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字的谬传或许不会影响你的下一顿吃什么,却关系到我们所依存的文明的传承延续。
“是人”刚去,“曼曼”又来。到底是故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还是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这事上周刚“吵”上热搜,另一篇耳熟能详的古文里也有了类似争议:到底是“路漫漫其修远兮”还是“路曼曼其修远兮”?
↑人教社语文教科书九年级上册2018年版。
好在,这一次的答案,似乎更为辩论双方所接受。浙江大学楚辞学研究中心副主任、中国屈原学会副会长,译注了中华书局版《楚辞》的林家骊教授表示,不管是用“曼”还是用“漫”,都是可以的。“古汉语中,字通用的现象很普遍,不需要纠结,‘曼’和‘漫’都可以用。”
对于这类现象的争辩澄清,有网友统一“批复”,“都是闲的”“有什么好争的”。此言非也。发现汉字中通行版本与记忆出现偏差,拿出来论一论,绝对不是咸吃萝卜淡操心。通俗点说,文字是文明的重要载体,皮之不存毛将焉附?
每个汉字,都有自己的身世和传说,是特定历史时期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反映。一个汉字的流传变迁,甚至需要一个学者付出毕生心血去研究和爬梳。日本有部小说叫《编舟记》,讲的就是老中青三代编辑,花了15年编撰辞典《大渡海》一事。他们凭着对文字的热爱,誓要在茫茫语意的海洋中,为民族母语造好一艘“文字之舟”。不少读者看完都觉得其中的较真精神很热血,也很治愈。
不管是“曼德拉效应”般的集体记错,还是习焉不察的以讹传讹,如果没有人去发现、去议论,混乱就得不到纠正,通用与否也得不到印证。文字的谬传或许不会影响你的下一顿吃什么,却关系到我们所依存的文明的传承延续。
另一方面,这种争论的产生并不稀奇,甚至是某种必然。我们都知道,在“捉”文字谬误方面,有一本畅销刊物叫《咬文嚼字》,它每年一度地发布“十大语文差错”。看看历年常见的差错,估计很难有人能从中全身而退。这个刊物办了二十多年,可供他们“捉”的差错不是越来越少,而是越来越多。其重要背景就是,互联网时代,整个社会的文字发布量成倍增加,不管是古文诗词,还是常用字,都会出现意想不到却常见的错误,且出现的概率相较印刷时代也是成倍增加。
先要破除排斥感,破除盲目自信,正视这些疑惑,才能把李鬼、李逵分得清楚。“天王老子来了也是某某某”的表述,用来传达一种幽默挺好的,但要真这么想,多少有点不严谨、不严肃。
经济社会快速发展,网络话题日新月异,快速变迁的社会带来的流动性、躁动感,让人感觉似乎一切是可变通的。实际上,汉字就像是古老文明的活的见证者、守卫者,它并不是单纯的工具,不应该任意拆解化用,怎么趁手怎么用,而是应该自有它的规范。
这种争论每次产生,都是在提醒文字工作者尤其是教材的编撰者、公开印刷物的责任人,对笔下的一撇一捺,多一分敬畏心、警觉心和使命感,要当规范的起点,不要当谬误的中介。同时,我们或许不必为此类争论感到忧心忡忡,吵一吵、辩一辩,对防范社会语言生态的粗鄙化、随意化,起到的是正面作用。争议总比无视、遗忘和漠不关心要好得多。
责任编辑:薄晓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