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国际新闻 > 正文

85岁喀麦隆总统第7次赢大选:任期结束将执政43年

原标题:85岁的喀麦隆现总统第7次赢得大选

现年85岁的喀麦隆总统保罗·比亚第7次赢得大选,至任期结束,比亚将执政43年,成为世界上非君主执政时间第二长的领导人。

据法新社,当地时间22日,喀麦隆宪法委员会正式公布10月7日总统选举结果,现任总统比亚以71.3%的得票率,再次成功连任。

排名第二的“喀麦隆重生运动”反对党候选人坎托,得票率远逊于比亚,仅为14.2%。

这一场备受争议的总统大选,最终以比亚的“七连胜”落下帷幕。

据英国《卫报》,一位喀麦隆受访者称,“比亚总是赢得总统大选。我已经不在意结果了,让他一直统治下去吧!”

备受争议的大选

据BBC,喀麦隆今年的大选备受争议,且充满了暴力。

反对党领导人坎托拒绝承认大选结果,并对宪法委员会的可信度与公正度提出质疑。坎托甚至自称“自己获得大选胜利”。

在10月7日大选投票结束后的3天内,反对党提出了18项质疑,并呼吁重新举行大选,但最终都被宪法委员会驳回。

美国在一份声明中称,喀麦隆大选投票之前、之中、之后都存在“不规则”之处,对比亚再次获胜的可信度提出质疑。但其同时也呼吁英语区的和平。

投票率低、充满暴力是此次大选备受争议的主要原因。

据BBC,喀麦隆10月7日的大选全国投票率仅50%左右,而两个英语区的投票率要低于5%。许多人称他们不敢去投票,因为担心安全问题。据报道,英语区的选民担心反对派的暴力威胁,不敢前去投票。

此外,据法新社,目击者称周一上午,在英语区的首府城市听到交火的声音。另据CNN,周日,安全部队包围了两位主要反对党领导的家,以阻止他们前去参加意在推翻大选结果的抗议活动。

然而,尽管质疑声一片,宪法委员会主席称,大选“自由、公平、透明、可信”。

击败开国总统后“七连胜”

事实上,这并非现总统比亚第一次以压倒性优势赢得大选。

据CNN,喀麦隆总统比亚总是获得压倒性胜利。上一次,也即2011年的大选中,最高法院称比亚以77%的得票率击败22位对手,赢得大选。

保罗·比亚生于1933年,现年85岁。1982年,比亚击败开国总统阿希乔,成为喀麦隆第二任总统。

此后,比亚在1988年、1992年、1997年、2004年、2011年连续赢得大选,再未离开总统宝座,至今已执政36年。

喀麦隆总统选举采取的是全民直选的方式,得票最高者当选为总统。总统每届任期7年,可无限连任。

据法新社,比亚号称“狮身人面像”(Sphinx),被批评者称为“安静的暴君”。

据美国《外交政策》,加上即将到来的7年任期,比亚将执政43年,是世界上除君主外,执政时间第二长的领导人。

英语与法语之争

喀麦隆位于非洲中西部,由于地质与文化的多样性,素有“小非洲”的美誉。

喀麦隆盛产石油、钻石和黄金,同时拥有咖啡和可可两大主要的农业资源,是中部非洲地区政治经济强国之一。

但自2017年底以来,喀麦隆西部英语区的分裂分子不断发动袭击,与比亚政府形成直接对抗。

据CNN,占总人口20%的英语区人们一直声称他们被法语区统治的政府边缘化。2017年以来,该地区的武装分裂分子频频发动袭击,呼吁要建立一个自己的国家。

事实上,喀麦隆的“英法之争”由来已久。

喀麦隆一战前是德国殖民地,一战后则由英法两国托管。1960年1月1日,法属喀麦隆脱离法国控制,定国名为“喀麦隆共和国”。1961年10月1日,英属喀麦隆北部与尼日利亚合并,南部则与“喀麦隆共和国”合并,成为“喀麦隆联邦共和国”。

也因此,法语、英语都成为喀麦隆的官方语言。但在喀麦隆的九个区中,英语区仅西北和西南2个。喀麦隆形成明显的“法语强,英语弱”之势。

而在1984年,喀麦隆将国名改为“喀麦隆共和国”,去掉“联邦”二字,英语区人民的不满愈发严重。

据“大赦国际”上月发布的报告,今年以来,喀麦隆士兵与英语区分裂分子之间已发生260起安全事件。

文/谢莲

责任编辑:张申

相关阅读:
索罗斯住所邮箱发现爆炸装置 FBI介入调查 中马合作推出马来语版中国美食纪录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