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向的动画创作者还要规避
这一系列所谓不良倾向
而这条红线并不明确,他们只能徘徊
在提供快乐和提供教化两者之间
2022年春节,贺岁档电影里出现了几个久违的身影:喜羊羊和灰太狼家族。很多人都没注意到,这些春节档的常客,其实已经7年没在春节的大银幕上出现过了,取而代之的是两只大灰熊和一个光头的伐木工。
儿童向的动画片是贺岁档里从未缺席的类型,只是江湖地位阶段性地发生着更迭。如今雄踞头牌的是《熊出没》,今年春节档的《熊出没·重返地球》狂揽9.78亿元票房,位居档期第四。《喜羊羊与灰太狼之筐出未来》则以不温不火的1.6亿元收官。
归来后的“喜羊羊”,变得有些让人不认识了。灰太狼不抓小羊了,他们变成“草原守护者队”的队友,一起参加都市篮球杯比赛,并肩迎战烈虎队。宣发时,主题也被设定为温暖的“100分友情”和“吵不散”,狼与羊冰释前嫌,成了好哥儿们。
《喜羊羊与灰太狼之决战次时代》手稿。
喜羊羊的故事从一个说不清的类型,摇身一变成了正经八百的运动片。这个故事模型变化的背后,同时实现了一个聪明的意图:内核依然是百试不爽的对抗戏码,却用球场上的对抗替换生活中的肢体冲突,借此规避了“暴力倾向”的指责。
对于儿童动画来说,“暴力倾向”不啻为一项“原罪”。家长们一直对动画片里的暴力倾向提心吊胆,担心教坏小朋友。多年以来,因为暴力倾向等“少儿不宜”内容引发的不满,让动画片屡屡受到敲打、整治乃至下架处理,近年来愈发频繁。
而很多人对此感到不解,那些被奉为经典的动画片,不论是《猫和老鼠》《奥特曼》还是《美猴王》《葫芦兄弟》,哪一个不是充斥着激烈的打斗和对抗?有多少小朋友因为受到这些动画片的影响而变得暴戾?这样担忧是否是杞人忧天?
不论如何,为孩子们提供快乐的同时,儿童向的动画创作者还要规避这一系列所谓不良倾向。而这条红线并不明确,他们只能徘徊在提供快乐和提供教化两者之间。
“羊狼和平新时代”
因为“暴力倾向”的控诉,“喜羊羊和灰太狼”系列曾遭遇过严重的舆论危机。
2013年春天,江苏连云港的三个不到10岁的男孩玩起了“烤羊”的游戏。其中一个男孩将另外两个男孩绑在树上,然后点燃地上的干草,火势借着当天的大风迅速扩大,两个男孩被烧成重伤。过后,孩子们说这个游戏是模仿灰太狼“烤羊肉”的情节,家长便将《喜羊羊与灰太狼》的制片方告上法庭。
央视数档节目报道了这起事故,谴责动画片“暴力失度”的现象。当年,20家动画机构发出联合倡议,提出避免在动画片中出现暴力、血腥、恐怖、低俗、色情的情节和画面,避免出现容易被儿童模仿的攻击、伤害、自残、虐待、犯罪等行为。倡议书中提到,个别动画片存在暴力失度、语言不文明等问题,个别危险情节还被未成年人效仿,造成人身伤害事故。20家动画机构中包括喜羊羊系列制作方——广东原创动力文化传播有限公司。
黄伟明导演指导同事工作。图/受访者提供
不仅是喜羊羊系列,人们熟知的多部知名动画都被点名批评过。
去年4月,江苏省消费者权益保护委员会发布了一项调查,在对1026名家长的访问中,超八成家长呼吁严格把控未成年人动画片尺度。调查选取的21部动画片中,有10部被认为暴力犯罪元素较多。比较常见的暴力犯罪元素,如《迪迦奥特曼》中的持械殴打、多人恐吓、纵火爆炸,以及《熊出没》中光头强手持的猎枪和电锯。
就在当年9月,这项调查中被提及的《迪迦奥特曼》被短暂全网下架,不能不让人联想到此前的指控。在网友表达不解的争议声中,几天后,《迪迦奥特曼》又恢复上架。
动漫圈有个术语:子供向,这是日语中“面向儿童”的意思,指作品中没有敏感话题和血腥暴力,没有会影响三观还未成熟人群的镜头、文字。实际上,这些知名动画作品大多在创作时就已经自我定位为“子供向”。《喜羊羊与灰太狼》主创们在创作中,已经主动规避了很多可能引发争议的元素。接受《中国新闻周刊》采访时,“正能量”是“喜羊羊之父”、喜羊羊系列导演黄伟明口中最常出现的字眼之一。
起初,主创团队曾考虑过叫《懒羊羊与灰太狼》,因为懒羊羊好吃懒做但又善良正义,性格鲜明,容易编排剧情。但很快他们还是觉得喜羊羊更具“正能量”。“中国人还是喜欢比较喜气的感觉。”黄伟明告诉《中国新闻周刊》。
喜羊羊系列的对抗情节尽量避免写实化,使用一些日常用不到的奇幻道具,让小朋友不容易模仿。
低幼动画片真正的观众却与焦虑的家长们的想法大相径庭。当孩子们长大了,有了发言的机会时,开始表达出自己的想法。
曾有人在网上提问,怎么看待喜羊羊里的暴力因素?有一条留言写道:“我小时候,看过每集都死人的《柯南》,看过诡异的杂交动物《猫狗》,看过高中就有‘早恋倾向’的《我为歌狂》,看过比喜羊羊‘暴力’得多的《猫和老鼠》,我连堪称精神污染的《魔方大厦》都看过!”这位网友说,“现在回想起来,我不认为这些动画对我有什么负面影响,更别说荼毒儿童了。动画片是给孩子看的,孩子看着开心就够了。”
当新设定中的羊村变得和平,一些观众怀念起小羊与灰太狼斗智斗勇、妙趣横生的从前。
去年,有网民在人民网“领导留言板”上留言,说现在《喜羊羊与灰太狼》里灰太狼不捉羊了,没了有趣的打斗场面,只有偏向低龄的剧情,看着以前童年的动画变成这样,心里挺不是滋味,希望早日恢复原版剧情和画风。
答复是由喜羊羊系列制作方广东原创动力文化传播有限公司来做的。该公司答复称,2019年播出的《羊村守护者》正式开启了“羊狼和平新时代”,打破连续十几年的“狼抓羊”的经典模式,呈现多元化的故事内容,比如侦探、运动、冒险题材等,“希望让观众感受到成长的正能量,珍惜友情亲情和身边的美好。”
“内核还是斗智斗勇的对抗,”黄伟明对《中国新闻周刊》解释说,现在他们要联手面对更大的敌人,比如狼将军、细菌大王,乃至草原的危机、时空分裂等等。只不过喜羊羊和灰太狼却不会再为敌了,黄伟明将其称为必须面临的“升级”。
暗黑与成人向动画之忧
相比《喜羊羊与灰太狼》《熊出没》这些登上电视和影院的动画片,更让家长们担心的,是在未成年人中悄然传播的暗黑和成人向动画。
武汉一位家长告诉《中国新闻周刊》,当她发现女儿三年级的时候画出了性虐风格的漫画时,内心一阵震惊,后来才知道是女儿偷偷用她的手机QQ看动漫受到的影响。如今,已经读五年级的女儿也会偷着看成人向的恋爱主题动漫,而她的一些男同学则是暗黑动画的拥趸。
在国外,暗黑动画已经是一个颇有票房号召力的电影亚型,产出过《精灵旅社》《科学怪狗》《圣诞夜惊魂》《鬼妈妈》等知名作品。《鬼妈妈》原作者尼尔·盖曼曾经这样解释过暗黑故事:“孩子们会把它当成一个有趣的冒险,大人看了却会做噩梦。”不过,此类登陆院线的暗黑动画均已经过过滤,风格虽然暗黑,底色总是温暖的。
而更为“暗黑”的一类动画,在内核上,并不宣扬阳光温暖、歌颂美好,而是致力于揭露社会畸形、人心幽暗。这类作品不能以“不健康”来笼统概括,其中相当一部分在艺术表现和思想深度上均达到不俗水准。在中国,也诞生了一些优质暗黑风格动画,如入围柏林电影节主竞赛单元的《大世界》,讲述了由一次抢劫引发的一系列故事,各路人马心怀鬼胎,讽刺了人性的贪婪与现实中的种种荒诞。
问题在于,这些暗黑动画本质上是给成人看的动画。在一些国家,成人动画和儿童动画通过分级制度被严格区别,儿童被排除在观看者之列。
还有另一类暗黑动画,专以黑暗元素吸引未成年人,在艺术和思想上都没有可取之处,更应该被严格管理。如曾经广为传播并被严厉打击的“邪典视频”。
“其实我最需要的是能够知道怎么引导她,告诉她那些她好奇的事情。”上述家长说,“而且分级很重要,各个年龄段的人都能各取所需。”在中国,成人动画和儿童动画之间的隔离墙尚未建立。
美国、日本等国的动画一般遵循电影或电视统一分级标准。在美国,《猫和老鼠》由于含有暴力情节,被定为不适合6岁以下儿童观看。《辛普森一家》由于含有暴力与性,偶有脏话和粗话,也被归为低龄儿童不宜。《蝙蝠侠》《铁臂阿童木》等有少量戏剧性暴力的动画片,7岁以上儿童才可以在父母筛选和监护下观看。
作为世界上最大的动漫输出国,日本动漫题材几乎无所不包,分级管理也甚为严苛。
日本动画片遵循1998年制定的电影分级制度,分为四级,分别以12、15和18岁年龄为界。根据年龄和作品风格,日本动漫又分为儿童、少年、少女、青年、女性和成人六类。儿童动画必须避免诱导不良倾向,违者一律删减,否则禁播。儿童动画中若有可能被模仿的危险动作,画面上要注明“好孩子请勿模仿”。
同济大学电影研究所所长杨晓林对国外动画分级做过研究,他认为,由于国内儿童动画目前占据主流,儿童观看电影行为普遍,动画分级是大势所趋,可以先真人影视一步而行。“这样可以防止在儿童动画中夹带‘少儿不宜’内容的积弊,而且便于家长择选和陪看。一般情况下,影院电影家长肯定陪看,而电视和网络动画家长不一定陪看。”杨晓林写道。
正因为此,一些经典动画片中的暗黑画面,无意中烙印成很多人的童年阴影。例如《黑猫警长之吃丈夫的螳螂》中,螳螂妻子肢解丈夫的情节,以及《魔方大厦》怪异的画风和音乐,《十二生肖》里12种动物以各种死法与妖怪同归于尽。
“这些情节或场面有的残忍,有的反人伦,有的色情暧昧,着实不适合心智尚未成型的儿童。”杨晓林表示。
儿童电影进阶之梦
2013年的“灰太狼烤羊”事件,成了喜羊羊系列的分水岭,也促进了中国儿童动画的调整。对不良倾向更谨慎的规避,促使这些动画系列脱离简单的打斗模式,开辟新的故事线。
从大电影来看,2013年及之前的喜羊羊大电影,都是以灰太狼抓小羊为主线,2014年则讲了一个个小羊们为飞马王子找回真爱的冒险故事。TV版动画尝试了更多的题材方向,例如冒险题材的《羊村守护者》,以及运动题材的《筐出胜利》和《筐出未来》。
其实,这也顺应了创作团队对于内容的主动转向。“原来就是狼抓羊、羊不让狼抓,故事模板其实比较简单。”喜羊羊系列导演黄伟明告诉《中国新闻周刊》,拍了近3000集“狼抓羊”之后,主创们不再满足于此,希望为角色赋予深度、深挖情感,花更多笔墨去塑造人物、铺垫情感,“把单元剧变成连续剧”。
在2022年回归春节档的《喜羊羊与灰太狼之筐出未来》里,动物的形象悄然发生了变化,调整后的“头身比”使得他们更接近人,而不那么卡通了。这一方面更适应篮球动作的呈现,另一方面也折射出成人向的潜在趋势。
喜羊羊打起篮球的同时,熊大和熊二则进入科幻世界,2022年的大电影《熊出没·重返地球》颇受好评。
《熊出没·重返地球》完全按照硬核科幻标准制作,用特效构建出龙卷风、海啸、地球毁灭、飞船大战、垃圾城市等恢弘场面,最复杂的十几个镜头花了三个月时间制作,每一帧要渲染20个小时。观众对视效给予了积极评价,认为超出对《熊出没》这样一个IP的期待,可以对标美国的《冰河世纪》。
喜羊羊篮球系列由于对篮球动作的精准刻画,并融入NBA球员的动作风格,竟“破次元”地在男性网民集聚的虎扑网上冲上热搜,收获“专业”的评价。《喜羊羊与灰太狼之筐出未来》的动画导演陈立进谈及制作水准时说,希望以后粉丝说自己看喜羊羊的时候,“可以更加自豪一点”。
这些儿童动画系列的更高梦想,是同时征服儿童和成人。而大电影正是这个目标的试金石,家长必须跟孩子一起在影院里坐满一个半小时。另外,那些已经长大成人的观众,如果愿意买票重温童年记忆而不感觉尴尬,也会成为重要的票房贡献者。
“很多观众长大成为年轻人,甚至有了自己的小朋友,我们会拥抱变化,希望小朋友和大朋友都喜欢。”黄伟明说,在技术上不断进步的同时,还要讲好自己的故事,“最新的作品不断出现,我们也在突破自己。”
记者:倪伟
责任编辑:刘光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