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社会新闻 > 正文

《独行月球》:一盘故事与情绪的“大烩菜”

如何让“抖包袱”式的零散笑点更加贴合一部电影的节奏结构与情绪烘托,让机械化、流水线式笑料生产更加流畅自然,让故事讲得更顺当,是开心麻花在探索喜剧电影工业化道路上的一道课题。

看完《独行月球》,仿佛刚刚吃下一盘故事与情绪的“大烩菜”——科幻片里带着喜剧,喜剧片里掺杂着悲剧,悲剧里还品咂出爱情的甜味儿……

↑图据@电影独行月球

↑图据@电影独行月球

在《独行月球》面前,观众的情绪总要随着各类拼贴在一起的元素起起伏伏,仿佛坐过山车一般——时而被宏大壮丽的宇宙苍穹震撼,时而被“元气满满的一天”逗笑,转而又被放弃生机舍己为人的精神感动……这也是开心麻花此次将喜剧与科幻片混在一起“炒制”的效果,要素众多的电影如同一列隆隆开过的火车,科幻、爆梗、煽情、浪漫……总有那么一两个元素能打中观众的“情绪痒点”。

这种“传送带式电影生产”,是开心麻花操控观众情绪的一种尝试,只是场景从剧院变成了电影院——演员的举止到哪个程度刚好让观众发笑而不尴尬,煽情到哪个点位刚好触动人心而不烂俗……这背后是开心麻花在电影工业流水线作业的一次探索。抛却在剧场里长期打磨而成的《夏洛特烦恼》模式,逐渐向更标准化、工业化、带有东方浪漫的喜剧电影转变,这种尝试或是开心麻花进行产业化运作的必然路径。

如果只是抱着看爆米花电影的心态,《独行月球》会带来不错的观影体验。而带着放大镜审视的观众,可能会在目不暇接的情绪调动点中感到疲惫与无奈——细品之下情节铺垫薄弱、人物面孔单一、生硬的情绪转化类似于一场条件反射的实验。当众多公式化人物、类型片剧情拼接在一起,如果不能处理好多种叙事话语的自然过渡,观众难免会有一种情绪错乱——好像前一种情绪还没充分释放,片方已经急着展示下一节的情绪元素;上一秒还被袋鼠拉车逗笑,下一秒就要为英雄献身的悲壮抹泪。

可以看到,如何让“抖包袱”式的零散笑点更加贴合一部电影的节奏结构与情绪烘托,让机械化、流水线式笑料生产更加流畅自然,让故事讲得更顺当,是开心麻花在探索喜剧电影工业化道路上的一道课题。这种实践是有益的,毕竟实现喜剧电影工业化生产,意味着将拥有更加成熟和稳健的运作机制,对于电影质量、后期宣发与票房收益都是更高的保障。

《独行月球》算得上是一部合格的喜剧电影,至少它完整讲述了一个有笑有泪的故事。但是纵观当前电影行业,能够做到故事讲述完整、调动情绪恰当的合格喜剧电影不算很多。喜剧电影的广大市场与成熟工业的路径探索,都期待着更多优秀电影作品的出现。

责任编辑:祝加贝

谁还在用美宝莲? 三亚返京机票暴涨?其实多是全价票,建议明确离岛要求再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