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国际新闻 > 正文

这场充满丑闻悬疑收视率爆表的大戏 让美彻底分裂

原标题:丑闻、眼泪、悬疑……这场收视率爆表的大戏,让美国彻底分裂

在咱们中国,每一个读过9年义务教育的人,都应该知道一篇名叫《竞选州长》的课文。这是美国著名作家马克·吐温在1870年撰写的故事,讲述的是美国的政客们为争夺“政治权力”无所不用其极。

同时,不少中国网民也都看过或至少听说过一部名叫《纸牌屋》的知名美国电视剧。这部剧同样讲述的是美国政客们在权力斗争中不择手段的卑鄙面孔。

不过,从昨天夜里开始,美国却上演了一部比《竞选州长》和《纸牌屋》都精彩万倍的美国政坛真人剧,更吸引了几乎美国所有公众以及媒体的强烈关注——就连他们坐飞机的时候都在看!

这个在美国引起如此高关注的案子,便是53岁的美国联邦最高法院新任大法官候选人布雷特·卡瓦诺(Brett Kavanaugh)涉嫌在[36年前]性侵一名女性的听证会。

那年,他17岁……

谁是卡瓦诺?

虽然很多中国人都对卡瓦诺这个名字很陌生,这位美国联邦最高法院的新任大法官(终身制)候选人,自今年7月被美国总统特朗普提名后就一直占据着美国媒体的头条。

这不仅仅是因为由9名大法官共同主持的美国联邦最高法院,拥有对美国包括宪法在内的一切法律的最高解释权,更因为此前曾在多位共和党总统执政时期担任政府要职的卡瓦诺持有偏“保守”的政治和价值立场。

因此,一旦现任美国联邦上诉法院法官的卡瓦诺成功进入美国联邦最高法院,就有可能动摇最高法院中原本平衡的“保守”与“自由”势力,进而直接影响美国从接收难民到同性恋婚姻等一系列热点社会议题的最终法律定性。

所以,持“自由”立场的民主党必然要全力阻击他,不能让他通过美国参议院的投票进入联邦最高法院。而这也是卡瓦诺在过去2个多月里能长期占据美国各大媒体头条的原因。

只不过在9月之前,民主党对他的阻击主要还是针对他的政治价值立场,比如用美国最近一系列枪击案受害者的悲剧去抨击他支持“拥枪”的立场,又比如斥责他保守派的立场会令很多美国的移民、难民乃至有色人种遭到不公正的法律对待等等。

36年前的性侵案

然而,这些政治价值观上的争斗并未对卡瓦诺进入联邦最高法院造成任何明显的损害。毕竟,在共和党占多数的参议院,这些民主党提出的指责恰恰是共和党希望卡瓦诺继续坚守的原则。

可令稳操胜券的共和党没想到的是,就在距离美国参议院投票决定卡瓦诺能否成为美国联邦大法官仅10多天的时候,一个女子突然站了出来,向媒体曝光了一起36年前的性侵案——是的,36年前。

她叫福特,目前在美国一所私立大学担任心理学教授,且已婚并育有孩子。根据她的控诉,在36年前,15岁的她在一次聚会上遭到当时17岁的卡瓦诺醉酒后暴力性侵。

她说,当时卡瓦诺在自己的身上乱摸和摩擦,并且当她发出叫喊后还被卡瓦诺捂住了嘴,“我相信他当时打算强奸我”。福特女士还说,卡瓦诺在侵犯她的时候还和他的一位友人不断发出哄笑声。幸运的是她最终成功逃脱。

▲图为中学时代的卡瓦诺和福特

▲图为中学时代的卡瓦诺和福特

然而,卡瓦诺立刻否认了福特的全部指控,并表示自己从来就没有去过福特所说的聚会。他还认为这一切都是民主党和左派用来抹黑他的阴谋。

与此同时,支持卡瓦诺的保守派媒体和反对他的自由派媒体也在舆论场开始纷纷抢占“道德高地”。

其中保守派媒体的质问包括:1、为什么这个女的之前不出来,而是临到要投票表决卡瓦诺时才现身;2、36年前卡瓦诺还是个17岁的未成年人,他当时的行为不能用来判断如今53岁的他是个什么样的人。

更重要的是,这些保守派媒体还强调福特女士的说法缺乏旁证,而且她自己都记不清楚很多本应该很好记的细节,比如她当天是怎么去的那个聚会。

但自由派媒体的攻势也非常猛烈,他们表示福特女士早在7月特朗普提名了卡瓦诺后开始找媒体和国会议员投诉卡瓦诺当年的罪行,只不过她一开始并没有决定是否公开自己的身份,这才令此事一直拖到9月16日才被媒体曝光。

以《纽约时报》为首的自由派媒体还巧妙地设置了一个“话术陷阱”,即暗中预设了卡瓦诺有罪的立场,然后带着这个立场去进行报道,比如该报就采访了一群15-17岁的未成年人,问他们怎么看保守派媒体所说的“卡瓦诺36年前还是个孩子”的这种说法,而这些孩子的观点则是“这当然是犯罪,你们大人真虚伪”。

这些自由派媒体还找来心理学家发表观点,称很多曾经在幼年遭到性侵的受害者都存在着回忆不起环境细节的问题,但他们对于自己遭到侵犯的具体场景却记得格外清楚;另一方面,尽管17岁也是未成年人、缺乏自控能力,暴力性侵他人却不属于“无知犯浑”,而是已经突破了人性底线。

然而,这些自由派媒体的反击又被保守派媒体反过来继续质疑,比如:既然你们民主党的参议院7月就知道有这么个人在控告卡瓦诺,为啥不当时就告诉参议院的共和党同僚,好让大家及时对此案进行调查,而是一直等到9月才说?

更有共和党议员指控民主党根本不是关心福特女士的遭遇,而不过是想利用她把参议院的投票日程搅黄,拖到美国中期选举之后再进行。

同时,在美国的网络上保守派的网民和自由派的网民也在分别传播着各种未经证实的流言,以捍卫各自在卡瓦诺性侵案上的立场。就连一些媒体也加入了其中,甚至这些媒体还曝光说目前另有两名男子站出来承认是他们性侵了福特女士……

总之,双方是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而且套路一个比一个深,只不过他们谁也谁说服不了谁,而且谁也拿不出真正有效的证据去证明卡瓦诺有罪——抑或是福特女士在撒谎。

比《竞选州长》乃至《纸牌屋》都精彩万倍的听证会

那么,为了打破这一“罗生门”并还原“真相”,美国参议院决定召开一场听证会,让两位事件的核心当事人卡瓦诺和福特女士公开对峙。值得注意的是,两人也都没有退缩,都同意在听证会上“一较高下”,并发誓自己说的是实话。

于是,就在昨晚开始,这场历时足足8个小时、充满了一切戏剧元素并吸引了几乎所有美国人关注的听证会就这样开始了。

实际上,这场听证会一上来就“精彩异常”,福特女士和卡瓦诺在各自的陈述阶段都讲得非常动情。其中福特女士在描述自己36年前被侵害的场景时一度落泪,而卡瓦诺则在谈到性侵的诽谤和诬陷给他家人带来的伤害以及家人的善良时几度哽咽。

不仅如此,两人给出的证据也都看起来十分可信。福特女士对于当年案情的描述虽然缺失一些细节,但核心部分都很清楚,她甚至强调自己“百分百肯定”侵犯她的就是卡瓦诺。

而卡瓦诺则表示自己的母亲就是一名常年与性骚扰案斗争的检察官,更是母亲启发了他去从事法律工作。他还说自己之前在美国政府担任涉密要职,以及后来被提名担任美国联邦上诉法院的法院时已经经历过很多次严格的背景审查,也数次被新闻媒体审视过自己的背景,却从来没有人指控过自己性侵——直到他成为联邦大法官的候选人。

所以,在观看了两人的陈述后,耿直哥很难直接判断出他们谁在撒谎。我们也找来了听证会上两人精彩片段的视频,大家可以自己感受一下:

同时,参加这场听证会的美国共和党和民主党的参议员们也都非常“入戏”。比如,如上面的视频所示,一位共和党议员就“义正言辞”地斥责这场听证会是一场闹剧,是他“从政以来见过的最无耻的事情”,更怒斥民主党为了维护他们的权力不惜用恶毒的诽谤去毁灭一个人的生活与人格。

民主党方面则对记录了卡瓦诺17岁时中学生活的“学校年鉴”充满了兴趣,不仅刨根问底,更诱导式地询问他上面的内容是不是在说他中学时代的生活非常的“荒淫”。不少亲民主党的自由派媒体也顺着这个思路在“疯狂解读”表示这个“学校年鉴”上关于卡瓦诺的记录,称这些信息足够证明卡瓦诺在中学时代是一个酗酒、滥交和暴力的人。

另外,民主党方面还在听证会上不断挑衅卡瓦诺“敢不敢让FBI就此事调查你”。而卡瓦诺的回应则是“他们已经调查过我很多次,而且他们的调查和你们今天的调查方式是一样的,也只是去问我的陈述、福特的陈述,以及其他人的陈述,而不会从中得出什么结论”。但这一回应在民主党看来就是在“回避问题”。

更魔幻的是,《华尔街日报》和《纽约时报》这俩咱中国人都知道的美国知名大报,在这场听证会结束后居然写出了两篇完全相反观后感!

是的,完全相反!比如《纽约时报》称卡瓦诺激动的情绪暴露了他的心虚,而福特女士的语气虽然颤抖却透露出着勇敢与坚定;《华尔街日报》则称卡瓦诺的情绪是一个被冤枉的好人所展现出的再正常不过的情绪,并呼吁读者换位思考。

同时,这两家媒体也都纷纷单方面呈现了对对方最不利的证据,来佐证他们的立场和观点。

比如,《纽约时报》抓住的点是卡瓦诺“中学年鉴”上那些他自己也承认能证明他“很能喝酒”的记录,并指出他在面对年鉴上的问题时总是“躲躲闪闪”。这也令耿直哥在看后一度被说服,认为卡瓦诺真的很有问题。

可当我看了《华尔街日报》的社评后却又犹豫了,因为该报把火力都集中在了证据的缺失上,即福特女士所说的那场她被卡瓦诺性侵的聚会不仅她自己记不清很多细节,就连她提到当时在现场的一些女性朋友也都表示她们当时并没有在这个聚会或是根本不记得有这个聚会。

而且《华尔街日报》也有一句很打动人的说辞:如果卡瓦诺真的有问题,那么他不仅仍然会被弹劾并因为做伪证而被关入监狱,而且他在听证会上所做出的那些很打动人的陈述以及很真情实意的表现,更会反过来证明这个人是个十足的精神变态,永远成为世人所唾弃的对象——所以,他怎么会冒这么大的风险去撒谎呢?

然而,这番说辞自由派媒体表示也同样适用于福特女士——她作为一个大学教授,一个家庭的妻子和母亲,又怎么会去冒这么大风险自揭伤疤?

所以,这场8个小时的听证会下来后,美国人不仅仍然不知道卡瓦诺到底有没有问题,反而是更摸不着头脑了。还有同在一旁吃瓜的八卦杂志调侃说:我们关注的到底是卡瓦诺能否担任美国的联邦大法官,还是他17岁的中学生活到底是怎样的……?

责任编辑:余鹏飞

相关阅读:
南非调整签证政策 中国公民有望获得“十年签证” 美众议院通过国际发展投资法案 加强对外基建投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