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3日,据无锡日报报道,无锡市于一天前的3月2日举行涉疫个人数据销毁仪式。在仪式上,共有10亿余条个人数据被销毁,主要包括因疫情防控及服务目的,存储在城市大数据中心的个人信息数据。为确保数据彻底销毁、无法还原,无锡市政府邀请第三方审计和公证处参与了此项活动。据报道,无锡进口冷链食品申报追溯系统、货运通行证等40多项数字防疫服务应用,自3月1日起已经陆续下线。
一夕之间,10亿条数据灰飞烟灭,无锡市有关部门以一种极富仪式感的方式,给当地过去几年来的涉疫个人数据收集活动画上了一个圆满的句号。对当地居民而言,这也意味着那段几乎每天都要打开手机扫码的“特殊时期”已经过去。无独有偶,不久之前,广东省的健康码服务“粤康码”于2月16日11时正式停止服务。在官方公告中,粤康码运营方表示:“停止以上服务后,我们将按照有关法律法规规定,彻底删除、销毁服务相关所有数据,切实保障个人信息安全。”
去年12月,新冠防疫“新十条”公布之后不久,复旦大学数字与移动治理实验室主任郑磊等专家就指出:类似核酸信息、场所码等数据都应该销毁、封存或者彻底脱敏。毕竟,场所码的采集目的是为了流调,信息都具有时效性,过了这个时间,信息自然需要销毁,而不应被继续留存。
当时,多地的健康码仍在保持运作,相关讨论只是对未来的前瞻。大多数网友都对此类专家观点表示支持,希望自己的隐私得到更周全的保护。不过,也有个别声音认为,保留数据有助于分析疫情走向,并在有必要使有关部门可以更高效地重启健康码系统,从而防患于未然。
从实用主义的视角出发,后一种观点并非全无道理。新冠感染防控工作固然已经进入“乙类乙管”的新阶段,但是,谁也不能100%笃定地说,未来不会出现新的公共卫生事件,迫使有关部门重启需要收集个人信息的防疫手段。但是,如果综合考虑法治原则、公民权利、信息安全、社会稳定等要素,保留数据的负面影响和潜在风险,无疑远远大于其收益。因此,就算未来我们真要和“健康码”之类的程序再打一次交道,有关部门也应从零开始,搭建新的信息体系,而不能仅仅为了未来的“方便”,在涉及公民个人信息的问题上马虎。
从本质上看,过去3年来的疫情防控工作,让全国人民长期处于一种“非常状态”之下。依照有关法律法规,这种“非常状态”意味着有关部门出于防疫目的,可以依法收集公民个人信息用于必要之处,公民也应让渡一部分个人隐私,从而维护大多数人的健康利益。然而,任何“非常状态”都有结束的时刻,而不可能长期维持,随着新冠“乙类甲管”转为“乙类乙管”,整个社会的各个方面都应有序回归常态,涉及公民个人信息的法治原则自然不会例外。
几年来,公众之所以自愿将大量个人信息提交给健康码等系统,既是法律的要求,也是在主动履行协助防疫的社会责任。对此,处理信息的有关部门必须保证相关信息只用于防疫目的,并确保这些信息“用后即焚”。如今,“用后”的时间已到,有关部门能否做到“即焚”,决定着公民隐私是否得到切实保护,也决定着社会大众对有关部门的信任度。
目前,纵观全国,已经采取实际行动销毁涉疫个人数据的地区并不算多。这与一些地方尚未彻底停用健康码等技术防疫手段有关,也说明国家层面对此尚无统一规定。无锡市和广东省等地的举措,起到了极好的带头作用。有了这些先行者的正面示范,相信越来越多的地方都会“从善如流”,最终形成全国性的政策共识,让每个公民都能相信自己的个人信息安全无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