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良渚遗址以其见证价值和典范价值获准进入世界遗产名录。与世界文明发展史中,源自大河流域的大多数文明不同,良渚文化发源于江南环境下,沼泽湿地环绕,以稻作农业为经济支撑,是东亚地区最早的区域性早期国家。
“良渚是实证中华五千多年文明史的圣地”,1936年施昕更先生发掘余杭良渚遗址。早期良渚文化发掘的文物特点与龙山文化一致,就在大家倾向于认为良渚文化受龙山文化影响时,中国近代考古学家梁思永先生敏锐地认知到:两者之间差别甚大。经过进一步研究,发现良渚文化时间上在龙山文化之前,距今5300年至4300年之间,从此良渚遗址的价值被认知。
经过了八十多年的考古研究,学界对良渚文化的认知更进一步:在良渚时期已经出现了城市、有大型的水利工程、有明显的社会分工和阶层分化。当时已经具有令人赞叹的玉器和漆器制作工艺,被称之为“中国史前用玉的高峰”。令人赞叹的是刻有神人兽面纹的玉琮,这是良渚人沟通天地的法器,他们在当时就已经创造了自己的神明。在1毫米的雕刻宽度中能有5-6根线条,体现了匠心和敬畏心。在良渚文化分布的环太湖流域,这个神徽或繁或简都被发掘,说明区域思想意识在当时已经获得了高度统一。
良渚文化不仅是现在长江三角洲区域的根脉与缘起,它的城市规划、玉器制作、宇宙观对整个中华文明的影响都非常深刻,以各种形式融入了中华五千年大河文明的主脉中。广富林、福泉山、良渚古城……面积大约三万六千五百平方公里的良渚文明逐渐勾勒出了一个早期完整的国家形态,为中华五千年文明提供了伟大见证。
关键帧:
缘起长江三角洲,
见证上下五千年。
(看看新闻Knews记者:朱亦敏杨光文字:李蔚欣编辑:老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