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国际新闻 > 正文

记者手记:用中国传统文化沟通世界——记谭盾新作《慈悲颂》墨尔本站巡演

原标题:记者手记:用中国传统文化沟通世界——记谭盾新作《慈悲颂》墨尔本站巡演

新华社悉尼10月8日电 记者手记:用中国传统文化沟通世界——记谭盾新作《慈悲颂》墨尔本站巡演

新华社记者郝亚琳

平头,一身朴素的黑色中式对襟圆领礼服。墨尔本交响乐团的指挥台上,著名作曲家谭盾清瘦的身影并不太显眼。

但是,当乐声响起,你会发现他的内敛含蓄恰恰是作品中情感和力量的最好衬托。

日前,在墨尔本艺术中心,谭盾和墨尔本交响乐团合作演绎了自己以敦煌为灵感创作的最新作品《慈悲颂》。乐器演奏与歌唱相结合的形式、6个独立小故事的叙事结构使它更像是一部歌剧。更特别的是,唱词部分包含中国古典诗词和佛经,需要用中文和梵文演唱。

这次负责合唱部分的是墨尔本交响乐团合唱团,从拿到曲谱到最终上台,排练时间只有短短6周。而此前,团员们从未用中文演唱过。

这也意味着,不论对于演唱者还是观众,如何去演绎和理解这部作品都是一个挑战。

不过,从演出效果和观众的反响来看,这种担心似乎是多余的。当晚,能容纳近2500人的哈默大厅几乎满员。演出结束时,全场观众起立,报以长达十几分钟的热烈掌声。记者在演出后随机采访了几名观众,无一例外都给出了“精彩”的评价,尽管需要借助现场大屏幕上的英文字幕,但他们都理解了故事情节,感受到了作者想要传达的慈悲、善良、牺牲和博爱。

在采访中,谭盾特别提到一个小细节。“让我感受很深的就是这个合唱团,排练的时候我问他们,你们唱得这么好,谁是中国人?当时只有一个人站起来,其他全是外国人。当时我非常激动,我觉得是敦煌的故事感动了他们,是中国传统文化感动了他们。”

中国元素是谭盾作品的一个鲜明特色,但这并不仅仅体现在中式曲风的运用、一些传统乐器的加入和中国神话传说的借鉴。中国传统文化中普适性的精神内核搭配西方人熟悉的音乐形式,才是他的作品能够为各国观众接受并喜爱的重要原因。

墨尔本是《慈悲颂》继德国德累斯顿音乐节首演后,在世界各地巡演的第二站。接下来的几个月,这部作品将在中国香港、美国等地演出,明年还将在更多国家演出。

谭盾说,中国文化要跟全世界分享,最重要的是要有一个精神平台和信仰桥梁。“我个人认为,当今世界在追求同一个世界、同一个梦想的时候,中国的传统文化很有感召力,比如对慈悲善良的信仰,这在其他很多文化中都能找到相通之处。”

“我特别感谢祖先给了我这把钥匙,打开那么多人的心灵之门。”他说。

相关阅读:
法政府酝酿重组“大动作” 总理或被“重新任命” 海外媒体:海地5.9级地震造成至少11人丧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