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社会新闻 > 正文

红星新闻:骗女孩当卖惨工具,“毒流量”伤人心伤社会决不轻饶

这种短视频绝对不是自娱自乐、无伤大雅,其副作用显而易见

靠短视频造假卖惨的事儿,又又又来了。“天已经漆黑,一个15岁的小女孩,脸上挂着稚嫩单纯的微笑,每天晚上却要靠捡瓶子卖钱交学费。”最近,博主“笑宝来也”发布的“小女孩捡瓶子挣学费”的视频火了。这位非常有“头脑”的博主,仅仅用100块钱和一些饮料,就骗得女孩阿月的配合,自导自演了一出问答戏,在一些短视频平台骗赞过10万+,引发了很多人的同情。

是不是觉得很眼熟?你肯定见过类似视频。比如此前,“韩文团队”塑造了一个叫阿佳的女孩,父亲去世、没见过母亲,上不起学,然后用这个故事骗同情网友买链接中的“凉山地区贫困村民销售的自产苹果”,获利29万元。再如去年10月,一则“凉山儿童贫穷无助”视频走红,视频中一小孩站立在破旧的房屋面前,说自己无父无母,实在太贫穷,只能帮邻居干活并照顾抚养妹妹弟弟。短时间内该视频获得转发和点赞10万、评论3.5万的传播量。经媒体核实,视频是策划者抹脏小朋友的脸,故意在闲置房屋前摆拍所得……类似骗局,不胜枚举。

策划者的套路大同小异,无非就是一个贫困人设,一个不高明的“剧本”,一个破破烂烂的背景,再骗天真的孩子来配合说几句煽情台词。央视新闻就曾揭露过,有的博主为了让视频效果更逼真,还会给孩子点眼药水,甚至把孩子掐哭,视频内容还可以随意嫁接。等把看客惹得泪眼婆娑、同情心无以复加的时候,就可以“3-2-1,上链接了”。

这种短视频绝对不是自娱自乐、无伤大雅,其副作用显而易见。首先对受骗网友不公平,谁也不想自己的同情心成了骗子牟利的工具;其次对社会风气伤害很大,人与人之间基本信任没了,大家从此“水泥封心”,真正需要帮助的人上哪去获得相应的注意力资源?再次对配合出演的孩子不公平,像“小月”并不知对方意图,但她因为这100块钱成了骗局的主人公,成为全网议论对象。平地而起的风暴围绕着尚未成年的孩子,其中的残酷可想而知。

更重要的是,对“故事”发生地不公平,凉山州公安局甚至需要专门召开新闻通气会澄清这类骗局。众所周知,我国的脱贫攻坚战取得全面胜利,创造了人类减贫史上的奇迹,无数人为此呕心沥血,付出了艰辛努力。跳梁小丑般的骗子,随意发挥编剧“才能”,造成的误导和抹黑,短时间内可能难以消除。

当然,短视频骗局五花八门,“贫困山区孩子”只是一个门类,像前段时间“史上最凶班主任”之类伪装成某种职业身份博眼球的,或者处心积虑“养”情感账号搞诈骗的等等。短视频催生了新的经济模式,改变了大众生活方式,也为线下的“牛鬼蛇神”提供了舞台,到短视频平台上演借尸还魂的各类骗局,令人防不胜防。

今年4月,中央网信办开展的“清朗·整治网络直播、短视频领域乱象”专项行动强调,要从严整治恶意营销问题,特别是虚假人设。从严整治对象包括编造故事、摆拍作秀等手段,营造名媛人设,进行炒作引流;营造“卖惨”人设,博取同情进行商品推广;营造成功人设,打着分享成功学、职场经验旗号,实则宣扬厚黑学、金钱至上理念等。

官方剑指这些乱象之后,平台的作为还需及时跟上。有媒体调查发现,公众对涉嫌造假作品的举报因举证很困难,往往难以得到某些短视频平台的认定,即使举报成功,平台在处理时也是“高高举起,轻轻放下”,缺乏力度,自然也达不到威慑的目的。

网络调侃有云:自古深情留不住,唯有套路得人心。但若是利用人的善心善念骗取的流量,绝对是“毒流量”,伤人心伤社会,决不能轻饶。

成都商报-红星新闻特约评论员罕山

责任编辑:刘德宾

相关阅读:
两死一伤,“潮州案”未决特斯拉又出事,究竟是谁的锅? 新蜥脚类恐龙或起源于亚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