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社会新闻 > 正文

中山二院患癌事件,仍有五大疑问需要解答

来源:大象新闻

大象新闻消息,这两天,网传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中山大学附属第二医院)教授、主任医师苏某成的多名学生患癌,疑因自配实验室试剂问题。

11月7日,有记者上门求证,涉事教授苏某成用了三个“完全是造谣”予以回应;中山二院党委办对多家媒体宣称,网传消息不实。但当晚又改口,称网贴的学生中,确有一名博士诊断为胰腺癌,但其团队包括硕博研究生和科研助理等共37人,其他实验室人员情况良好。

中山二院患癌事件,仍有五大疑问需要解答

11月8日凌晨,中山二院正式发布情况说明,称经调查核实,初步了解:近年在乳腺肿瘤中心实验室工作、学习过的人员中,有3名罹患癌症,其中2名现为该院乳腺外科医生,在临床工作;另外1名不是该院职工或学生,为外地来院进修人员,已回原单位工作。该实验室无在读学生患癌。

这个结论,把之前教授及校党委办的回应全推翻了。有网友说,中山二院乳腺肿瘤中心实验室2009年启用,至今培养了200名以上学生,相关人员就有3人患癌,且全是青壮年群体,显得尤其不正常,数字与传言相比,差距很大。

中山二院患癌事件,仍有五大疑问需要解答

据网传的聊天记录称,“今年乳癌那边,6名学生患癌,有个还是胰腺癌肝转移”,另有消息称,3个博士、1个博士后,都小于30岁,“全是罕见型,要是罕见型都发生在一个组里,就很能说明问题……”

无论是3人同时患癌,还是6人同时患癌,这是否和人们怀疑的实验室所使用的试剂有关?是一个非常严肃的科学问题,也是问题的关键,局外人很难做出准确判断,涉事医院也没有直接否认。

作为一家知名实验室,实验室的设计和建造,以及开展各种实验活动,应该有一套严格的流程和规范。如果按照规范流程进行,应该不会出现问题。但也有网友爆料,现在实验室所用的试剂,整个产业安全问题都很大,很多无良厂商把剧毒致癌试剂换个名字,就敢包装成新型环保不致癌试剂,只字不提其毒害作用,包括传闻里的构建肿瘤模型的实验操作,没有特别规定,简单的防护起不了多大作用。

中山二院患癌事件,仍有五大疑问需要解答

这些爆料联系到中山二院乳腺外科患癌的3人,难免让人怀疑是是试剂原因。涉事医院也表示,针对将患癌与实验室或者试剂接触进行关联的关切,鉴于个体癌症发生的诱因极其复杂,欢迎有关部门组织第三方机构进行评估调查。

涉事医院的这番表态,很有诚意。毕竟自我调查,很难平息公众的疑问。目前仍有至少5个疑问等待解答:为何该医院公布的患癌人数,跟网传的患癌人数差距那么大?为何该院在不足24小时内调查的情况会完全不同?学生患癌是否真的跟实验室所用试剂有关联?医院实验室在实验防护中是否存在漏洞?现在市场上的试剂是否真如网友们所说的那样,看似环保其实依旧有毒害致癌作用?

这些疑问,中山二院恐怕不好回答,或再怎么回应,也很难让公众满意。我们期待权威的第三方机构出面,给出一个令人信服的调查结果。这既是对涉事医院、教授和学生们的负责,也是对类似实验室试剂安全性的一个全面评估。

责任编辑:薄晓舟

相关阅读:
官方通报“张家界景区小吃店老鼠扎堆乱窜”:属实,涉事正新鸡排加盟店已被查封 上官正义再发博,称襄阳方面向其通报,举报问题全部属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