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结束83年历史的日本筑地市场存在感有多强?
今天,日本筑地市场进行了最后一次水产拍卖,结束了近83年的历史。
当地时间10月6日早上四点半,筑地市场的鱼贩们一如既往的来到堆满水产的竞拍场,准备开始又一天的拍卖。
两名身着白色制服的卫生检查员也照常在市场内巡视,确认鱼池内是否混入了有毒品种,生海胆是否在10摄氏度以下的环境中保存。
筑地市场是全球最大的水产市场之一,面积相当于32个足球场。
该市场每天为2500万人提供食材,日交易额达到1500万美元,被誉为“东京的厨房”。
然而,由于建筑设施老化、以及为东京奥运会新建的交通线路要在此通过等原因,日本政府决定搬迁筑地市场至3km外的丰州市场。
这一决定让筑地市场的游客量翻了一番,而最后一天营业日更是引来无数海内外人群的围观。
在这次竞拍中,北海道森町的“羽立水产”以每箱16万日元(约合人民币9660元)的高价将其海胆售出,打破历史纪录。
日本物流变迁史的一抹剪影
筑地市场位于东京都中央区,毗邻与巴黎的香榭丽舍大街、纽约的第五大街齐名的东京银座。
然而,这座市场所在的区域却并不摩登、奢华,反而充满了古朴的气息。
著名的东京筑地本愿寺与市场仅一街之隔,当年三岛由纪夫自杀后万人攒动的葬礼正是在此举行,而主持葬礼的正是诺贝尔文学奖得主川端康成。
这两位大文豪一个喜欢海苔包饭,一个喜欢鱼生料理,也不知生前是否曾在筑地市场宽慰过自己挑剔的味蕾。
在筑地市场外围,矗立着许多战前建筑,从上帝的视角俯瞰,它们如同一弯彩虹将市场拥入怀中。
这道年代久远的弧度实则是日本物流变迁史的一抹剪影。
1603年,德川家康入主关东,建立德川幕府。他在江户(现东京)的河川之上修建“日本桥”,成为日后东京五条街道的基点,与富士山遥遥相望。
如今,日本桥是东京最繁华的地带之一,但钢筋水泥让远观富士山的情景一去不返。
日本前首相小泉纯一郎和东京前知事石原慎太郎曾为是否恢复旧有日本桥而僵持不下。
不论如何,日本桥的修建开启了江户的兴盛之门,满载而归的渔船在此川流不息,一个熙熙攘攘的水产交易河岸就此形成,并成为东京食品来源的主要市场。
这就是筑地市场的“前世”。
自江户时代起,日本的渔业运输都是依靠船运进行,船运主宰物流的状况维持了300多年。
但明治维新以后,货船的地位逐渐被火车所取代。依旧依赖船运的日本桥水产市场逐渐在时代浪潮的冲刷下褪色。
水产市场的搬迁问题从明治末期争论到了大正时期,历经两任天皇。1923年,由于关东大地震对市场造成毁灭性破坏,政府这才着手将其搬迁至东京湾畔的筑地。
新建的筑地市场将火车作为主要的运输工具,载满水产的货运列车经筑地、银座,驶向各地。
在如今的银座8丁目,还矗立着一根在这条铁轨线路和公路交叉口上使用过的信号灯。
1987年1月31日,筑地市场货运列车最后一次行驶
为了方便运输,商贩的店铺都沿着拐弯的铁轨而建,形成了一道天然的弧形。
只不过,这条线路随着汽车的出现而退出时代的舞台,而这道弧线也即将随着筑地市场的搬迁而消失不见。
从日常餐桌走向影视化作品
20世纪90年代,在《葫芦兄弟》及其片头曲《葫芦娃》风靡中国的时候,一首探戈风格的童谣《丸子三兄弟》在日本掀起热潮。
1999年1月,日本NHK儿童教育节目推出这首童谣,总销量突破300万张,跃升为当年的单曲销量冠军,传唱度非常高,即便是在今天的日本KTV歌单中也能找到这首歌。
这首轻快的童谣讲述了一串串烧上三个丸子兄弟的故事,其原型正是东京筑地市场内的日式甜点店铺——“茂助丸子”总店。
总店每天早上5点准时营业,为清晨便开始工作的批发商、采购商们提供暖胃早餐。
除了各种口味的丸子,用鲣鱼片和海带熬出的汤汁做的鸡蛋年糕也是常客们必点菜品之一。
这家店铺早在水产市场还在日本桥时就已存在,如今已有120年的历史,治愈了无数市场内以渔业为生的人们。
茂助丸子的总店将随着筑地市场的搬迁而转移到丰州,但还有许多老店就此关闭,传承了百年的味道也从此消失。
实际上,作为东京的厨房,筑地市场早已融入东京人们的生活甚至文化之中。
热播剧《孤独的美食家》第七季中,五郎叔曾沉醉于筑地市场一家中华料理店的韭菜鸡蛋。
出生于河北省滦平县(现承德市)的漫画家赤冢不二夫则在其漫画作品《阿松》中记录了20世纪60年代筑地市场竞拍金枪鱼的画面。
如今,金枪鱼市场占整个筑地水产市场的三分之一。
而以筑地市场为舞台的漫画《筑地鱼河岸三代目》则讲述了一个精英白领偏离职场轨道,在充满人情味的水产商铺中觅得人生真谛的故事。
不过,深入东京人日常的筑地市场终将退场,新开设的丰州市场又将迎来一个怎样的时代,外事儿(xjb-waishier)拭目以待。
文/方辰
责任编辑:余鹏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