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冷战味道!北约开启冷战后最大规模军演 俄防长批其炫耀武力
参考消息网10月26日报道 德国《柏林晨邮报》网站10月24日发表题为《北约军演带有一点冷战味道》的报道称,这是冷战结束以来北约最大规模的军演——也是这个西方联盟向俄罗斯发出的一个明确信息:25日,为期两周的北约军演在挪威拉开帷幕,约有5万名军人、1万辆战车、250架飞机和65艘军舰参演。
“我们将测试对武装袭击作出反应的能力,”北约秘书长延斯·斯托尔滕贝格24日在布鲁塞尔说,“为了在不可预测的世界中保证安全,联盟必须保持强大。”
但斯托尔滕贝格还强调,这次大型军演只为了威慑,是纯粹防御性的,并不针对任何国家。尽管如此,俄罗斯仍然发出抗议,并警告那将“破坏稳定”。
报道称,此次军演的场景是:挪威北部方向受到攻击。与俄罗斯接壤的挪威在冷战期间就被视为联盟受到威胁的侧翼。即使北约没有明确说出敌人,在这种情况下敌人显然只能是俄罗斯。
派出了“哈里·杜鲁门”号航空母舰的美国军队、加拿大军队和挪威军队将模拟来自东北部的攻击。那将触发联盟集体防御,即盟军应该对北约成员国挪威进行援助。
报道称,将主要由德国、意大利和英国的军队抵挡敌人,然后进行反击。练习区不仅包括挪威,还包括北大西洋、波罗的海和冰岛。
报道称,此次演习不仅将演练成员国在防御情况下的合作,而且还要测试盟军能否在欧洲内部迅速转移部队。俄罗斯在最近的演习中调派部队的速度让专家觉得相当快。但对北约来说,在联盟领土以内军队机动性不高是主要弱点之一。1990年以后,联盟专注于在其领土之外的任务——只是自乌克兰冲突以来,北约保卫国家和集体防御的任务才再次受到重视。
北约还希望在接下来的两周内证明它可以在紧急情况下保卫北大西洋。西方军官密切关注俄罗斯在该地区加强海军活动。在紧急情况下,通过海上航线运输部队可能会受到威胁,欧洲和美国之间传输数据的海底光缆也可能会成为敏感的攻击目标。
另据《俄罗斯报》网站10月25日发表题为《北约越来越近》的报道,俄罗斯国防部长谢尔盖·绍伊古24日在明斯克举行的俄白国防部联合委员会会议上表示,北约在俄白联盟国家边界附近的军事活跃性达到冷战以来绝无仅有的水平。北约的政策旨在加强东线前沿的军事存在,并为此大肆宣扬有关俄罗斯威胁的无稽之谈。
他表示,北约军队不仅在我们的边界附近存在,还在那里演练进攻性作战行动。在此区域内的战役和作战训练规模和强度越来越大,同时,北约领导层还积极拉拢联盟外国家一起炫耀武力。
报道称,为了避免空口无凭,绍伊古举了北约联军10月25日开始在挪威大规模军演的例子。从演习筹备阶段就能看出西方将领是如何加强作战兵力的。近几周来,参演兵力增加到5万人。俄国防部长指出:“大型军事演习的地点离俄罗斯边界越来越近。”
报道称,与此同时,北约大幅增强了对波罗的海和黑海地区的侦察。绍伊古表示,仅今年俄战机就起飞120多次去拦截可能的入侵者。国防部长强调:“西方提高军事机动性让形势变得更加紧张,这么做的最终目的是确保驻欧美军的快速调动。”他还表示,为了接收和部署这些“增援”,波罗的海和东欧国家建起了调度中心和先进机场,改造了海港。现在还在建造预先存放物资和武器的系统。俄国防部长相信:“完善基础设施的目的是把军队从大后方调动到外部边界的时间压缩到最短,从而提高进攻能力。”
波兰政府在本国境内部署美国常驻师的计划更让俄军无法乐观。绍伊古认为,该计划“对维护地区稳定、巩固地区安全起到了负作用”。他毫不掩饰地说,在这种情况下,俄罗斯及其盟友不得不采取反制措施,化解各个方向上可能的军事威胁。同时,绍伊古暗示,俄罗斯无意卷入与西方的军事冲突,仍然致力于在安全领域开展双赢合作。
报道称,考虑到边界的紧张形势,莫斯科和明斯克的将军们将继续增进合作,让两国军队做好联合行动的准备。这些工作的主要目的是确保俄白联盟国家的军事安全。
参加北约军演的土耳其及荷兰军舰(美国雅虎新闻网站)
美军参与北约13国波罗的海特战军演的动态图。
军演中,多国特战部队会演练可能在波罗的海区域遭遇的各种不同(作战)状况,例如图中的海上登船突袭(检查)演练,可见手持MK18卡宾枪的美军“海豹”特战队员,出于保密需要,还对面部进行了模糊化处理。
联合登船突袭(检查)演练。
参演的美空军CV-22“鱼鹰”倾转旋翼机,与陆战队的MV-22(运送陆战队员执行两栖作战)不同,CV-22通常会与空军特战队协同执行特战任务。
美空军MC-130特种运输机准备为CV-22“鱼鹰”倾转旋翼机空中加油。
参演的美军MC-130特种运输机向“敌后区域”空投作战物资。
演练课目还包括前沿引导空中打击。图为美空军CCT特战队员进行前沿引导空中打击训练。
AC-130“炮艇机”临空。
AC-130使用105毫米机载榴弹炮开火,炮手在射击后再装填视频截图。
美军AC-130炮艇机使用105毫米机载榴弹炮对地开火动态图。
靶场车辆被轰成碎片。
F-16战机在地面特战队引导下,进行低空投弹。
北约特战队员搭乘硬式充气艇执行夜间渗透任务。
参演的美陆航第160特种航空团的MH-47特战直升机,在立陶宛境内的前线加油点进行夜间加油训练。
参演的爱沙尼亚特战队员,手持一把轻机枪。
军演的主要目的之一,是要让多国特战部队能够同时配合当地的正规军或游击部队协同作战。图为军演中扮演“敌后游击队”的多国特战队员,出于演习标识需要,枪口均装有彩色护套,表示未装实弹。
图为北约特战队员进行夜战突袭演练视频截图。
参演的波兰GROM特战队准备搭乘美军“黑鹰”直升机出动。
北约国家参演的罗宾逊R-44轻型直升机,还搭载有水上降落用的浮筒,可能是参与搜救演练,军演中较为罕见。
参演的美空军CV-22“鱼鹰”运输机进行空中加油。
夜战突袭训练。
参演美空军的CV-22“鱼鹰”返航归来。
夜战突袭演练视频截图之二。
(2018-07-13 08:31:42)
9K720“伊斯坎德尔”-M战术导弹(北约代号:SS-26 岩石),全长7.3米,弹径0.9米,采用单级固体燃料火箭推进,可通过更换不同重量(480千克至700千克)弹头的方式,来调整射程(最小50千米,最大500千米)以此规避《中导条约》的限制。每辆“伊斯坎德尔”-M发射车可搭载2枚导弹。“伊斯坎德尔”-M于2006年正式列装俄军,是俄军现役远程地对地精确打击火力的主力之一。图为该型导弹技参数图。
SS-26的研发工作于1995年完成,但受苏联解体影响,直到2004年,俄军才宣布准备列装,随后该型导弹于2006年正式列装俄军。 图为9T250-1装填车正在吊装9M723战术导弹。
图为“伊斯坎德尔”战术导弹系统构成图,主要由6种车辆构成,左三种分别为运输起竖发射车、设备检测维护车、生活保障车;右三种:运输装填车、指挥控制车以及目标数据(准备)车。
作为俄军最新一代战术导弹,“伊斯坎德尔”-M采用了模块化弹头设计,可根据作战需要,换装重型高爆破片弹头、集束式弹头、燃料空气弹头或电磁脉冲弹头,具有较强的作战灵活性。 图为“奥卡河”战术导弹配备的9N74K集束式弹头,据称“伊斯坎德尔”-M也可通用。
“伊斯坎德尔”-M导弹发射车在士兵引导下,驶入预设阵地(壕沟)连续镜头之一。
“伊斯坎德尔”-M导弹发射车在士兵引导下,驶入预设阵地(壕沟)连续镜头之二。
参演俄军导弹部队官兵,采用车外有线遥控的方式发射导弹。
图为同时起竖2枚导弹处于发射状态的“伊斯坎德尔”-M战术导弹发射车。
“伊斯坎德尔”-M战术导弹发射并命中目标动态图。
此次军演期间,俄军导弹部队共进行了2轮海上打击。俄媒称,“伊斯坎德尔-M”已开始换装类似“匕首”空射弹道导弹的主动雷达导引头。与过去只能打击地面目标相比,新增了打击海上静止目标的能力,如在海面或港内停泊状态的战舰。无疑将大幅增强俄军战术导弹部队对北约及美海军的威慑力。图为俄军械官吊装“伊斯坎德尔-M”战术导弹。
此次试射反舰型“伊斯坎德尔”-M战术导弹,换装类似Kh-47M2“匕首”空射高超音速弹道导弹的主动导引头,其实也是一种“技术反哺”,之前一直有消息称“匕首”是基于“伊斯坎德尔”-M导弹改进而来。图为挂载“匕首”导弹的俄军米格-31战机。
艺术家绘制的“伊斯坎德尔”-M战术导弹发射车模型封绘。
改进后的TEL发射车,采用模块化设计,可以同时搭载9M728巡航导弹和9M723近程战术导弹。
9T250-1装填车吊装战术导弹资料图。
“军队-2016”展览上的“伊斯坎德尔”-M型战术导弹发射车,图中只起竖了一枚导弹。
其中一枚导弹起竖完成。
(2018-08-08 08:48: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