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社会新闻 > 正文

媒体评“卖1个亿花9000万买收视率”:影视剧岂能变数据游戏?

原标题:“卖1个亿花9000万买收视率”,影视剧岂能变数据游戏?

▲干扰样本篡改数据,揭秘收视率乱象。图/新京报动新闻截图

▲干扰样本篡改数据,揭秘收视率乱象。图/新京报动新闻截图

据法治日报消息,收视率造假乱象已经沉重打击了整个影视行业。“90%以上的电视剧都存在买收视率的情况,收视率造假是困扰影视行业的一颗大毒瘤。”《人民的名义》总监制和总发行人李学政道出的“真相”,再次引发关注。

这样的“真相”令行外人震惊,据李学政介绍,他参与投资的一部电视剧今年4月在卫视播出,“这部剧一共卖了1个多亿,却花了9000万元买收视率”。而即使是播出后广受好评的《人民的名义》,他和团队成员也曾纠结是否要买收视率。在电视行业,收视率之“疾”,已经猛如虎。

为什么像《人民的名义》这样的优质电视剧也要“纠结”买不买收视率?这缘于整个行业链条运转之弊,整个电视剧行业已然被收视率“绑架”。

电视剧制作方之所以要购买收视率是受制于电视台,如果电视剧收视率不高,那制作方将因合同限制无法及时收到电视台的“回款”,或者无法收到足额的“回款”。而电视台的“经济命脉”又被广告方掌握,目前电视台的大部分收入依然来自广告费用,但广告方投放广告的标准,则唯“收视率”是从。

因此,在电视剧生产、播放和投入、产出的链条上,“收视率”几乎成了衡量一部剧成败与否的唯一标准。这本无可厚非,收视率某种程度上就意味着口碑的高低,可以反映一部剧的受欢迎程度。但现实是,近年来“收视率”愈加成了可控数据,同新媒体领域的“刷流量”一样,通过特殊渠道就可以“购买”,人为地调控“高低”。

不为人所知的是,“收视率”数据并非由公开透明的公共平台统一监测,市面上的不少“收视率”数据,是由一些数据公司提供,因此,就有了数据被污染、被操控甚至被篡改的可能。

过去,“收视率”的采集并非大数据式的统一监测,而是选取样本来进行测算。于是,有些造假人员,通过购买监测社区的媒体,如信箱、电梯、广告位等,影响样本居民的收视习惯,从而提高收视率。

但现在,“收视率”随着“技术升级”,也有了被直接篡改的可能。而随着资本的介入,对“收视率”愈加唯命是从,“买收视率”也逐渐演变为行业普遍的“潜规则”。

想要改变这一现状,需要统一、开放、透明的数据采集平台,并转变唯“收视率”是从的行业规则。

2020年4月,国家广播电视总局发布《广播电视行业统计管理规定》,强调广播电视主管部门应当依托大数据统计信息系统,统筹收视收听率(点击率)统计工作,对数据的采集、发布进行监督。国家广播电视总局和人民日报也已经上线了具有公信力的大数据采集系统供各卫视采用。这是转变行业风气的关键一步。

当然,想要一改行业风气,还需要进一步加强行业监管和行业清查,比如鉴于“买卖收视率”已经形成成熟产业链,不妨针对这一行业“毒瘤”,开展专项清查行动,严打、严惩参与倒卖数据的中介公司和数据公司;建立联合惩戒机制,对于参与收视率造假的各环节参与方,追查、惩处,并设立失信名单,将失信方列入“黑名单”,限制其生产、制作、经营行为。

也可考虑进一步完善相关法律条款,精准框定“收视率”的行业定义,对于相关违法行为,制定明确的惩罚条例等等。转变这一行业风气,需要相关部门的有序引导,也需要行业参与方自律、自洁,逐渐扭转行业风向。

根本而言,优秀的影视剧需要好的收视率匹配其品质,但是,过度追求“收视率”,只会本末倒置,忽视了影视剧内容本身的打磨,让文艺创作演变为资本和流量的游戏,进而拉低整个行业的品质。

电视剧制作方需要清醒地认识到,真正用心用力地创作出好的作品,用优质的内容赢得观众和口碑,自然会有其本该配享的高收视率,舍“末”逐“本”,行业才更有未来。

新京报特约评论员|和生(媒体人)

责任编辑:张玉

山东官方回应济南考研房暴涨8倍多:涉事酒店被查处 陕西安康汉滨发生一起坡体坍塌事件 3人被埋不幸遇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