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社会新闻 > 正文

“高冷宝宝”熟背《三字经》却陷孤独症困境,专家呼吁早干预

来源:极目新闻

极目新闻记者晏雯

通讯员黄洁莹

3岁的星星(化名)能熟练背诵《三字经》和20多首唐诗,但几乎不跟家人与小朋友交流,被亲友和邻居评价“高冷”。上幼儿园后,星星完全无法进入集体生活状态,在老师的建议下到医院就诊,被诊断为“孤独症”。

“高冷宝宝”熟背《三字经》却陷孤独症困境,专家呼吁早干预

会背诗的孩子被诊断为“孤独症”

星星家境优渥,父母在海外工作,他一直由爷爷奶奶养育。爷爷奶奶都是高级知识分子,很注重孙子的教育,星星也很聪明,不到三岁就能背诵不少古诗词。但是孩子不喜欢跟爷爷奶奶沟通,出门也不与小朋友玩耍,甚至“看都不看一眼”,被邻居和亲友称为“高冷宝宝”。

去年9月,年满三岁的星星开始了他的幼儿园生活。在幼儿园里,他非常不适应,从不与老师和同学交流,喜欢自言自语,上课时还会随便下座位。老师们耐心引导教育了星星两周,情况却毫无改善,就建议爷爷奶奶带他到医院看看。

在湖北省妇幼保健院儿童保健科主任汪鸿的门诊,爷爷奶奶和医生多次呼喊星星的名字,他都毫无反应,只是用眼睛偶尔瞟一下评估医生。更换评估物品时,星星非常难以接受,大发脾气,很难安抚,也几乎没有模仿的行为。

在汪鸿的引导下,爷爷奶奶回忆了孩子的日常特点,比如叫他的名字没有应答,但是开门或打开电视,他会立即跑过来;喜欢将家人的鞋子排成一排等。通过全面检查和评估,星星被确诊是轻度孤独症,需要进行孤独症的系统治疗。

“高冷宝宝”熟背《三字经》却陷孤独症困境,专家呼吁早干预

经过干预治疗后,孩子重返幼儿园

“孤独症?孩子会讲话呀,他都会背诗呢。而且家里没人有这种疾病,孩子长大一些是不是就好了?”得知孙子是孤独症患儿,爷爷奶奶一时难以接受。

“诗词的背诵是刻板的重复记忆,但孩子不具备与人沟通的行为能力。”在汪鸿的耐心解释下,家人终于接受了孩子的病情。在湖北省妇幼早期发展训练中心暨湖北省儿童发育行为中心,老师们为星星制定了系统的课程培训,包括生活自理、学习能力、家庭规划、家庭康复和营养干预等多方面。

经过半年的训练,星星有了明显的进步,春节后再次回到幼儿园时,老师惊喜地发现他能进行基本的沟通和交流,也能听懂一些教学指令。看到孙子的变化,爷爷奶奶非常高兴,一直坚持带他做干预治疗。“星星属于高功能孤独症,而且确诊和干预训练的较早,家庭配合训练做得也比较好。如果继续坚持医护家教相结合的训练,星星有望能在6岁时进入小学校园,逐步融入正常的学习和社会生活。”汪鸿表示。

孤独症又称自闭症或孤独症谱系障碍(ASD),是一种在儿童发育早期出现并持续终身的神经发育障碍,是一组以社交沟通障碍、兴趣或活动范围狭窄以及重复刻板行为为主要特征。

“经过多年的科普宣传,大众已经了解孤独症这一特殊的疾病,但是对它仍有些单一或者刻板的认识。”汪鸿介绍,不少家长觉得孤独症就是不开口讲话,会讲话的孩子就不是孤独症。其实,孤独症的种类有很多,表现也有很多种,但社交缺陷是比较明显的表现,如果家长观察到孩子有社交方面的问题,比如不搭理人、不能准确表达自己等情况,就要及时带孩子来就诊咨询,如若确诊需要尽早进行科学系统干预。

(本文图片由通讯员周绪鸿摄)

责任编辑:陈建瑞SN243

相关阅读:
南昌强对流天气已致4人死亡,有人在房间睡觉直接被吹走!当晚到底发生了什么? 威海5岁男童疑似被打死:生母及其男友涉案,爷爷称孩子生前最后两天未出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