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社会新闻 > 正文

陪人看病“月入过万”?护士裸辞后兼职干了5个月,挣了……

杨甜曾经是一名护士,2023年年底,她从成都某三甲医院辞职,开始了陪诊师的工作。作为一个新兴职业,陪诊师因其亲民的从业门槛、自由的工作时间而广受关注,某些陪诊师经验分享帖甚至打出了“月入过万”的标签。

陪诊师到底做什么?它给杨甜带来了哪些改变?6月25日,封面新闻采访了这名00后女孩。

护士从业四年后“裸辞” 

陪诊师成了她的兼职首选

2024年年初,杨甜在某大型网络生活平台发布了陪诊信息,一个星期后,她接到人生的第一个陪诊业务:一名二十多岁的年轻人需要陪同做无痛胃肠镜。随后,杨甜在平台上与患者沟通,获取就诊信息,互相确认细节。四天后,杨甜在规定时间内到达医院门口。“他不是成都本地人,不想让家里担心,所以选择了陪诊服务,整个过程还是比较顺利。”

杨甜护士照

杨甜护士照

生活中的杨甜是一个相对内向的人,对于首次接单,她事先预想了很多可能:对方不好相处怎么办?遇到不好解决的就诊问题怎么办?病人有突发状况怎么办?

还好这些“怎么办”最终并没有发生,因为有过四年的护理经验,胃肠镜的术前流程杨甜办理得很快。等病人术后麻药过去,杨甜确认他能够自行乘车便将其送到地铁口,并在线上发送注意事项,叮嘱病人注意休息,陪诊随即结束。耗时2小时,收入80元。

一个不错的开局,加之杨甜之前的从医经验,她在平台上的接单开始变得顺利。杨甜的陪诊单价是40元每小时,和平台上60元均价比起来很有优势,“我当时看的是广东的一篇经验分享帖,他们的价格就是每小时五六十元,我想着自己是新人,可以便宜一点。”但由于接单不多,她兼职五个多月,共盈利两千多元,这和某些宣传陪诊师月入过万的“经验帖”相去甚远,但毕竟是个多劳多得的职业,杨甜对此看得很开,“因为我把陪诊当成一个兼职来做,所以并没有让自己排单排得很满,收入不算很高也很正常。”

四川大学华西医院是杨甜陪诊期间去得最多得地方

四川大学华西医院是杨甜陪诊期间去得最多得地方

兼职想法是杨甜从去年从医院离职后冒出的,当时的她因为工作强度和收入的原因,从医院裸辞,开始了自己的休整。一个月后,她在国内某知名网络生活平台发现了介绍陪诊师的帖子,“我本来就是护士,对医院的流程很熟悉,而且在外科工作,接触的病患比较多,我当时就想,或许我也能试试?”

因为国家尚未对此行业设定相关证书,所以就目前而言,只要熟悉医院就医流程,手脚麻利、耐心细心、善于沟通,就能依靠自主发帖成为一名陪诊师。杨甜在和其他陪诊师交流的时候,发现了护士证优势:“曾经有陪诊师因为不太熟悉某个科室,所以被患者质疑不专业,所以对我来说,尽量在事前告知患者我的护理经验,也会获得一些信任,这样在工作的时候更顺利一些。”

在平台账号上,杨甜将自己的护士证和曾经的工作照置顶,而账号上其余的内容都和陪诊有关。“一般来说,我接的单都是年轻人居多,大多数是做胃肠镜一类的手术,两三个小时就能结束。但印象最深的是一个做人流手术的姐姐,从上午9点到下午2点,我都在陪着她,术后她特别虚弱。”

大胆开口与人交流

勇敢选择另一种生活

杨甜不是成都人,她在市区北二环合租了房子,月租1000元,靠着之前的存款,她安稳度过了择业空窗期。对于辞职一事,杨甜的父母尽管不太支持,但木已成舟。“我没有给父母过多解释什么是陪诊师,但他们知道我也在做和医院相关的工作,而且某天我挣了一两百块,他们觉得我还是能养活自己,便没那么担心。”随后她又补充道,“我只是想好好休息一下,所以没有对兼职投入过多的精力,但是当陪诊师确实让我改变了很多。”

在杨甜看来,虽然护士和陪诊师这两个工作都和医院相关,但却有实质性的区别。“护士的工作流程都是程序化的,我们在外科,收病人没有间断过,但主要还是按照标准做好救治工作。陪诊师完全不一样,它需要你和患者沟通,对我的交流能力来说很有益处。”陪诊师和患者的交流分两种,首先是就诊前的常规了解,如就诊时间、地点、科室,其次就是陪诊过程中两人的交谈,尤其是在等待治疗期间,此时的内容更多是病情下的生活故事,生出很多烟火气。“有个小姐姐比我年龄稍微大一些,和我住在一个区,相隔只有几百米,我们挺聊得来,陪她就诊结束后我俩已经处成了朋友,还约着吃饭。”

杨甜生活照

杨甜生活照

虽然大多数患者选择就医的地点都是位于市区几家比较知名的医院,但对于就诊时间偏短的患者,杨甜接单的意愿不是很强,“有一些治疗是很基础的,最多也就一个小时,但是我的通勤时间,或许还有在外就餐的成本一起加上,其实已经接近40块了,所以两个小时起的陪诊单我接起来要划算一些。”

在杨甜接触的陪诊患者里,年龄最大的也就五十岁出头,“是一对不识字的夫妻,儿女都在外地。叔叔做了手部手术,出院签字的时候我把清单和表格上的内容逐字逐句读给他听。”但这种中老年的陪诊单不算多,“大多数老年人,都更倾向于让子女陪伴就诊,有时候去医院需要的不仅是疾病的治疗,还有情感上的支持。其实看到这些长辈,难免会想到身在老家的父母。”

兼职半年后,收入不稳定,社保需要自己交,但杨甜却得到了前所未有的放松。如今,杨甜找到了一份新的工作:在培训机构当咨询老师。这也是一份需要与人交流的工作,因为有了当陪诊师的沟通经验,她入职很顺利,虽然忙碌,但上下班时间比较固定,收入也比之前高了一些。“护理专业和护士工作给了我很多帮助和成长,但我需要的是另一种生活,陪诊还是会继续当成兼职来做,而且未来的事情也说不准,或许等几年我就会回到老家陪伴父母。”(受访者供图)

封面新闻记者刘叶

责任编辑:崔理斯

相关阅读:
海南万宁再通报“游客称潜水被弃海中”事件 女生多拿筷子被斥盗窃后,在食堂外免费发1万双筷子,教育局回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