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社会新闻 > 正文

法制日报刊文:盲盒经济不能有监管盲区

火热的盲盒经济将得到有力规范。近日,市场监管总局发布《盲盒经营活动规范指引(试行)(征求意见稿)》,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规范指引涉及盲盒销售、质量、售后等多个方面,引发业界广泛关注。

相对于传统营销方式而言,盲盒更具随机性和娱乐属性,因此颇受时下年轻消费者欢迎。近两年来,盲盒经营模式快速蔓延至美妆、文具、图书、餐饮等行业,一时间,大有万物皆可盲盒之势。然而,盲盒经济在快速发展的同时,也滋生诸多乱象:一些商家不明示抽取概率,导致个别消费者为了获得稀有的“隐藏款”,不惜花费重金大量购买,助长了非理性消费;一些商家在销售盲盒时以次充好、以假充真,甚至借机兜售“三无产品”,让盲盒消费变成风险之旅;还有商家将活体动物装进盲盒销售,

给卫生检疫埋下风险隐患……这些行为不仅侵害消费者合法权益,而且严重影响正常市场秩序,亟须监管矫治纠偏。

为引导盲盒经营者诚信守法经营,今年1月,上海发布了全国首个省级层面的盲盒经营合规指引,对规范当地盲盒经济发挥了积极作用。如何规范全国范围内的盲盒经营活动,则需要国家层面给出指引。在此次征求意见稿中,监管部门明确盲盒经营者生产经营的商品,应符合法律法规关于质量、安全的要求,法律法规禁止销售流通的商品,不得通过盲盒形式销售;同时,经营者应将商品名称、种类、抽取规则、隐藏款抽取概率、商品价值范围等关键信息以显著方式对外公示,并不得通过随意调整抽取概率等方式诱导消费。这些要求都非常具有针对性,旨在给全国范围内的盲盒经营者定规矩、划界限,以保障消费者知情权、选择权和公平交易权。

盲盒不应盲目经营,盲盒经济也不该成为监管盲区。任何商业模式的创新、营销形态的更迭,都不能以损害消费者合法权益为代价。期待规范指引经法定程序之后早日颁布实施,推动盲盒经济健康发展,让盲盒消费远离诱导和欺诈,只留惊喜和乐趣。

微博博主发声

相关报道:盲盒经济进入监管时代!告别蒙眼狂奔后这还是一门好生意吗?(华夏时报)

法制日报刊文:盲盒经济不能有监管盲区

华夏时报记者葛爱峰见习记者胡梦然深圳摄影报道

“盲盒是个筐,什么都能往里装。”

近年来,随着盲盒经济的发展演变,它现今已经不再是一种纯粹的游戏,而是一种新生的商品销售手段。玩具文具、饼干蛋糕、化妆品、甚至活体动物,商家都有办法为商品套上“盲盒”的罩子。由于缺乏监管,部分商家利用消费者无法选择的“盲”,在选品上也各种“盲”,催生了众多如退换货难、产品质量良莠不一、虚假宣传等问题。

因此,规范市场迫在眉睫。8月16日,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就《盲盒经营活动规范指引(试行)(征求意见稿)》(下称“意见稿”)公开征求意见,拟对盲盒销售的内容、形式、销售对象等方面作出规定。主要涉及以下几点:药品、医疗器械、特殊化妆品、有毒有害物品、易燃易爆物品、活体动物、无着快件、食品等不得以盲盒形式销售;餐饮品牌搞盲盒促销不得诱导超量点餐;盲盒不得在标价之外加价出售;盲盒隐藏款抽取概率需对外公示;不得向8岁以下未成年人销售盲盒;全包形式销售整套系列盲盒可七日无理由退货。

就此意见稿内容,《华夏时报》记者联络到潮玩品牌TOPTOY,对方表示,公司内部仍在消化相关措施。相关规定对整个行业的调整会较多元化,但TOPTOY始终积极拥抱和支持行业监管的政策与法规的落地和实施。

值得一提的是,意见稿公布后,A股市场盲盒概念板块应声下挫,其中高乐股份(002348.SZ)已连跌三日,截至19日午间收盘,报2.49元,跌1.19%;奥飞娱乐(002292.SZ)自年初以来股价已跌去逾两成。

上市企业难掩业绩颓势

作为传统的玩具巨头,奥飞娱乐在2021年下半年成立潮玩事业部,进行独立管理运作,并继续给予资源扶持。但新增的业务却未能挽救奥飞娱乐业绩的颓势。2020年和2021年奥飞娱乐业绩均出现4亿元的亏损,借助于营收优势,公司才避免“戴帽”。

今年一季度,奥飞娱乐整体业绩仍未取得正增长,一季度实现营收6.68亿元,同比下滑0.74%,净利润由盈转亏,亏损达3062.59万元。其预告今年上半年净利润将亏损2000万至3000万元。

高乐股份被业内称为“中国最早上市的玩具企业之一”,其7月发布2022年半年度业绩预告也不乐观。报告期内公司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亏损5300万元至6800万元,较上年同期亏损增加。而过去的一年,高乐股份的净亏损达到1.09亿元,从目前的情况来看,今年的亏损额应不会少于去年。

两家上市公司对亏损的解释都大同小异,主要原因有二:一是因为大宗原材料成本上涨;二是受疫情影响,当地及周边地区物流运输不畅、市场消费需求受到冲击以及境外客户回款缓慢,账龄延长,公司计提应收账款坏账准备增加。

有业内人士指出,这些头部企业股价短期虽受消息面影响,但都不是仅做潮玩一种业务,而盲盒也只是潮玩范畴内的一个分支,还是要综合企业整体业务的运营情况来做分析。若单看潮玩业务,今年潮玩市场整体受大环境影响,从消费数据来看,自6月起已经企稳,行业处在走向规范的过程中,此次意见稿的出台,对头部企业相关业务影响较小,但随着监管收紧,中小企业或会面临一轮洗牌。

记者就意见稿内容、影响等问题联络高乐股份及奥飞娱乐,但截至发稿前未收到回复。

另外,政策收紧之下,今年资本在相关领域的动作似乎也冷静不少。IT桔子数据库显示,2021年全年潮玩行业发生融资事件40起,融资规模为30.3亿元,融资规模和融资事件数量均为近五年最高值。今年的情况却有些“凉凉”,截至2022年7月22日,中国潮玩行业发生融资事件仅7起,融资规模为4.4亿元。

2014年至2022年中国潮玩行业融资整体情况

注:包含国内一级市场投融资事件统计数据(不含并购、上市及上市后融资)资料来源:IT桔子、前瞻产业研究院

注:包含国内一级市场投融资事件统计数据(不含并购、上市及上市后融资)资料来源:IT桔子、前瞻产业研究院

盘古智库高级研究院江瀚在接受《华夏时报》记者采访时指出,大湾区盲盒相关企业实际上未来还是有一些不错的发展前景,毕竟市场摆在这里。从潮玩产业来看,虽然盲盒市场依旧有热度,但这种形式是不是未来的核心,还是要用一个更加客观冷静的态度看待。

有规可依,仍是一门好生意

在江瀚看来,当前监管细则出台,对于整个盲盒或者说潮玩产业来说是一件好事。之前由于市场良莠不齐,市场上实际上出现了比较多的问题,但是现在市场逐渐规范之后,无疑能对市场的长期可持续发展具有非常重要的积极意义。

“监管对于认真做业务的企业是一件好事,避免恶意玩法损耗公众对盲盒的信任,规范盲盒经济发展。盲盒经济本身依旧是一门好生意,可证实的是其在产品促销、品类推广等方面都具有重要意义,而这种意义的基础是盲盒玩法与业务增长策略深度融合。”米团智能总经理、执行董事范志聪对本报记者称。

CO-Found智库副秘书长、高级研究院董翠玲也本报记者表示,盲盒挖掘了消费者猎奇、惊喜、愿意尝试和购买的心理和消费习惯,对于商家的营销有着促进作用,能够促进市场的增长和发展。但在发展过程中,要违反市场正常发展的盲盒经济行为去规范剔除了,盲盒经济才会更有未来。

针对意见稿中的细则,记者走访深圳数家潮玩品牌门店,发现相关问题仍普遍存在。如意见稿中提到,盲盒经营者不得向8周岁以下未成年人销售盲盒。向8周岁及以上未成年人销售盲盒商品,应通过销售现场询问或者网络身份识别等方式,确认已取得相关监护人的同意。

但在走访中,某潮玩品牌门店店员对记者称:“盲盒小孩子也可以购买,没有家长陪同也ok,如果太小的话,我们会多问一句有无经过爸爸妈妈同意。目前还没有硬性规定要查证身份,我们只能靠目测来判断顾客的年龄。”

法制日报刊文:盲盒经济不能有监管盲区

卡牌盲盒现今在小学生中非常流行,在卡牌游戏品牌“卡游”的一家线下门店内,记者发现其在未成年的监督方面也十分松泛。“抽卡机”前,一位店员对记者表示:“不会阻止小朋友单独来玩,有带手机扫码付款就可以。”

上海兰迪律师事务所律师丁学明向本报记者指出,根据《民法典》第20条规定,不满八周岁的未成年人为无民事行为能力人,由其法定代理人代理实施民事法律行为。无民事行为能力人没有足够的辨认能力,因此在未取得其监护人的同意时,不可实施民事法律行为,与商家订立买卖合同。

“盲盒市场的良性发展,要依赖于经营者和消费者之间建立起良性互动。对于经营者而言,切勿贪图一时之利而丧失道德底线,要遵守市场交易规则。”丁学明表示。

落地有待进一步细化

值得一提的是,意见稿中另一条规定引发了业内的讨论:网购盲盒拆封后不可退货,但以全包形式销售整套系列商品,消费者拆封后整套可执行网购七日无理由退货规定。

不过,从记者现场走访的情况来看,几乎所有的品牌门店都只接受出现质量问题的退换货。“其实七日无理由退货并不适用于盲盒商品。”有业内人士指出,“以全包形式销售整套系列商品,其中会包含数个普通款和一个隐藏款。一旦这条规定实行,不排除有买家能通过称重、透盒等被门店禁止的方式,在确认整套没有隐藏款后直接退货,反复购买直到刷出隐藏款为止,这无疑是给‘黄牛’大开方便之门,会给经营方带来不小的损失,对消费者的利益也是一种损害。”

“目前意见稿仍在征询阶段,希望落地后的相关细则能为经营方留一些空间。”上述业内人士补充道。

此外,意见稿中还规定“盲盒隐藏款抽取概率需对外公示”。但记者在门店现场随机抽取20个盲盒产品,仅发现一款有在包装盒背面标识隐藏款的抽取概率。

至于“食品盲盒”,从记者调查的情况来看,依然普遍存在。在线上电商平台搜索“蛋糕盲盒”“饼干盲盒”,仍能看到大量售卖。记者就意见稿询问数家食品厂商,厂商皆表示:“还未接到运营通知,目前仍可购买。”

乡村振兴建设委副秘书长、数据分析师(高级)袁帅对《华夏时报》记者分析指,事物都具备双面性,盲盒经济火爆以来,“万物皆盲盒”成为一种营销手段。虽然与传统消费手段相比,盲盒在消费者触达、营销等多方面对传统模式有着重要的变革意义,为诸多新品牌从小众走向大众的提供了前所未有的新机遇。但是,在盲盒市场热度不减的背后,却乱象百出。针对盲盒经济,需要消费观引导和市场监管“双剑”共力促行业健康发展,不要让盲盒“风”成为盲盒“疯”。

对于盲盒经济的未来,中国移动通信联合会区块链专委会副秘书长、数字经济专家高泽龙对本报记者提出了自己得看法:“盲盒经济的发展趋势是捆绑手机等终端,实现电子化、在线化、互动化、娱乐化的形式创新,与元宇宙、数字藏品、游戏娱乐、社交软件、电子宠物等结合,用新的思维模式去创造一种全新的盲盒经济。未来有一天,盲盒可能只是个载体或者入口,当然,也有可能盲盒本身就是个智能硬件,是具备某种电子娱乐属性的新物种。”

相关阅读:
  • 抽中奖品不发货、价值不符货不对板,网络盲盒能买到真货吗?

    “商家做活动,手机只需59元。”浙江嘉兴居民李先生近日用手机刷视频时收到一条弹窗广告,他点开推广界面,结果显示其中了一部手机,但需要支付59元。李先生在半信半疑 2022-09-07
  • 价值不符货不对板 高价买的网络盲盒抽出个挖耳勺

    来源:法治日报□ 本报见习记者 张守坤□ 本报记者 陈 磊“商家做活动,手机只需59元。”浙江嘉兴居民李先生近日用手机刷视频时收到一条弹窗广告,他点开推广界面,结果显示 2022-09-07
  • 经济日报:盲盒该告别“盲目”生长了

    来源:经济日报张 雪盲盒不能盲目生长,更不能成为监管盲区。为盲盒营销划出“红线”,将推动盲盒行业告别野蛮生长,回归理性发展;消费者的合法权益将得到更好保护,规范经营的公 2022-08-27
  • 川渝消委会发布盲盒App消费建议 盲盒经济不能“盲”规则

    来源:法治日报□ 本报记者 战海峰近年来,盲盒经济迅猛发展,“万物皆可盲”的背后隐藏着涉嫌赌博、消费欺诈、显失公平等诸多问题。其中,盲盒App自2019年起开始风行,相 2022-08-26
  • 盲盒经济不能有监管盲区

    来源:法治日报□ 马树娟火热的盲盒经济将得到有力规范。近日,市场监管总局发布《盲盒经营活动规范指引(试行)(征求意见稿)》,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规范指引涉及盲盒销售、质 2022-08-20
  • 盲盒要管起来,泡泡玛特又跌了

    盲盒要管起来,泡泡玛特又跌了

    文 马轶杰责编 高梦阳编辑 梁又匀8月16日市场监管总局公开征求《盲盒经营活动规范指引(试行)(征求意见稿)》意见,拟对盲盒... 2022-08-18
北京东城公安:一男子观影后辱骂殴打后座观众,被拘留 黑龙江男子辱骂前女友!被罚6000元,张贴4天道歉公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