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社会新闻 > 正文

媒体:“四天工作制”背后的期待是什么?

据媒体报道,耐克大中华区近日在内部信中宣布将实行“四天工作制”,且薪酬及其他福利不变。但很快,耐克大中华区相关负责人进行了澄清,表示执行的是“混合工作模式”,即办公室员工周一至周四需在办公室办公,周五可选择居家办公。

尽管误会一场,但相关话题一度冲上了热搜,不少网友表达了对这种工作模式的羡慕。事实上,“四天工作制”并非新鲜事物,每次成为新闻关键词后都会受到舆论广泛关注,因为它不仅是一种具体的工作安排方式,也承载着公众对工作制度的期待和对工作价值的认识。

近年来世界范围内的实践和经验已经证明,“四天工作制”确有诸多好处。比如,可以让员工提高工作积极性,减少职业倦怠,改善睡眠质量,平衡工作和家庭责任。一些研究还表明,“四天工作制”能够削减通勤带来的能源耗用和碳排放,从而受到广泛的欢迎。

但是,“四天工作制”的推广也面临一系列问题。比如,教师、医生等特定行业显然不适用该制度。又比如,在工作总量不变的情况下,减少工作天数可能只会导致更加频繁的加班,让员工更为疲惫。因此,“四天工作制”的前景究竟如何,在短时间内恐怕还难有定论。

但人们的高度关注,并不只是在讨论“四天工作制”好不好、行不行。问题的关键不在于每周具体工作几天,而在于如何更合理地利用时间。随着时代发展,尤其是在数字化和自动化技术不断推广的情况下,在对工作制度的设计中应该优先考虑的是如何提高单位时间内的工作效率,而不是大打“疲劳战”。

因此,工作四天或五天都只是一种选择,其设计也未必是最佳的、一成不变的,就像耐克的“混合工作模式”允许员工周五居家办公,并不意味着工作时间的减少,其对员工效率和公司业绩的影响,也还需要更长时间的观察。

与此同时,工作制度的设计不可能脱离现实。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企业如果难以立足,员工的收入和福利也就得不到保障。同样,如果在工作中一味追求“躺平”“佛系”,那么员工个人的前途和发展也就无从谈起。

总之,在遵守劳动法的前提下,企业更应该在工作制度安排中平衡、兼顾员工和企业的利益,树立正确的激励文化和价值导向。一方面,员工多劳就该多得,充分体现员工的个人价值;另一方面,员工也该有好好休憩、不受打扰的权利,而不是工作时间被无限拉长。

值得注意的是,随着数字时代的来临,许多职业“工作时间”与“非工作时间”的界限被打破,这就需要企业用更灵活的管理代替机械的考勤,激发员工的创意与热情。比起具体工作几天,人们更看重的是工作到底能不能为自己带来幸福感、获得感、成就感。

从更宏观的角度看,在不影响工作内容的前提下减少工作时间、提高工作效率,既有助于提升职场吸引力、提高就业率,也能让员工有更多自主支配时间用来休闲、消费,从而提振经济。

责任编辑:薄晓舟

山西一琉璃工艺厂坍塌致3死,14名公职人员被追责 成都一宠物店门前雕塑狗遭路人打砸,店主:已报警,希望该男子道歉并赔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