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社会新闻 > 正文

重点打击“老赖”转移财产 144万余人次迫于信用惩戒压力主动履行义务

来源:央视网

央视网消息:针对有的失信被执行人明明有钱,但却通过假离婚、关联交易等方式提前转移财产,导致“无钱”可执行的现象,发布会上,最高法相关负责人表示,失信被执行人以各种方式规避、逃避、抗拒执行,是人民法院执行工作重点打击的对象。

重点打击“老赖”转移财产 144万余人次迫于信用惩戒压力主动履行义务

最高法相关负责人表示,打击规避执行,首要的就是提升执行查控能力,进一步拓宽网络查控系统功能和覆盖范围。

最高人民法院执行局副局长王富博:目前,已经建成了以最高人民法院“总对总”为主、地方法院“点对点”为辅的执行网络查控系统,实现了与公安部、自然资源部等16家单位和3980家银行金融机构联网,可以对当事人的存款、证券、不动产等主要财产形式实现联网查控。

升级网络查控系统提升执行效率

重点打击“老赖”转移财产 144万余人次迫于信用惩戒压力主动履行义务

截至2023年4月底,全国法院通过网络查控系统累计查控案件13628.08万件,累计冻结资金28044.58亿元,查询房屋、土地等不动产信息81963.89万条,车辆19018.00万辆,证券42195.43亿股,渔船和船舶371.79万艘,网络资金1009.75亿元,有力维护了胜诉当事人合法权益。

最高人民法院执行局副局长王富博:今年,我们将进一步升级“总对总”网络查控系统,与人民法院大数据平台对接,推动实现对当事人电话号码、已送达地址和户籍信息的“总对总”查询功能;加强与自然资源部、人民银行、税务总局、国家知识产权局的信息共享,拓宽查控范围和深度;缩短执行查询周期,提升执行效率。

自2013年最高人民法院建立失信被执行人名单制度以来,截至2023年4月初,有1144万余人次迫于信用惩戒压力主动履行了义务。

相关阅读:
媒体:家底丰厚的派出所所长,是否有“名表豪车自由”? 中央纪委国家监委通报5起五一、端午期间“四风”问题典型案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