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孙卓愿到深圳上学,团圆路上的“最后一步”该怎么走?
▲孙海洋夫妇和儿子在认亲现场。新京报记者李阳摄
孙卓一家团圆一事已经过去一周多了,至今仍牵动人心。日前,据中国国际电视台报道,亲生父母孙海洋夫妇透露,孙卓表示愿意到深圳上学,正在帮他寻找学校。消息一出,让网友很是振奋、欣慰。
12月14日,深圳市教育局相关工作人员表示,户籍地不在深圳,并不影响孙卓正常入学、参加高考等,具体入学安排建议孙海洋可直接与居住所在区域的学校联系沟通。
此前,孙卓曾表示“不会回到亲生父母身边”,这也一度引发争议。如今孙卓愿意回到亲生父母所在地深圳上学,让事件的走向更符合“大团圆”的设定,也让人们看到了他回归原生家庭的希望。
与亲生父母共同生活,无疑更符合人们朴素的伦理道德,这也是对十几年艰难寻亲的父母最好的回报。但现实来看,回归原生家庭并不容易,有相当多的孩子在被解救后,反而是留在了养父母身边。
今年7月,《失孤》原型郭刚堂终于找到了被拐24年的儿子郭新振,但郭新振表示计划以后继续在养父母身边生活;而震惊一时的“梅姨案”也类似,截至今年8月,本案中已找回的5名孩子有3名留在养父母家,甚至有人把生母给拉黑了。
难以回归原生家庭,反而留在养父母身边,这让人们从情感和常识上很难接受。无论如何,在个体层面养父母对被拐儿童或许有养育之恩,但在法律层面也可能是涉罪之人,更是造成拐卖案件的源头“买方”。
▲《失孤》原型郭刚堂现场祝贺孙海洋。视频/新京报我们视频
但道理终归是道理,拐卖案件里的孩子,终究是有血肉有情感有人生经历的人,不可能轻而易举地要求他们清空过去、从头开始。消化这场巨大的身世变故,重新建构自己的身份,这仍需当事人付出相当大的努力与艰辛。
首当其冲的当然是原生家庭。亲生父母对此需抱有相当的耐心,尽可能化解对孩子的精神冲击。当然做到这点很不容易,毕竟长期离散、一朝团圆,激动难抑才是第一反应。但从实际情形看,“夺回孩子”的强烈愿望,可能需要一定的克制。
有研究表明,被拐儿童在被拐后心理均受到不同程度的创伤,主要包括自我认同感削弱、负面情绪扩张和负性生命事件下的安全感降低3种表现。这种创伤本身,都必然会产生回归原生家庭的阻力。对这些,亲生父母应当有所预判。
这方面,其实孙海洋夫妇处理是很得体的。他们承认“(孙卓)回去是无奈的选择”,因此先行离开山东,“主要想给孩子一些时间平静下来”。保持一定距离,显然也为孙卓“回心转意”留出了空间。
也要看到,回归原生家庭,并不只是换个家门这么简单,这相当于进入一个新的社会网络,重新定位自己的社会位置,多数情况下被拐子女面临的将是一个异质化的生活空间。
有研究发现,一些被拐子女被找到后,选择了“回家不回乡”,可以与父母团圆,但不在家乡生活。这也有很现实的考量,毕竟“被拐儿童”有可能成为一个标签,成为今后社会生活的一种精神负担。
这也意味着在寻亲成功后,原生家庭、学校、社区可能都需要尽到保护责任,营造友善、包容的社会氛围,对于身世伤疤,要做到有意识的回避,让被拐子女能够以正常身份“回归”。
当然做到这些并不容易,需要家庭和社会悉心关照。也正如孙海洋所说,“一百步已经走了九十九步了,只差最后一步了”,而这最后一步,父母努力之外,全社会更应当帮助他们共同努力。
从某种程度上,这让人们看到了被拐案件的残酷之处。奥地利著名精神学家阿德勒有句名言:幸福的人用童年治愈一生,不幸的人用一生治愈童年。对于被拐儿童,未必如此绝对,但在漫长时间里去治愈童年几乎是肯定的,过程也一定伴随着痛苦与纠结。
因此,愿孙卓能早日解开心结,接受原生家庭,更愿天下无拐、再无这种人伦悲剧。
特约撰稿人|江城(媒体人)
微博热议