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社会新闻 > 正文

行程码“摘星”后,健康码还有这些功能会限制出行

6月29日,工信部宣布即日起取消通信行程卡“星号”标记。

“星号”标记,是中高风险地区的提示标志,和个人健康状况无关。行程卡带星成为历史的同时,让很多人感到振奋,但“不带星”是否意味着行动更加自由了呢?在一片欢呼声中,一张带着红色惊叹号的杭州行程码图片在网上迅速流传。

截出自己健康码的人表示,“说大家没有星号了,然后上海到杭州一扫一个红色惊叹号”。该市民的健康码显示,在这个行程码的右下角,一个红色的惊叹号旁边写着“疫情重点地区核验”,提示此人曾经于14天内到访过疫情重点地区所在地。

事实上,自从健康码诞生以来,各地的健康码一直在进行“功能迭代”。尤其是进入2022年后,多地都在健康码上叠加了各种功能。健康码的颜色也层出不穷,而各种场所码、数字哨兵等功能的上线,更是在健康码上赋予了更多的管理功能。

6月24日的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发布会上,明确要求各地根据不同疫情风险等级对相关人员精准赋码,不得“一刀切”“码上加码”。严格健康码功能定位,不得擅自扩大应用范围,绝不允许因疫情防控之外的因素对群众进行健康码赋码变码。

第一个研发出健康码的城市

2020年2月11日,杭州研发出了第一个健康码,首日申请量突破130万。健康码研发的本意,是让人流、物流、商流畅通起来。亮出健康码,人们可以便捷进出村庄、社区、超市和高速。

随着疫情的演进,健康码已经从杭州“跑”向了全国,更新迭代周期甚至以小时为刻度。在健康码上也叠加了各种各样的功能。

第一财经记者从杭州的健康码上看到,目前健康码上已经实现了“四码一屏”显示。如果从上海或其他疫情发生地进入杭州,就会出现红色惊叹号的提醒。

在杭州,对“疫情重点地区核验”的便捷显示是从今年的6月2日开始的。当天一早,杭州市民乘坐地铁时发现,扫一扫场所码之后,点击疫情重点地区核验,会跳出14天内到访地区授权页面,点击确认即可授权,不用再进行短信验证。

这一功能的实现,源于4月份杭州对健康码的一次重要升级。4月22日以后,杭州的健康码便实现了“四码一屏”显示。

升级后的杭州健康码显示页面中,除了保留原有的健康码和疫苗接种信息,还增加了核酸检测信息和疫情重点地区核验信息。其中,核酸检测信息除了显示阴性或阳性信息之外,还能显示最近一次核酸检测的时间;疫情重点地区核验信息将显示“去过”“未去过”和“未查询到”3类结果。杭州市民每天第一次扫码,会直接显示健康码、疫苗接种信息、核酸检测信息三项信息,疫情重点地区核验需要进行一次短信验证,之后24小时内实现“四码一屏”显示。

目前,记者在温州、绍兴的健康码上看到,浙江多地均已实现了“多码合一”,在健康码中特别提示“中高风险地区核验”。

在杭州对健康码进行“四码一屏”的功能升级后,全国多地纷纷效仿,对健康码进行升级。

2022年5月5日以来,山西健康码实现个人涉疫信息,健康码、行程卡、核酸检测信息、接种疫苗、码上健康码于一页内展示,实现一码联查功能,方便群众有序出行,提升查码验码效率。5月18日,山西健康码再次调整升级通过不同颜色区分核酸检测时效性,2日内、5日内、6~10日内分别对应绿色、蓝色、紫色等不同的颜色显示。超出10天,核酸检测证明按钮将显示为灰色,显示的文字则提示为“无结果”。

6月13日,河南健康码升级,不管在省内哪个城市,只需扫一次码,就能在全省统一的结果展示界面,查询健康码状态、核酸检测信息、疫苗接种信息,并关联通信行程卡信息等。

6月22日起,武汉核酸检测由“三天一检”调整为“五天一检”。与此同时,湖北健康码也进行了功能升级,核酸检测超过三天(72小时),但未超过五天(120小时),核酸色彩模块显示为深蓝色。

6月28日,厦门实现“多码合一”,将乘车码、健康码、核酸检测、疫苗接种信息融合成“一屏展示”,实现“一码通行”。

6月29日,河北健康码升级,核酸检测信息和通信大数据行程卡链接调整为了并排展示,计时方式由倒计时调整为正计时,自动计算距离上次检测的时间,同时用不同底色区分(如下图),24小时、48小时、72小时底色为绿色,4天、5天底色为橙色,6天、7天底色为红色。

在此之前,多地通行的是“二码合一”。2021年9月,国家政务服务平台“防疫健康码”整合了“通信大数据行程卡”,健康码、行程卡在全国全面实现一页通行式的“二码合一”。

目前,上海市民在支付宝中打开“防疫健康信息码”,点击健康码下方的“通信大数据行程卡”,可每次在授权后显示14天内到达或途径的城市。

五颜六色的健康码

2021年3月23日,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在发布会上介绍,全国基本实现了健康码的“一码通行”。然而一年多过去了,健康码的“本地化特色”却越来越明显。换句话说,在常住地为绿码的,去了外地有可能被赋予黄码甚至红码。

从颜色上,健康码的颜色也从最初的红黄绿三色,衍生出了蓝色、橙色、粉色、灰色、黑色等多种颜色。

杭州也是首创第四种颜色健康码“橙码”的城市。

2022年1月29日,杭州市疫情防控指挥部发布消息,当天凌晨开始,杭州部分市民的“健康码”颜色将会变为橙色。与健康码“黄码”、“红码”有所不同,健康码转为橙色的市民主要为本人处于疫情防范区内的人群。被赋“橙码”的市民不得乘坐公共交通工具,不得进入人群聚集场所。连续三天进行每日一次的核酸检测,结果均为阴性后,健康码将自动转为绿码。不过当天很多人晒出了自己的“橙码”,颜色居然是粉色的。

橙色健康码并非杭州独有,嘉兴和天津也使用过。

2022年4月5日凌晨开始,嘉兴市的部分市民的“健康码”颜色变为橙色,主要针对人群是从3月28日以来曾去过海宁、桐乡等疫情风险区的市民。被赋“橙码”市民连续三天进行每日一次的核酸检测,结果均为阴性后,健康码将自动转为绿码;如未按时做检测则转为红码。

5月26日晚间消息,天津市疫情防控指挥部发布第15号通告,5月27日(星期五)19时起,居住在天津市的全体居民,需要根据安排进行全员核酸检测,凡是未在规定时间内参加核酸检测的居民,“健康码”调整为“橙码”,完成核酸检测且结果呈阴性后转为“绿码”。

除了橙码,部分城市还给特殊人群开出了灰码。

2022年4月15日,武汉市试点对核酸应检未检人员健康码赋予灰码管理,两类人群会赋“灰码”:一类是外省来(返)汉人员未及时落实三天两检落地核酸检测的人员;另一类是在汉人员未落实48小时内核酸检测者。武汉市对灰码人员采取以下管控措施:一是严格限制进入武汉市人群密集的公共场所(除医疗卫生机构以外)。二是严禁在武汉市乘坐公共交通工具和网约车。

5月24日,西安市政府召开第74场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新闻发布会,卫健委副主任张波介绍了,将对所有外省来返人员,落实查验48小时内核酸检测阴性证明、核酸“3天2检”等措施。“3天2检”即落地后就地进行1次核酸检测,间隔24小时后进行第2次核酸检测,如未按以上要求完成核酸检测的,陕西“一码通”将弹窗提醒并赋灰码,完成规定的核酸检测后变为绿码,灰码人员限制乘坐公共交通工具(地铁和公交)、限制进入人员密集和密闭性公共场所(小区、宾馆和医疗机构等除外)。6月25日,西安调整防疫措施,对有疫情省份除中高风险地区所在县(区)以外的来陕返陕人员,全部落实“三天两检”措施,依然实行“灰码”管理。

贵州也于近日上线了“灰码”功能。6月23日,贵州健康码2.0升级,新增了“温馨提示”弹窗和“5天3检”标识。如果在提示的时间内没有去采样,“贵州健康码”将变成灰色。

在这一轮的防疫政策调整中,西安也灵活运用了健康码颜色。6月25日,对有疫情省份除中高风险地区所在县(区)以外的来陕返陕人员,全部落实“三天两检”措施,实行“灰码”管理。

用健康码的颜色来进行疫情管控,各地可谓煞费苦心。在浙江,全程接种过疫苗的,可以在健康码上获得金色护盾加持,云南则使用过紫色护盾来呼吁市民接种新冠疫苗。

除了上述的橙色灰色,健康码还有蓝色。一些使馆表示不再审发绿色健康码,改为审发蓝色健康码。

用弹窗限制出行

6月28日,第九版出来以后,各地迅速调整对于外地人员的健康管理政策。四川疾控也于当天发出调整信息,调整了外地风险等级。

按照新的健康管理规定,除了中风险所在行政区的人员进入四川后需要进行“3天2检”,其他地区人员并无特殊的管理要求。根据文件规定,截至29日,只有北京、上海、南京的7个区的人需要接受“3天2检”,“入川后进行3天2词(间隔24小时)核酸检测,检测结果未出之前,不外出,不聚集”。

不过在放宽后的防疫政策中,依然暗藏着一个“入川码”的规则。

南京的范女士告诉第一财经,她本来是计划去成都的,但是在仔细咨询过政策以后,发现和预想的有点出入。“刚打过机场电话,说是对有疫情的城市的低风险区人员会有政府部门负责落地排查去过哪儿(区和街道),排查完才能出,不确定排查多长时间。而且针对所有外地人,进入成都24小时内是不可以进入景区和聚会场所的。”

通过弹窗对于外地人行程进行限制的,正是从4月21日开始上线的“入川即检特殊场所码”(下称“入川码”)。

行程码“摘星”后,健康码还有这些功能会限制出行

根据“四川疾控”消息,4月21日起,来(返)川人员须在各查验点通过“四川天府健康通”扫描“入川码”,“四川天府健康通”将进行弹窗提示。收到临时弹窗信息后,须于24小时内在川完成1次核酸检测,否则健康码将变成黄码影响出行,检测结果阴性后将恢复为绿码。可凭临时弹窗和身份证在目的地就近免费完成1次核酸检测,核酸检测结果为阴性的,24小时后自动解除临时弹窗。

多地健康码都有弹窗功能

事实上,弹窗既非四川首创、也非四川独有。据不完全统计,北京、天津、重庆、河北、贵州、新疆、广州、合肥、太原等地的健康码均有弹窗功能。

2021年8月14日,北京“健康宝”上线新版本,对于近期有过进(返)京情况且未向社区报到人员,北京“健康宝”将“弹窗”提示,用户主界面将出现“通过‘通信大数据行程卡’进行14天到访地行程核验”的提示。

2022年4月3日,湖北健康码升级,来鄂返鄂人员和购买四类药品的人员在打开健康码时都将会收到弹窗:前一日来(返)鄂且在鄂停留4小时以上,尚未在社区报备的人员(若已在社区报备,且社区已完成信息上报,将不会收到弹窗提示);购买“四类药品”(退热、抗生素、抗病毒、咳嗽感冒药品)人员。

5月8日,合肥安康码“弹窗”功能上线,对三类人员进行“弹窗”提醒:未在规定的时间内进行核酸检测人员;14天内从中高风险地区所在城市(地级市)来皖人员(但未实际到访中高风险地区);防范区人员。24小时内,“弹窗”可以关闭,安康码仍是绿码;超过24小时,“弹窗”不可关闭,安康码无法使用。

同在5月,太原市也试点上线了“弹窗提醒”功能,一旦超出5天未进行核酸检测,扫描场所码后,会弹窗提醒市民及时进行核酸检测。

5月30日起,河北健康码将增加24小时内、48小时内及3~7天内核酸检测结果计时提醒功能。并对无7日内核酸检测阴性记录的人员赋弹窗提示。

6月23日,贵州健康码2.0升级,新增了“温馨提示”弹窗和“5天3检”标识,标识解除前,避免前往室内密闭娱乐场所,否则在扫场所码时会发出红色警示。

行程码“摘星”后,健康码还有这些功能会限制出行

健康码的使用应有节制

健康码因新冠肺炎疫情而生,在抗疫过程中发挥了积极的作用。

健康码的快速推广,在于聚焦共性难题的破解之道,为统筹推进疫情防控,找到了科学化、精细化、智能化的管理手段。据悉,杭州的健康码研发团队先后经过29轮技术调整、14个版本和63项功能迭代,使杭州健康码的正确率达到99%以上,健康码从杭州走向了全国。

健康码的初衷是为了降低疫情中的防范成本、提高精细化的治理能力。但随着全国各地开始对于健康码进行了“本地化”的升级迭代,以及各地的“场所码”和“数字哨兵”的出现,健康码被赋予了更多的功能。

同时,由于地区的差异、人为的干预以及底层算力的支撑不足,各地屡屡发生“误伤”情况,比如河南对村镇银行储户赋红码的事件。同时,部分城市由于大数据筛查的误差,导致路过疫情发生地,健康码也会变黄。

从上海进入浙江的陈女士告诉第一财经,由于在半夜没有及时接听来自绍兴地区防疫部门的电话,第二天一早醒来发现自己的健康码变成了黄码。对方赋黄码的理由是,她曾经去过上海的中风险所在的街道,而事实上,她只是居住在那附近,行程并无交集。“是我都出上海的第6天了,当时人也到千岛湖了,他们以为我还在绍兴,就给了我个黄码,但他们也承认大数据可能不准”。经过申诉,她在中午恢复了绿码。

在智慧城市建设的浪潮下,大数据及云计算技术不仅带来了常规情境下的城市治理创新,也带来了“码上防疫”是否过度的新思考。

一位从事健康码研发的专业人士表示,“健康码的出现提升了防疫的便利性,但码的泛化使用或者滥用是要不得的。作为一种特殊形式的通行证,或者说是一种共信的机制,健康码本质取决于防疫的行政手段,以及该手段下的共信机制。”他同时也表示,“信息化的主要作用是便民,应该减少烧脑子的操作。”

6月24日,在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新闻发布会上,国家卫生健康委疾控局副局长雷正龙表示,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明确了健康码的使用管理、运行保障和信息安全等各项规定,要求各地根据不同疫情风险等级对相关人员精准赋码,不得“一刀切”“码上加码”。明确要求严格健康码功能定位,不得擅自扩大应用范围,绝不允许因疫情防控之外的因素对群众进行健康码赋码变码。

相关阅读:
蔬菜大棚旁蹭网课,她高考678分! 视频|成都武侯祠:诸葛亮殿北壁新现15块碑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