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社会新闻 > 正文

辽宁本溪花28亿元外包环卫却除不干净雪?当地致歉:已约谈企业负责人

[辽宁本溪花28亿元外包环卫却除不干净雪?当地致歉:已约谈企业负责人]#官方回应花28亿元外包环卫却除不干净雪#近日,“本溪花28亿元外包环卫却除不干净雪”一事引发关注。据本溪日报12月27日消息,本溪市城市运行服务中心发文表示,关于“雪没扫干净”问题,群众反映和工作复盘显示,负责除运雪的供销环境本溪公司机械化除雪设备尚未全部到位,且应对长时间持续降雪准备不足,部分主干路除运雪不彻底、街巷路除运雪不及时,市职能部门监管不到位,给市民生活带来诸多不便,向广大市民致歉,我们郑重承诺及时高效完成后续除运雪工作。关于“下场雪怎么扫”,已约谈企业负责人,要求企业快速配足配齐机械设备,增强服务保障能力,及时完成每一场除运雪任务。

辽宁本溪花28亿元外包环卫却除不干净雪?当地致歉:已约谈企业负责人

相关新闻

“28亿外包环卫却除不干净雪”,仓促的招标放大了措手不及

来源:封面新闻

辽宁本溪“花28亿外包环卫却除不干净雪”引发热议。记者发现,降雪过去几天了,不少路段依旧泥泞不堪。2023年8月,本溪市主城区环卫作业以24年28亿元的价格,外包给了一家公司,其中就包括除运雪服务。据悉,12月19日,有商户收到一则除运雪指挥部的通知,通知要求沿街单位、商户等要在24小时内清除门前积雪,否则将实施处罚。一些当地市民认为,除雪不力,未处罚相关单位,却要处罚沿街商户,有失公平。(澎湃新闻)

“本溪花28亿外包环卫却除不干净雪”的话题,颇能撩拨起网络情绪。这种简单直接的对比,显然构成了某种绝佳的讽刺效果。一边是巨额的投入,另一边却是“连最基本的事情都做不好”。由此,也就难怪当地市民牢骚满腹,也就由不得围观者不浮想联翩了。所谓“除雪不力”,原本就是普通的工作不到位。但在“天价外包合同”的叙事背景下,其难免要被多方揣测和衍生解读一番。以效果的好坏来反推动机与程序的对错,这是一种下意识的大众逻辑。

当然了,倘若回到最初那份“招标文件”审视,我们会发现,“花28亿外包环卫却除不干净雪”的表述,其实未必完全准确。根据相关合同内容,本溪市主城区环卫作业以24年28亿元的价格外包给了一家公司。28亿元,看似是天文数字。可是倘若将之拆解到每一年,再考虑到未来的物价上涨和货币购买力稀释等因素,似乎就显得合理得多了。要客观评价这份合同,“支付结构”“结算方式”是至关重要的因素。如果能尽可能拉长付款周期,那么当地或许并不亏。

这份28亿的“大合同”,约定的义务包括“项目建设”和“环卫服务”两部分,既要建转运站、公厕、智慧化管理系统等,也要进行道路清扫、绿化带捡拾、垃圾的收运和回收利用等等,除运雪只是其中很小的一部分。一个值得注意的细节是,此一招标在今年8月底才敲定,到现在也就四五个月。这段不算长的时间里,当地政府到底向中标公司支付了多少款项?可以想见,必然远远不到28亿!此次相关公司除雪不力,与“准备不足”确实不无关系。

当地市民的直观感受是,此次除雪“基本没机械,更多靠人力”。这其实很好理解,从中标到大雪也就短短数月,中标公司对融雪剂撒布车、推雪铲车、大型滚刷车等大型专业机械的采买(租赁)、调试和人员培训等工作,大概率远未到位。大雪突然而至,自然是手忙脚乱、措手不及——由此,恰恰牵出了本次招标的一些关键性疑问:一家没有基本设施储备的公司是如何入库、如何符合招标资格的?此外,从招标到履约仅仅数月,是否太过仓促、有没有给供应商留足准备和磨合的时间?

“28亿外包环卫却除不干净雪”难掩夸大其词之嫌,可复盘这一招标和服务过程,还是疑问颇多、遗憾满满。很显然,对于涉及这一天价金额和基础服务的重大事项,涉事各方并未展现出必要的审慎、成熟与专业。

责任编辑:薄晓舟

相关阅读:
某网民散布“拉萨某航班空难”谣言被处罚 对话“结婚16年3娃非亲生”当事人:做梦都想出一口气,不接受庭前调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