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社会新闻 > 正文

更易“二阳”的人有3个特征!专家:感染次数越多,后遗症风险越高

来源:今日女报

近期全国各地新冠“二阳”病例逐渐增多,但有一个很奇怪的现象:一个家庭中,有的家庭成员“二阳”了,有的家人却没事;同一个办公室中,有的人“二阳”了,有的人却平安无事。这是为什么?

更易“二阳”的人有3个特征!

近日,深圳市第三人民医院院长卢洪洲教授在接受《看呼吸》采访时表示,从目前深圳市第三人民医院的情况看,近两周就诊的新冠患者中,约60%为“首次感染”,40%为“二次感染”。通常情况下,抵抗力差或者免疫力低下的人群确实更容易“二阳”。另一种可能,是环境暴露的程度更高,感染风险更高;除此以外还有一种可能,是“首阳”时如果病毒载量太低,可能诱导人体产生的免疫抗体不够多,因此产生的免疫保护也不够强大,相反,还会有免疫力的下降……

卢洪洲教授

卢洪洲教授

因此,总结“二阳”的人有3个特征:

1。老年人、基础疾病患者、肿瘤病人以及免疫缺陷人群,这些人抵抗力更差、免疫力更低下,更容易“二阳”;

2。常常外出尤其常到人群密集的旅游景点,或者常常处于医院环境等,这些“人多”且有聚集性特点的公共场所,抵抗力差、免疫力低的人应少去,常处于这些环境暴露下更容易“二阳”;

3。如果第一次“阳”的时候您的症状很轻,甚至是无症状,但查核酸结果是“阳性”,也就是肯定为新冠轻症或无症状感染者,那么您比“阳康”后的患者更容易“二阳”。

感染次数越多,后遗症风险越高!

“有病毒就有损伤,有病毒就有感染。”6月3日卢洪洲在上海举行的国际医院感染控制论坛上接受媒体采访说,“对于大部分健康的人来说,第一次感染后,尽管其免疫功能不能完全阻止新的XBB毒株的再次感染,但是感染后症状通常比较轻。但对于老年人、肿瘤患者、免疫功能缺陷者来说,感染一次,就会对免疫功能造成一次打击,所以依然会出现重症,各种合并症、并发症。应尽量避免感染。”

重复感染还会增加长新冠风险。5月13日,中国科学院院士高福在国家感染性疾病临床医学研究中心2023年学术年会上说:“长新冠是一个基本事实,不要回避。感染次数越多,后遗症风险越高,这是有临床数据的。”

每周日下午是卢洪洲在深圳市第三人民医院的门诊时间,在他的门诊里,几乎每一次都会出现长新冠患者,其表现多种多样,包括顽固性睡眠障碍、心悸、脱发、脑雾等。一位老年女性让卢洪洲印象深刻,她表现出严重的抑郁和恐惧,“见不得人,见到人就说害怕”。

针对奥密克戎感染导致的长新冠,卢洪洲团队近期的一项回顾性研究发现,国内存在长新冠,但总体并不严重,发病率也没有国外那么高,多数长新冠症状持续5-6个月可以消失。其团队仍在继续进行长新冠的机制研究,包括长新冠与免疫系统、各器官系统之间的相关性等。

未来的趋势是“梯次感染”

未来新冠将会呈什么趋势发展?卢洪洲判断,随着时间的推移,新冠的毒力总体会慢慢减弱。“经过三年多的时间,病毒不停在变异,致病性和传染性增强的空间已经很有限了。在事实层面,过去三年,几乎每隔几个月就会有一种新的变异病毒广泛传播,但XBB自去年年底出现后,没有再出现大的变异。”

“重复感染应该不会是常态,因为免疫屏障建立起来以后,病毒无法广泛传播。”卢洪洲说。他认为,新冠未来的趋势将是“梯次感染”,“免疫保护期具有个体差异,免疫保护期短的人会先感染,同时期其他的人则不会被感染。例如,100个人中,可能5%的人在感染3-4个月后再感染,10%的在感染5-6个月后再感染,此时之前的5%就不会再被感染了。所以不会形成聚集性病例,未来也不会形成一波又一波的疫情。”

但疫苗和药物的研发仍要继续。“所谓科技抗疫,就是要研发更加有效、长效的鼻喷疫苗,以及更加有效、长效的抗病毒药物,它们对于今后可能出现的变异病毒都可以发挥很好的作用。今后的研发方向是长效、通用的疫苗和药物,无论病毒怎么变,都可以发挥作用。”卢洪洲说。

来源:健康时报

本文综合自:①2023-05-30看呼吸《“首阳”更重?更易“二阳”的人有三个特征?》

②2023-06-04澎湃新闻《“二阳”比例上升,新冠重复感染,专家:需第一时间使用抗病毒药物》

③2023-05-13高福院士在国家感染性疾病临床医学研究中心2023年学术年会演讲

相关阅读:
村副书记出轨书记?四川葛仙山镇官方:已免2人职务 江苏扬州一车辆疑似连续冲撞多人,警方:已控制肇事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