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社会新闻 > 正文

八旬重症新冠患者双白肺血氧饱和度57%,医护18天救回

晏继喜团队。通讯员供图

晏继喜团队。通讯员供图

1月14日,极目新闻记者从武汉市第六医院盘龙城院区获悉,一位80岁新冠病毒感染重症患者经过18天治疗,现恢复状态良好,达到出院标准。

去年12月28日,80岁的杨婆婆(化姓)因咳嗽发热被家人送到武汉市六医院盘龙城院区内科一病区接受治疗。入院后检查提示,杨婆婆双肺“白肺”,提示重度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同时合并高血压、糖尿病、双侧胸腔积液、心功能不全及贫血、低蛋白血症等。评估病情过重,该院内科副主任晏继喜立即为该患者制定了个体化治疗方案,包括无创呼吸机辅助通气等。但由于该患者无法耐受无创呼吸机辅助治疗,仅同意面罩吸氧,血氧饱和度一度只能在85%左右徘徊。1月4日下午,杨婆婆在一次进食后,由于长时间脱氧,血氧饱和度突然直线下降到57%左右,出现了呼吸微弱,病情万分危急。

紧急关头下,晏继喜征询家属同意后,果断为老人插管,并使用有创呼吸机辅助呼吸,给予超级肺保护性通气治疗。此后数日,晏继喜带领团队成员坚持每日为老人进行肺复张及俯卧位通气等治疗。由于杨婆婆较重,身上管路较多,每次俯卧位通气得五六个医务人员共同努力才能完成,每日治疗如履薄冰。

在治疗方面,晏继喜团队主动出击,为老人预防各种并发症,同时积极保护其心肝肾器官功能、加强营养、保持血流动力学稳定、维持电解质平衡,以及血容量的管理及渗透压的管理等。晏继喜白天在病房巡视,晚上完成危重症病人夜查房后才离开,在家也思考患者治疗方案如何更优化,更有效,并在微信群里及时与当班医护沟通。

经过六昼夜细心守护,杨婆婆病情出现转机,氧合指数开始逐步上升。1月10日下午,晏主任在给杨婆婆做了自主呼吸试验后,杨婆婆顺利拔管脱机,改为经鼻高流量氧疗,生命体征恢复正常。1月14日,杨婆婆已达到出院标准。

晏继喜介绍,新冠感染导致肺炎合并重度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者,死亡率高达50%,像杨婆婆这样高龄高危患者,死亡风险更是高达70%-80%,能够经有创呼吸机治疗6日成功脱机者,实属不易。

相关阅读:
“阳了”发烧,这10种情况需就医 内蒙古:有困难要及时报告,绝不能出现因缺医少药致重症病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