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社会新闻 > 正文

带娃出门,“卑微型父母”的“地狱模式”

来源:三联生活周刊

“苦熊孩子久矣”的互联网,如今出现了一个新词,“厌童症”。从韩国的“禁儿童区”,到高铁上家长被反复提醒看管好孩子,对公众场合哭闹的孩子,人们开始如临大敌。但是对于很多家长来说,带孩子出门一直是个令人战战兢兢的事,作为一个拥有12年经验的养娃专业户,我深知“带娃出门”真是泰山级别的难度。

生小孩很难,养小孩也很难。不想当“熊家长”的我们,成为日常的“卑微型父母”:除了要伺候小孩,还要时刻小心吵到旁人遭到白眼,简直是步履维艰,处处皆有险情。

1

生小孩很难,养小孩也很难,我最近发现,作为一个拥有12年经验的养娃专业户,“带娃出门”才是泰山级别的难度。家长除了要伺候小孩,还要小心旁人的白眼冷箭,简直是步履维艰,处处皆有险情。

孩子是一个神奇物种,弱小,又充满折磨人的能量。

刚晋升父母的人,在短暂收获了不可思议的幸福之后,很快就知道自己卸下的是一枚小型炸弹(好的方面,是偶尔变成烟花安抚你一下)。它像个永动机,满载能量和不可控,破坏威力惊人,我们很快就领受到了这一点。

刚开始,你不知道婴儿为什么会哭,为什么不高兴,为什么老哼哼,为什么不能一直睡觉好让你也能补个觉——但睡得多你又要担心她为什么睡太那么久;我们是卑微型父母,在家哭怕她吵着邻居,在外面哭又担心惹路人白目。

娃长大一点后,开始喜欢出门,你也喜欢她出门。出门能量消耗大,回家吃得多,也睡得香。

《今生也是第一次》剧照

《今生也是第一次》剧照

于是一天要求出去遛三趟:早饭后、午睡后、晚饭后,除了没往脖子上套绳,规律跟遛狗差不多。但如果哪天睡眠紊乱,就会看到一位不幸的老父亲抱着小婴儿,身影孤单在清晨的草地,或深夜的小区楼下徘徊。

女儿大部分时间都很乖,一旦哭闹,我和丈夫就开始紧张,反思自己做错了什么。

育儿书中给这种不按常理出牌的孩子命名为“高需求宝宝”。这种说法让我们稍感安慰,原来不是谁的错,而是某些群体生下来就需要特殊照顾。他们对环境敏感,需求很多,需要父母长时间陪伴,而且通通又很固执。后来问了周围的朋友,才知道原来每个家庭都把自己孩子叫做高需求宝宝,这个标签适合所有婴儿。

2

女儿七个月时,我们决定带她坐飞机回老家见见家里人。出发前,从网上查到起飞和降落时的颠簸和失重状态常会引起婴儿哭闹,论坛上的妈妈们建议抓在这两个节点喂奶,可以减轻孩子耳膜的不适。

但是,由于在机场大巴上提前睡了一觉,女儿在机场精神抖擞地跟着爸爸逛了一圈,刚坐上飞机系好安全带,她就表示饿了。

我们面面相觑,想方设法哄她:再玩一玩,等要起飞再吃奶?

饥饿的婴儿宛如暴君:我要,要现在就吃。

她用微表情暗示你,不执行命令的下场,会比砍头更可怕。哪个父母不熟悉自己孩子的喜怒哀乐呢,就像一名卑微的手下,得时刻盯着黑帮老大手指上即将弹落的烟灰。

《亲爱的小孩》剧照

《亲爱的小孩》剧照

周围屡次回头看过来的目光让我们感受到压力,只能投降给孩子喂了奶,心里暗自祈祷飞机快点起飞。但是填饱肚子女儿似乎更精神了。我们只能大眼瞪小眼地如坐针毡地等待飞机起飞。幸运的是,那次起飞降落她都很安静,还在飞机上睡了一觉,让我们逃过一劫。

3

繁荣的商品时代的确提供了许多便捷。

我妈惊讶于以前只需一条布带就能把孩子绑在身上出门,如今衍生出那么多产品,腰凳······她觉得最好用的还是婴儿车。但我们经常在路上看到单手抱着孩子,另一只手推着婴儿车负重前行的妈妈。拒绝坐婴儿车的孩子比比皆是。

有时带婴儿车上拥挤的地铁或公交车会还带来另外一种羞耻感,害怕占据太多公共空间感到自责,而只能慌忙把婴儿车叠起来。许多家庭在有了孩子之后开始买车,是因为坐私家车能大大缓解乘坐公共交通带来的不方便,安抚一个在自家安全座椅上捣乱或嚎啕的小孩,看起来总比出现在公共场合让家长更具有信心。

出行必备妈咪包。妈妈们几乎每天都带着它走出家门:孩子的整套替换衣服鞋袜、保温杯、奶瓶、尿不湿、奶粉、药、湿巾、毛巾、围嘴,开始吃辅食的还得另带碗勺。一款优质妈咪包应该是既可双肩,又可手提,要大容量,又要轻便,要耐磨耐脏,还得多功能:必须有隔层设计,同时装有USB充电接口(配数据线),口袋要多,要干湿分离,最好有奶瓶铝箔保温区;为防手忙脚乱找不到手机,手机防盗口袋不能少。

我衷心希望有一天更多爸爸们能背着这个包带娃上街。

带孩子的家庭,外出吃饭是个大问题。在女儿学会乖乖吃饭之前,我们很少能安静地享受一顿美餐。通常是一个人伺候孩子吃喝,另一个在旁边抓紧时间狼吞虎咽,刚塞完最后一口,女儿表示吃饱了,不想再在餐桌待下去,那么吃饱的那个人就得赶快擦擦手,接过这个烫手山芋,抱起来四处走走,好让另一个人把已经凉了的饭菜继续吃下去。

《少年派2》剧照

《少年派2》剧照

等女儿可以跟我们一起下餐馆,为了让她学会耐心等待,玩具、贴纸、画笔,这些是饭前要准备的东西。如果你看到一个坐着安静看iPad的小孩,请先不要急着责怪父母把孩子丢给数码产品,也许这是他们在阻止大爆发之前抓住的最后一根稻草。

4

即使独自带孩子在城市中出行,也会感觉不方便。如果一时找不到母婴室,就只能东躲西藏哺乳、换尿布。上厕所就更麻烦了,把孩子单独放婴儿车里,门一关,怕丢了,门开着,又不像话,最后咬咬牙,把孩子抱着坐马桶,久而久之,也练就了一种神功。

三岁之前,我们不敢带孩子坐高铁地铁,不敢想象漫长旅程中如何让孩子保持安静,更没有全家一起去电影院看过电影。等她足够有耐心坐高铁,我们得专门准备一个小包,装有各种手工用品和零食、在电脑里下载动画片,计算好时间,让她能“安静”撑到终点站。

孩子通过探索空间来认识世界,每长大一点,他们对新领域的渴求又增加一分。去近去远,对他们来说都是冒险,也都是玩耍。可夏天太热,冬天太冷,除了来回那几家充气城堡和泡泡池,城市里找不到适合孩子玩耍的地方。

而且相对于城市建筑,自然环境更能释放孩子的天性,小区绿地、森林公园和农村老家都是很好的选择。我们家的旅行第一选择永远都是“海滩”。因为海滩够大,可以让孩子随便跑,消耗能量也快;海滩也够喧嚣,一个小孩的喊叫声、哭闹声和吵闹声会被汹涌的波涛声完美掩盖;更何况海滩上的人们几乎都处于一种放松状态,对待小孩也更友好。

《辣妈正传》剧照

《辣妈正传》剧照

5

去年,随着丈夫工作变动,我们全家搬到了东京。

作为一个著名的少子化国家,日本儿童人口连续42年减少,在人口超过4000万的36个国家中,日本的儿童比例最低。走在东京街头,婴儿车里有一半是孩子,还有一半是狗狗。

但我们仍能感受到东京对儿童的特别关照。虽然房屋居住面积狭窄,却保留了大量的公共绿地,供儿童游玩的公园和玩耍设施星罗棋布,而且几乎没有重复的设计;各町都有自己的儿童馆,从学龄前到中学生,可以免费在馆内玩耍、读书和做游戏,并有专职人员陪伴。即使在商场,也专门设置了免费的儿童游玩区,方便带孩子的家庭去休息。连锁餐馆大多也准备了涂色卡和彩笔,用来帮助等餐的孩子消磨时间。而在东京的商场公厕里,除了宽敞的母婴卫生间,我终于看到了曾经强烈需要的墙挂式宝宝座椅。

一方面给儿童和家庭提供帮助,一方面鼓励儿童独立成长。女儿开始学习一个人上下学,自己去超市买东西,晚上和朋友在外面玩耍。学校组织去看音乐剧,路上全程有电车站工作人员陪同;坐电车同样也是重要的课程内容,带队老师会示范乘车礼仪,指导如何分组排队等候,也会告诉学生把“老弱病残孕”专座空出来,不要坐。

公共场所大多数人都很安静。住在隔音没那么好的公寓里,刚搬来时我总是不停地提醒女儿:“小点声。不要跑。不要跳。”假若她扯开嗓门哭(孩子有一万个哭的理由),我和丈夫就有点绝望,既怕被邻居敲门提醒,更怕被投诉到儿童相谈所(日本儿童保护机构),第二天会因养育不当而被约谈。

《再次恋爱》剧照

《再次恋爱》剧照

6

女儿已经12岁了,大部分时间很安静,但有时犟起来,站在座位前像根木桩一动不动的样子也会让我尴尬,更何况还惹得邻座乘客频频扭头。我小声对她说:“你能不能坐下来,这样很危险。”

曾以为安全度过儿童期,带孩子出门会变得一帆风顺,但没想到即将迎接我的,是一个无法理喻的中二时期。想象一下暄腾的青少年们集结出行的场面吧,那是一个全新的气场。

女儿就像一面镜子,让我们以从未有过的眼光回溯童年,重新去理解自己,原来长成一个情绪可控的成年人,过程曾经如此艰难。我已经作为成年人生活了那么多年,依然不能保证做得完美,又如何去要求孩子呢?与孩子相处,同时也帮助了我更好地理解他人。

世上不可能存在永远听话乖巧的孩子,没有哪个人类的童年能满足这个标准。在这个世界上遵守秩序,尊重他人的边界感,这是一个漫长的过程,也许我们每个人一辈子都在学习。

《我们的日子》剧照

《我们的日子》剧照

几乎每一本育儿书都会专门开辟一章节,为父母支招,介绍如何对付在公共场合发脾气的小孩。但我觉得无论哪一种方法,都不如来自陌生人的友好帮助更快见效。

我很庆幸这么多年外出时没有遇到特别刁难的路人,收到的都是友善的提醒和真诚的关心。很感激孩子玩具掉落一地时,帮忙捡起的路人;也感激在高铁上,坐在旁边的女生面对孩子的好奇,偶尔会报之一笑;还有愿意逗孩子开心,让我们抽空能吃上饭的陌生朋友。

我不是对别人家小孩特别热心的人,但如果遇到哭闹或发脾气的孩子,我会试着问一下家长是否需要帮助,因为我知道,带孩子出门会有多辛苦,如果我伸出手,就有可能使我同处的这个环境变得更可爱。

责任编辑:陈建瑞SN243

相关阅读:
北京门头沟综合突击队前往斋堂镇、清水镇摸排失联村庄 与死亡和解后,62岁的她在养老院解锁新职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