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社会新闻 > 正文

走出11位硕博士的700人小山村:为了改变命运考出去 为了下一代孩子回乡来

▲东风村“学子榜”

▲东风村“学子榜”

红星新闻记者丨陈怡帆潘俊文

编辑丨潘莉

距离北京1300多公里外,江西省偏远的东风村与其他村庄别无二致。东风村隶属宜春市铜鼓县,这里地势起伏,山丘连绵,绝大多数都是外迁而来的客家人。

到了夏季,雨水连绵,村民只好端根凳子坐到门口,朝一亩亩青苗张望。稻田间沟渠纵横,流水汩汩,只有几只鸡在田埂上行走。

就是这样一个普普通通、仅有706人的小村庄,却走出了11名硕博士,获得了网络的空前关注。

登上热搜

这一切起源于去年8月,铜鼓县宣传部的邱老师被邀请到东风村里上课。下课后,邱老师与村干部闲聊,问道:“你们村有什么好故事?”对方说,村里出了几个爱心企业家,但人都不在本地。

邱老师又问:村里哪家读书比较厉害?村干部说,她只知道,村里出过两个博士。邱老师便建议,把村里的本硕博全部统计一下。

▲东风村介绍

▲东风村介绍

结果一出来,才发现这个村有些“了不得”。706人的村庄里,这些年竟相继走出34名大学生,其中有9名硕士和2名博士,除此之外,还有不少大专学生。大学以上学历约占全村总人口的5%,其中不乏中国人民大学、暨南大学、中南大学等双一流高校。

村干部把这些人的照片和学校印出来,在村委会的宣传栏做成了“学子榜”。随后,媒体记者接二连三地找过来。4月下旬一个午后,“700人偏僻小村走出11名硕博士”登上微博和抖音热搜,村支书接受采访的视频有了上千万的播放量和评论,不少评论夸赞村民眼光长远,应当为此自豪。

此前,铜鼓县也有其他村统计过走出去的大学生,但数据和院校均不如东风村亮眼。流量与热度为这个寂寂无名的偏僻村庄带来了关注,有外村人领着孩子跑过来,指着学子榜说“你要向这些哥哥姐姐学习”,也有人联系村干部表达了捐款意向。而县领导镇领导也因此到村里看了一眼,这也许意味着更多的扶持和资源。

有人认为,这一亮眼成绩离不开客家人勤奋好学的传统。

铜鼓县的县志记载,由于连年灾祸,铜鼓人口减少,清政府鼓励外省人到此安居。到了康熙年间,客家人迁徙此地,由于优质资源早被占据,他们只能垦山开荒,结棚为庐。据统计,客家人来到铜鼓县后,这里出过14位进士,其中11位都是客家人。这种崇文、送书之风被视为客家人的传统,延续至今。

▲铜鼓县城,完全的山区

▲铜鼓县城,完全的山区

升学的动力

5%当中的朱珍,今年31岁,在铜鼓中专做语文老师。红星新闻记者前往她家拜访时,她穿着剪裁得体的浅黄色上衣和白色西装裤,干练又不失温柔。

客厅宽敞明亮,她单手托脸坐在茶几旁,回答问题的语速缓慢而从容,已经很难从现在的她身上看到过往生活的窘迫。

▲朱珍

▲朱珍

朱珍家有四个子女,她排行第二。自她出生,父母就起早贪黑地伺候家里的几亩农田,忙完了地里的活,还得做小工补贴家用,一年到头从未得到真正的休息。尽管如此,家里经济收入仍显拮据。

有时,物质上的匮乏会让孩子变得胆怯。从小学起,朱珍就在学校寄宿。五六年级的冬天,她拥有了双红色棉靴,也是当时仅有的一双鞋,“宝贝得不得了”。没多久,鞋底磨损有了大洞,但她一直穿着,不让人发现。但一到雨天,走路再怎么小心,鞋底还是会被雨水浸透。家里离学校太远,她也不敢告诉老师,“别人的鞋子不会破底,只有我会,觉得很尴尬、很丢人”。她找了两个塑料袋套脚上,穿着那双鞋回到教室。走着走着,塑料袋破了,水沁进来。教室灯光白得刺眼,她双脚冰凉,一心盼望下课铃快点响起。

这种窘迫持续了很长一段时间。初中时,朱珍老哭,她不想住宿,因为“菜不好吃”。每周她都得从家里带炒好的菜到学校,学校没有冰箱,菜放在搪瓷杯里装着,头两顿还算新鲜。到了第二第三天,菜全变味了。朱珍也舍不得倒,去食堂窗口蒸热再吃。

比上学更难捱的是放假。一到假期,朱珍和兄弟姐妹们全要下田协助爸妈劳作。五一要插秧,国庆要割稻。假期根本不代表玩乐和休息,反而是在泥土水田中间长久地度过,被蚂蟥和蚊虫反复叮咬,手心起茧,皮肤晒得黝黑。

这一切尚可忍受。对她而言,最痛苦的是周日下午还要下地。眼睁睁地看着马路上同学们陆续返校,自己却还要做农活,特别委屈和无奈。干完活还要回家洗澡,甚至有时作业还没做完。对于这段经历,她后来记录到“真是可恨却又无助”。她不怨爸妈,爸妈更苦更累,她只是恨“为什么明明很努力地生活,生活还如此苟且?”

在某次干完活回到家后,朱珍终于忍不住哭了起来。妈妈问:“你怎么了?”

朱珍只是哭,妈妈盯着她说,要想改变这种命运,唯有好好读书。从那之后,她下定决心好好学习。最后,终于奋力考入铜鼓县唯一的省级重点高中。

▲铜鼓县中

▲铜鼓县中

改变命运的机会

在铜鼓县,进入铜鼓中学是一件值得骄傲的事。

在朱珍的中学时代,她虽不了解外面是怎样一个世界,但是每个人都告诉她:外面好辛苦,你们要好好读书。那些没能进入这里的一部分人,很多早早去外面做热线接线员,或者做流水线上的一颗螺丝。

在铜鼓中学,朱珍的全部生活都围绕高考这一个目标而进行。她起得比同学早,睡得比室友晚,每天背大量的书,刷无数套题,“我每天都逼着自己学习,无止境地学习,哪怕睡前,也逼自己把当天学的内容在脑子里过一遍。”

但她后来发现,她的天资并不算高。她再怎么认真听讲、再怎么挑灯夜战,别人一遍就学会的东西,她却要学好几遍。当努力与回报不成正比的时候,读书就变得面目可憎,她畏惧,失眠,但又不得不认真对待。她在自述里写:“我的背后什么都没有,除了父母的期待,和贫穷。”

到了高三,不计其数的考试让所有人都精疲力竭,甚至麻木。时至今日,她还会做有关考试的噩梦。到了高考前夜,她紧张得不行,她把这场考试视为救命稻草,压力大得让她彻夜难眠,心中反复想,这是她改变人生的唯一机会。高考第一天,她就错失良机。

在她读书时,父母对自己经受的一切闭口不提,也从未向她灌输过金钱至上的想法。在她读高中时,母亲每年都会像泄露机密般,偷偷告诉他们:虽然看起来我们家里很穷,但是你要晓得爸妈今年又赚到了1万块,供你读书是没问题的。言下之意,只管拼命地考,他们供得起。

所以,第一次高考失利后,朱珍选择复读。第二年,她奋力一跃,考上了江西科技师范大学,这是一所在省内口碑不错的二本,投档线只比一本低10分。

朱珍说,收到录取通知书的那瞬间,仿佛全世界都在为她鼓掌。

▲东风村

▲东风村

回到铜鼓

改变命运可能是朱珍的原始动力,但是老师给了她改变的支持和勇气。孩子的心很敏感,书本上的知识可能早已忘掉,老师的一次鼓励却能长长久久地铭记。

中学时代,朱珍的成绩一直在班级中上游,安静听话,但并不出彩。直到大学辅修的一门资产分析课。

当时,各组学生需要评估二手车房的价值。课堂上,任教老师当着所有人的面问朱珍:

“你毕业以后想买什么车?”她指着一辆奥迪,就这个车。

老师的目光落在她身上,认真地告诉她:你一定可以的,你如果10年内买了这个车,就给我打个电话。

那种期待的眼神让朱珍有了自信,“让你觉得(买车)一定会实现,你一定能成功”。

虽然朱珍还没能买下这辆车,但大学老师微小举动的影响被她带回了铜鼓。大学毕业半年,她通过了江西教师国编考试,回到铜鼓县一所中专做语文老师。

所有人都知道,中专学生基础不好,学习习惯较差,再认真敬业的老师偶尔也会有心无力。

▲朱珍和她的学生们

▲朱珍和她的学生们

既然难以改变学生生长的土壤,朱珍想,那也要让这些孩子有获得感。她常布置让学生动手的作业,比如拍照,并记下那一瞬的故事;她带着孩子们出去郊游,又让他们写下当天的心情。她给学生拍了许多照片,在公众号上记录他们一年年成长。

如果用高考成绩来衡量,她带的班并不算成功,只有两个学生上了本科,其他去了大专。但最令她自豪的是,那些孩子在日后都朝着正直、向上的方向走。

其中一个同学告诉记者,在高中时,他自卑,常觉得自己一无是处。上课时,不爱听讲,喜欢偷看课外书,这种行为明明是对老师的不尊重,朱珍却没有责怪批评,反而在班上表扬和鼓励了他,“这是我第一次觉得自己是被肯定的”。至今,他还保有阅读写作的良好习惯。

▲东风村

▲东风村

读书与传承

绝大多数从东风村走出来的孩子有着相似的人生底色,有着相似的升学路径:在大锻镇读小学和初中,高中前往铜鼓县,接着像火箭一样,高考一结束,就从铜鼓发射到全国各地。

东风村的“学子榜”火了后,东风村村支书朱先生告诉记者,他们打算把这些优秀学子“请”回来给年轻人做分享。村里还打算筹措一笔钱建立教育基金会,以后每年奖励那些好好读书的农村子弟。

一代又一代被“送”了出去,有网友质疑:年轻人都离开了,家乡要怎么发展?

实际上,大部分上了“学子榜”的孩子都回到了江西,还有一部分回到了宜春,回到了铜鼓。

在朱珍毕业7年后,另一位从东风村走出去的学子赖雅文也回到铜鼓县任教。那些和朱珍相似的成长环境和窘迫情景,同样也成为她希望学生走出大山的动力。

这里绝大多数的学生从未走出宜春市,更别提走出江西,但却早早通过短视频等社交媒体对自己未来有了模糊的规划。

有的学生想要远离家庭,她就告诉他们:“去读高中吧。”

那些青春期的男生爱打篮球,心仪两三千元一双的昂贵球鞋。她就跟他们讲:“这些鞋子对你父母来说,可能一辈子大概率都不会给你买。如果你想要,只能寄希望于个人奋斗。”

有的学生认为没必要读书,大不了初中毕业就打工。赖雅文告诉他们:“你去外面工作,每天起码要上12个小时的班,你哪里还有时间玩手机玩游戏?你手指都不想抬一下。”

在铜鼓的夜雨声中,她盯着记者的眼睛说,她非常想要传递给学生的,不外乎是——读书、读大学是件稀松平常事,不要畏惧。就好像山脚的白色油桐花被雨打落一地,道路泥泞不堪,但那些被播下的早稻仍旧会生长。

责任编辑:祝加贝

相关阅读:
苏炳添们递补奥运奖牌之后,可能还有好消息要来 雅安发生4.8级地震:通往牛背山景区道路垮塌严重,实施交通管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