首都马尼拉的公墓。
这个公墓内居住着很多极端贫困人群,他们在这里搭建了房屋,把埋葬死人之地变成了自己的生存的处所。一个建筑在墓地里的人类社区,长期存在却被故意忽视。
“我想表达的是爱,是人类美好的情感关联。尽管人们的生存环境如此艰难,爱依然存在,而这一切就是生活本身。”来自巴西的摄影师Gustavo Gusmão按下快门,记录下这个时刻。如今,他这样对《中国新闻周刊》回忆。
拍摄结束,离开公墓时,他把这张照片送给了那两个孩子。“我想他们会有自己的理解,同一个画面,同一个瞬间,在不同人的心中,会激发不同的感触。” Gustavo Gusmão说。
一位年轻的母亲正在亲手埋葬自己的儿子
周日晚上,人们正在玩宾戈游戏 (一种赌钱或有奖游戏)
一位母亲和儿子刚洗完澡
“墓地人”
在Gustavo Gusmão的系列作品《边缘人》中,Gustavo Gusmão记录了生活在菲律宾首都马尼拉公墓中一个特殊人群的日常生活。
这是Gustavo Gusmão作为摄影师的第一组正式作品,他也凭该系列作品获得2017年国际摄影奖。他为作品取名为《边缘人》,是想要呈现一种边缘的、被遗忘和被忽视的生存状态。
“《边缘人》是刺痛人心的,是灰暗的现实。这些人在墓地里已经生活了几十年,他们有家庭,照常吃饭和工作,他们约会、饮酒和抽烟,和这个星球上的任何人都一样,只是他们这一切看似正常的生活发生在一个完全不同的现实环境中。此外,最重要的一点是,他们的这种生存环境随着时间的流逝,几乎没有任何改变。他们依然是被社会所遗忘和所割裂一个群体。” Gustavo Gusmão对《中国新闻周刊》说。
菲律宾首都马尼拉是世界上人口最稠密的地区之一。在马尼拉的大都会地区的公墓,一直存在着一个社会边缘的庞大社区,几代人在这里长期生活。他们在公墓中建成了小房屋、市场和小吃店。
这个群体处于极端贫困的状态,他们被称作“骷髅”“僵尸”或者“墓地人”。据说,有6000人居住在这个城市的公墓中,其中接近2000人住在其中最大的、占地54公顷的马尼拉北部公墓。
定居于此的小孩子们正在观看一场葬礼
孩子们在墓地里玩耍
小女孩正在等待某人
Gustavo Gusmão告诉《中国新闻周刊》,在菲律宾,自从上世纪90年代开始,人们便知道这群人的存在。“不幸的是,这对于菲律宾社会而言,并不算什么稀奇的事情。整个社会知道这个事实的存在,但一直都忽视它的存在。”
Gustavo Gusmão用了两年世界,走进公墓,直面这个特殊的群体和空间,通过影像记录公墓里的日常。
他渴望把这个群体的境遇讲给更多人听。在Gustavo Gusmão看来,《边缘人》所讲述的故事,不仅仅关于贫穷、排斥和苦难,也是关于人类关系、生与死、宗教、人类禁忌以及人口过剩等问题的反思。
结束工作后在休息的男人
一家人共浴
人们晾晒的衣物
微笑与死亡
“当我开始这种复杂的拍摄任务,我最担心的问题是,如何让自己最大程度经历和感受拍摄对象的生活,如何最深入地接近我所拍摄的那个现实。那不是我所经历过的现实,它绝不可能发生在我的生活中。对我而言,接近那个现实,是极其困难和令人紧张的,也是对情绪极大的消耗。” Gustavo Gusmão告诉《中国新闻周刊》。
他一天一天走进公墓,走进那些边缘人的生活,面对苦难、死亡和毒品。拍摄结束,他离开公墓,重回自己的生活。
第二天,他再次返回公墓,进入另一个现实,继续拍摄。就这样,在完全不同的两个现实中切换,遭受着身心极大的消耗。这样的日子持续了两年。
事实上,这两年当中,大部分时间他是在等待中度过的。
一名正在抽烟的男人, 他的身后是一堆白骨
“我尽可能走进他们的生活,我希望得到他们的认同,而不是像一个突然闯入的陌生人,为了寻找一个耸人听闻的故事而来到这里。” Gustavo Gusmão对《中国新闻周刊》解释。
起初,他到当地人的家中,和他们共进午餐,聊天。
随着交流的深入,他开始倾听他们的故事,进一步了解他们工作和生活的诸多细节。事实上,和拍摄对象建立亲密的情感关联,是他每一次拍摄前的必修课。了解到了一定程度,他才会拿起相机,捕捉下那些日常生活的片断。
整个拍摄期间,让Gustavo Gusmão最为震惊的一点是,人类自身对环境的适应能力如此强大。“人类能够适应任何他所置身其中的生活环境。这群人有着强大的意志力,他们拥有和生活战斗的持续力量,他们能够在极度艰难的生存环境中微笑。”
拍摄《边缘人》的那两年,Gustavo Gusmão几乎每一天都会目睹死亡的发生,死亡不再是禁忌,没有什么比死亡更常态化。
在公墓,尸体和垃圾以及孩子们的玩具一起被人们扔在厨房外面。
坟墓里的玩具
到了某一个节点,他发现自己已经习惯了面对死亡。拍摄结束时,当他重回自己的生活场景,再次面对葬礼、死亡、悲伤和告别,他发现自己竟然对此习以为常。“我已经开始和他们一样,将死亡视为最自然而言的事情。这让我觉得很害怕。”Gustavo Gusmão说。
公墓对于Gustavo Gusmão而言,也不再是一个安放死者的神圣之地。
如今在他看来,公墓更像是一个更大的监狱,处于社会边缘的人们在那里生存,在生与死之间徘徊,面临着极度艰难的生存环境。那里的孩子们还没来得及长大,就已经适应了“死亡是生活的常态”这一残酷现实。
这次拍摄给他带来的一些改变并没有随着工作的结束而结束,他觉得那段经历已经成为了他生命中不可切割的一部分。
再次翻阅那些照片,他还是会陷入极大的悲伤,那个世界,那群人,他明明走近过,了解过,即便如此,强烈的陌生感还是会瞬间袭来。
倒下的大树
公墓里常见的房子
他开始思考,这一切背后的社会问题。
《边缘人》是当今世界多种全球问题的汇聚和折射,这群人的生存状态在世界不少地方都能找到类似的情况。
Gustavo Gusmão在两年的拍摄和观察中发现,这些人之所以住在公墓,某种程度上,也是城市人口过剩导致的结果。
“人们的生存依赖于死亡本身。一些人只是住在公墓里,一些人生活和工作都在公墓。他们卖花、雕刻坟墓以及守护陵墓。人们世代在公墓里生活,许多人就在他们生活的地方埋葬他们的父母。” Gustavo Gusmão告诉《中国新闻周刊》,他们很多人也想走出公墓,寻找更好的居住环境。而实际情况却是,随着时间的流逝,住在公墓里的人数与日俱增。
责任编辑:赵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