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社会新闻 > 正文

工人日报:“硕士送外卖”是基于理性和现实

专科生“逆袭”读研、毕业3年后送外卖——据9月18日新黄河客户端报道,近日,毕业于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的一名硕士研究生送外卖一事,引发热议。这名何同学目前正在重庆江北区从事送外卖工作,在他看来,“硕士”只是一个名称,不觉得有什么特殊含义,“目前找不到更好工作,倒不如先自己养活自己”。

硕士送外卖,是自食其力还是大材小用?正如这位何同学所说,高学历人群并不是所有人都光鲜。总有人因兴趣、机遇等诸多原因而没能从事专业对口的工作或在外人看起来“高大上”的工作。不论哪种选择,自食其力从来无关学历。

仅就此番事件而言,人们更应该看到的是一种求职理性。“出力少,赚钱多”的工作,人人都向往。但求职向来是能力与运气并存,总有人会面临诸多烦扰。在找到合适的工作之前,拒绝“躺平”和自怨自艾,先“骑驴找马”干一份能养活自己的工作,不失为一种现实选择。

近年来,社会上出现一种“慢就业”现象,即一些大学生毕业后既不马上就业也不继续深造,而是暂时待在家中慢慢考虑和规划前路。有统计显示,越来越多的年轻人告别传统的“毕业即工作”模式而成为“慢就业族”。我们尊重不同人的职业规划和选择,但同时要正视,不是所有人都有“慢就业”的实力和基础。对一些家庭条件不好的毕业生而言,他们没有那份气定神闲。

因此,“硕士送外卖”本质上是一个理智的行为。“快就业”找到的岗位虽然可能不是“最向往的”、不是“最赚钱的”,却可能是最能解燃眉之急的。这不论是对自己,对家庭,还是对社会,都有益无害。更何况,人生需要历练,某种角度上说,诸多经历都可以为未来的漫漫人生积淀一些经验和智慧。

劳动无分贵贱。带着刻板印象去看待“硕士送外卖”,本身也是对学习经历的一种误读,还可能潜藏着对体力劳动者的不尊重。幸福、成功没有统一的标准,有人追求金山银海,有人喜欢平淡质朴。重要的是,谁也别把自己的想法强加于人,谁也不应在不了解实情的情况去随意点评甚至指责他人的选择。

此前报道:从专科生“逆袭”到硕士毕业送外卖,当事人回应争议(新黄河

记者:薛冬

“您好,我是送外卖的硕士何成”。

在何成看来,这是能使对方短时间内确认他身份的自我介绍。他不以为意,“只是一个名称,谈不上标签,我不觉得这有什么特殊含义。”

专科生“逆袭”读研、毕业3年后送外卖,在外界对何成的描述中,“硕士毕业”“外卖员”这两个有明显反差的身份尤为引人关注。被媒体报道后,何成的社交平台账号下涌入大量网友,是“自食其力”还是“大材小用”?这些评论让何成陷入争议。他告诉新黄河记者:“很多人不理解我,但我还挺理解他们的。”

何成认为高学历人群并不是所有人都光鲜的,只是有些人碍于面子不说,外人就无从知晓。而他送外卖的选择,也与学历无关。

选择去送外卖,是何成在失业4个月后的一个尝试。“我只是一个个例,我对外卖员并不歧视,但也没觉得多光荣。”何成对“炒作”一说进行了反驳,他并没有像大家以为的那种“躺平”,只是没找到合适的工作,并且需要养活自己。相关报道>>>《专科逆袭考上研究生后去送外卖?本人回应!》

“如果说现在有个修车的,他愿意带着我,让我干上十天半个月的,我也愿意。”在送外卖之前,他曾经当过培训机构的老师,后来去长沙做过工人。

8月4日注册,7日第一次接单,整个8月,除了去贵阳找了趟弟弟,何成每天都“上线”接单,平台的月统计显示,他8月收入3353.5元。

9月17日,是何成送外卖的第42天。

工人日报:“硕士送外卖”是基于理性和现实

何成向记者提供的学信网截图

何成向记者提供的学信网截图

审视自己:“做事没有目的性”

硕士生送外卖被舆论关注,何成没有过多惊讶。一方面,他曾经看过类似报道,例如浙大博士生孟伟送外卖的新闻。另一方面,他觉得这基于外卖小哥庞大的数量,以及与普通人的关联度。相关报道>>>《浙大“博士”外卖员的困境与突围》

这种让大众切身感受的反差顺势引发了舆论热度,何成的社交账号几天之内涨了1000多粉丝,在这之前,他断断续续花了一两年时间经营,也才积累了2000多粉丝。他曾在毕业后经历了几轮失业的躺平期,在发现自媒体会成为职业的可能后,他也把这当成一种尝试。不过他也坦言,正因为这个经历,他才确切地知道获取流量是件多么困难的事。

所以,何成认为这些关注对他来说至少不是坏事。前几天有空的时候,他把评论翻了个遍后,把网友们的观点总结为两方面,一方面是认为他至少自食其力,没有躺平,另一方面是抨击他浪费资源,诸如“你为什么不考编”。

“当老师、进体制也是有门槛的,不是说硕士毕业就有捷径的。”何成向新黄河记者提供了通过学信网查询学历信息的截图,显示他于2016年入校,是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的硕士研究生。

基于专科、本科及硕士的经历,何成认为自己不适合去做网友们口中的“好工作”。他举例说,上学期间,导师经常请他们吃饭,可直到后来他才明白,吃饭是基于社交的需要。但他一没有那根弦,二也没有家人的提醒。这也让他自认为即便是去了,也会因为人际关系导致缺乏晋升空间。

这种渺茫的机会,也让何成认为没必要。

在很多人看来,硕士毕业的何成把很多机会都扔出去了。他也不由得重新审视了自己,他觉得自己最大的问题是“太没有目的性了”。

回想起在学校的经历,他有时候会想,如果再多一点实习经历就好了。“多一些实习经历,可能会在日后做选择的时候缩小一些选择的方向。”何成说,回想那段经历,是有些遗憾的。

何成社交平台截图

何成社交平台截图

当过英语老师,也干过普工

8月4日注册,7日正式接单到现在,第一天送了20多单,接近3万步。最多的一天,何成送了40多单,是重庆最热的那几天。

谈到自己步行送外卖,为什么没有骑车,何成称是最开始的时候没有想好,后来就觉得步行也还行,就没有改变。那段时间,他已经失业4个月了,有几次面试经历,但都觉得不合适,他觉得没办法了。

第一次接单,他曾一度有点想放弃,“我是有点蒙的,但平台显示不允许退单,退的话要扣钱。”他说,第一单开始就没停下,那天送了20多单,走了接近3万步。以后如果遇上比较远的订单,他也会尝试公交或者地铁。

8月份他收入3353.5元,9月份还没过完,他已经进账2687.5元。他觉得靠送外卖“月入过万”对他来说是“天方夜谭”。

平台显示何成8月的送外卖收入

平台显示何成8月的送外卖收入

相对于找工作的毫无进展,何成对现在的居住条件还很满意。“采光很好,小区环境也好,挨着长江边,距离重庆最火的观音桥、解放碑、洪崖洞就两三公里。”他现在的落脚地,每月水电、房租加起来费用1000元上下,送外卖的收入能基本维持他的生活。

何成在社交平台上分享了他的成长经历。这份“时间表”显示,他于2011年就读大专,经历了专升本后,2016年到2019年期间在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就读。硕士毕业后,他在河南一个县城做了一年多的英语老师,在来重庆之前,他在长沙的工厂里做工人。他现在有几万块钱的存款,也是在长沙时期攒下的。

何成社交平台截图

何成社交平台截图

也正是这段在网友们看来是“逆袭”的经历,让围绕在何成身边的争议不断。相关报道>>>《研究生送外卖咋了?做不被别人定义的自己》

“简历都乱七八糟的,懒得动”

随着“硕士生送外卖”话题热度的攀升,何成很自然地受到来自家人的“压力”。他告诉新黄河记者,在这方面没有跟家人聊太多,因为这几年来,他的确不断在让家人失望。

“他们总觉得,年龄也这么大了,你还在这儿读,父母挣钱都不行了,年龄大了干不动了,你还在读。”何成说,家人也会去对比,在他们看来,硕士毕业就理所应当地比本科出来的要有出息。

何成曾经跟弟弟聊过自己的困惑,但他明显感觉到两人想法的不同。“我弟弟甚至会觉得我因为是文科,所以说很多想法完全不符合逻辑,没有逻辑思维。”何成很费解。

何成跟同班的同学联系也不多,据他所了解的,班上大概有三分之一的人去读了博士。

在何成毕业几个月后,导师曾询问过“就业安排”,何成没回。几天前,他在给导师发节日问候的时候,导师又询问了一次。“不知道说什么”,何成依然没有回复。他对自己的研究生导师评价很高,“是山东人,是一个很好的老师。”

何成觉得,外卖员的职业对他来说只是个过渡,他一直在思考赚钱的方式。这次引发关注,他想让大家看到这个社会的多元。他之前的女朋友是做人力资源的,两人分开的原因是对方认为他赚钱少,虽然硕士毕业,但没有核心竞争力。

未来,何成想尝试做生意。“如果几年后实在不行,只能找地方上班了。”他觉得自己是个愿意尝试的人。不过他也确切地知晓自己的劣势。“就简单说吧,连简历我都没整明白,如果人家要一份简历,我那个简历都是乱七八糟的。”他说,甚至简历的内容还没社交平台上写得清楚。

何成的“拧巴”也体现于此,他明白自己缺什么,但总也“懒得动,懒得去做”。

在与新黄河记者的交谈中,何成有对自己的无奈,也有乐观的一面,他用偶像的“立志活到100岁”来安慰自己,他说,不行就“活到120岁”。(文中图片由受访者供图)

相关阅读:
注意添衣!北京冷空气频扰添凉意 明天夜间或有小雨 江西9月18日新增本土无症状感染者4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