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16日,在北京市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防控工作第415场新闻发布会上,北京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委员会副主任丁胜介绍,当前,疫情防控工作处于关键时期。全市目前在施房屋建筑和市政基础设施工程共3609项,在建房屋建筑面积1.61亿平方米,在施市政基础设施工程投资额470亿元,在施轨道工程9条线路、120个标段、235公里,在施市郊铁路2条线、5个标段、12公里,住建行业从业人员近45万人。北京城市副中心、“两区建设”、交通枢纽等重点工程已进入施工高峰期,冬季施工、工序转换、人员流动等多种因素叠加,给全市住建系统疫情防控工作带来巨大压力。
为严格落实施工现场疫情防控措施,各区住建部门坚持对全市在施工程实施7天一轮全覆盖检查,10月份以来,各区住建部门累计检查25000余项次。特别是11月以来,市住建委坚持现场检查与视频巡查相结合,出动检查组1347组次,检查人员5571人次,抽查房建市政和轨道交通工程3880项次。同时坚持疫情防控“日提示”,“日报告、零报告”,“预筛查”,“七天一覆盖”检查等制度,发现疫情防控问题隐患督促施工项目参建单位立行立改。
下一步,市住建委将完整、准确、全面贯彻落实《关于进一步优化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措施科学精准做好防控工作的通知》要求,重点做好以下几方面工作:
一是立足“防”,严格落实封闭+闭环管理。具备封闭条件的要严格落实封闭管理,非施工现场从业人员严禁进入施工现场,物料进场要严格消杀,采用无接触方式进行交接;不具备封闭条件的要主动纳入属地疫情防控体系,落实“集中住、统一管、一起走、戴口罩、有距离”的闭环管理要求。
二是立足“早”,严格落实核酸检测和疫苗接种工作。施工现场从业人员要做到“核酸百分之百检测、疫苗百分之百接种”,特别是现场“快、修、保、食、洁”等五类重点人员,核酸检测要一天一做。施工总承包单位要安排专人对项目当日用工人员数量、核酸检测情况、疫苗接种情况进行动态比对,确保“不漏一人,不漏一环”。
三是立足“准”,严格落实实名制管理和远端筛查工作。充分发挥实名制管理平台作用,做到“入场即录入、出场即销号”,严禁使用零散用工;充分运用大数据等科技手段进行远端筛查,全面监测预警筛查风险人员,通过大数据筛查的人员方可安排返京。
四是立足“实”,严格落实常态化疫情防控措施。进返京人员要做到7天内不聚集、不聚餐、不聚会,劳务人员解除健康监测后方可进入正常生活区。施工现场从业人员要按要求做好“四件套”、戴口罩、一米线、勤通风等规定动作,特别是卫生间、厨房等重点场所要“早、中、晚”一日三消杀。
五是立足“控”,严格落实企业主体责任、实施网格化监管。各集团、总公司要统一负责,抓好施工现场隔离设施建设和项目之间人员调配工作。施工现场要建立健康监测区,落实单人单间隔离要求。健康监测区保洁人员、保洁用具等要单独配置,不得与工人正常生活区混用。各项目特别是大型项目要实行疫情防控网格化管理,划小管理单元,能物理隔离的要物理隔离,不能物理隔离的要闭环管理,将疫情传播风险大而化小、小而化细,确保不发生聚集性疫情。
六是立足“暖”,严格做好物资保障和人文关怀。结合冬季特点,项目各参建单位要密切关注隔离人员情况,加强人文关怀和“送温暖”工作,全力做好物资供应、生活保障、心理疏导、情绪安抚等工作,做到“隔离不隔心、隔离不隔情”,用心用情做好各项服务保障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