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社会新闻 > 正文

把“废物”搬上舞台的年轻人:奇思妙想创“新潮”

前不久,在上海青浦的一家剧院上演了一出装置偶剧,《不可思议的十八相骑士》。这部剧中,有很多心思巧妙、夸张奇特的道具,吸引了很多小朋友和大朋友的喜欢。参与创作这部剧的三位年轻人,专门将别人不要的废物拿来进行改造,变废为宝,搬上舞台。

《不可思议的十八相骑士》讲述了小侦探兰妮依靠智慧和友谊的力量,发现都市传说“十八相骑士”真实面目的故事。在剧中,十八相骑士有无数种面孔,通过模仿别人的音容笑貌来实施诡计。舞台上有八个主要角色,大小十几个傀儡形象,由五名演员扮演和操作。

把“废物”搬上舞台的年轻人:奇思妙想创“新潮”

于唯一:在我们这个戏里有一个维吉尔的形象,他的头是用一个洗衣桶做成的,整个形象是坐在一个三轮车上,会在场地里面环绕,让小朋友去看的。

把“废物”搬上舞台的年轻人:奇思妙想创“新潮”

在那个过程当中,我们会告诉大家这些木偶是拿什么做成的,有一些是拿大酱盒,有一些是拿废桶,在整个改造过程当中,其实孩子们的接受度非常高。

把“废物”搬上舞台的年轻人:奇思妙想创“新潮”

表演所用的道具装置都是在“废物研究所”研制而成的,取材大多是生活中的废旧物品。

把“废物”搬上舞台的年轻人:奇思妙想创“新潮”

于雷:我之前在《不可思议的十八相骑士》里头,就是用到了很多很多的这些材料,做一些装饰、不规则的图案,比如说把它们全都拼在一起做一种装饰。

垃圾堆里寻“宝物”奇思妙想创“新潮”

在“废物研究所”的工作室里,堆满了材料和道具,于雷、于唯一和沃德乐这三个执着于变废为宝的年轻人,每天都在这里研究新的道具。他们是怎么有了这样的创意,废品回收和改造的过程又是怎样的呢?

于雷:这个是我们的废物研究所的一个海报,因为我叫于雷,所以它就是一个潜艇的形状。这里边我是这位水手,然后上面是写着driver,我们三个小伙伴,每个人一个仓位。我们会收集一些海里面的海洋垃圾。我们废物研究所这样就是收集各种各样的废品,给它们一个新的生命,让它们可以在舞台上演出。

“废物研究所”的这个小团队中,于唯一负责商务对接等事务,于雷负责美术设计、道具制作,沃德乐则偏重于“偶”和“机关”的研发。三人根据自身所长,各有分工。

于雷:你可以看一下里面,铁丝的中间是用医疗胶带给它粘起来的,然后这外面都是用纸做的,用宣纸、泡沫纸、皱纹纸还有卫生纸,最后全都给它用白乳胶粘起来,就会很牢固,而且很结实,这已经都好几年了,一点事都没有。

沃德乐:我的主要工作就是制造机关,大家可以看到它的嘴在动,这边就是他的眼,这个是控制眼睛跟眉毛的。

平日里,于唯一在外接洽,沃德乐和于雷则泡在研究所里,潜心研究道具。哪里的弄堂正在拆迁,哪个废品回收站能淘到宝贝,他们一清二楚。“卖电瓶车的商铺门口常常会有铁制的垃圾,安福路常有被丢弃的好看沙发。”这都是小伙伴们总结下来的寻宝经验。

于雷:我觉得这些东西就很有意义,你知道你通过每一件小东西,一个实体的东西,就能回忆起一段往事。

手工有市场创意有价值

现在,左邻右舍都知道了“废物研究所”是干什么的了,经常把一些保存相对完好的废旧物品送到这里,看看能不能给三个年轻人的事业提供一点帮助。戏剧舞台的布景和道具往往需要大量新材料,于雷觉得,这既占据空间,又浪费资源。把废旧物品加工一下,融入巧思和创意,也能做成一套新的舞美。赋予旧物新的意义,这就是于雷他们做这件事的初衷。

于雷是内蒙古人,他的爸爸就是一位手工爱好者,经常把吃剩的牛羊骨头做成工艺品,耳濡目染下,于雷对手工也颇感兴趣。后来,从上海戏剧学院舞台设计专业毕业的他,更是把爱好变成职业,2019年,于雷盘下了一键只能站下五个人的模型店铺,和各路同好交易物品,交流心得。就是在这家小店,他结识了于唯一和沃德乐。

于唯一:我们三个人都不是非常喜欢看上去特别晶莹闪耀的崭新的那些大工业生产的东西,我觉得这个是我们能够一直合作下来的一个基础,就大家从审美上都不是非常喜欢崭新的商品。所以我们非常喜欢这种老物件,它身上带来的这种岁月的痕迹,觉得这些东西是更有沉淀的,是更有魅力的。

2020年底,三人组成团队,参加了创业比赛,获奖后便成立了“废物研究所”工作室,得到了政府的租金补贴,落户在静安青年创业孵化园。三人的想法一拍即合,就是做出自己喜欢的木偶,带上舞台。

开始创业后,除了要突破创意的瓶颈,还要应对经济的困难。制作道具的成本虽然不高,但如果遇不到合适的戏,他们的作品就难以变现。压力大的时候,三人就相互打气,提醒大家的初心。

沃德乐:当时也想过,索性就去找个工作,做工作可能稳定一点,但是觉得这不是我喜欢的东西。当时就在想,如果是把这个戏做出来,我觉得我会很开心,我说那就咬咬牙吧,就这样还在坚持。

于唯一:我比较有成就感的地方是我看到我们的这些东西从一堆所谓的垃圾开始,然后一点一点把它变成了一个非常抓人眼球的一个形象出现在舞台上,那个时候是我觉得最有成就感的时候。小朋友也会感到原来舞台,原来演出是可以这样做成的,他们有了这样的认识,我觉得非常有成就感。作为一个戏剧人来说,觉得这样起到了艺术推广的作用。

变废为宝的创作志趣相投的伙伴

正是有“废物研究所”这样的小团队存在,戏剧舞台上才有了更多样的艺术呈现,观众们也有了更多的文化产品选择。每当看到台下的小朋友和大朋友们惊奇的反应和开心的笑语,是于雷他们最开心的事儿。

“废物研究所”的这三个小伙伴,因为共同的审美偏好聚在了一起,给一件件废弃物品赋予新的生命,他们用的材料虽然旧,但表达的艺术思想却很新,用他们自己的话说,这样的创作太好了,是捡得开心,废得丰富。

责任编辑:张玉

相关阅读:
视频|须鲸搁浅大连海滩死亡 工作人员现场排气防爆 隔离在健身房的上海女生:到家称重惊喜瘦三斤,怀念锻炼互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